《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于和偉一唾成名

如今的俞飛鴻,越老越靚,越老越有女人味;如今的於和偉,越老越帥,越老越有男人味。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兩個人是同歲的,都是1971年生人,屬豬的。俞飛鴻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於和偉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兩人都是科班出身。但論出道,俞飛鴻要比於和偉早的多。

1979年,是年的俞飛鴻只有8歲,就出演了故事片《竹》,1987年主演《兇手與懦夫》。特別是在1999年《小李飛刀》中的驚鴻仙子一角,讓俞飛鴻一躍成為大眾所熟知的一線女明星。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而於和偉在1996年畢業,一直默默無聞,直到2003年,才憑藉抗日題材片《歷史的天空》反派萬古碑一角,為廣大觀眾所熟知。這一年,俞飛鴻已經準備轉型當導演了。

也是這一年,郭寶昌老爺子的《大宅門2》正式開拍,諸多今天紅的發紫的老演員老戲骨,都在劇中擔綱重要角色。而俞飛鴻和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於和偉,也分別在劇中扮演吳英玉和白佔安。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吳英玉是白家老冤家關家的外甥女,她舅舅關靜山是個鐵桿漢奸,處處和白景琦做對。而吳英玉和白景琦的孫子白佔元青梅竹馬,幾次幫助白家解圍,並用十年的時間,去尋找跟隨黨南征北戰的白佔元。這份情義,最終卻沒有開花結果---------白佔元跟別的女人結了婚,舅舅關靜山也在抗戰後成了過街老鼠,孃家無依無靠,最終只能遠嫁他鄉,遭遇令人唏噓。

俞飛鴻在劇中的表演,可以用表現平平來形容。一方面因為在眾多老人面前,吳英玉可以表現的戲份本來就不多;一方面也是俞飛鴻不太適合演此類角色。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角色範圍,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演什麼想什麼,只要在自己擅長的範圍內,把角色演到位,找到自己的戲風,就算是合格的演員了。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周星馳的無厘頭,李連杰的武俠,都曾引領一個電影時代。在此基礎上,再考慮拓展戲路,比如王寶強在許三多和傻根的角色突破後,在其他角色方面的突破,就非常成功。

於和偉也參演了《大宅門2》,則是我多年後再看大宅門,才發現的。當時看的時候,誰知道這個演員叫於和偉呀?白家子孫眾多,參演過《大宅門》,到今天仍然籍籍無名的年輕演員很多,但只有於和偉,王茜等少數人獲得了成功,成為今天炙手可熱的好演員,不是沒有原因的。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白佔安是白景琦的二兒子白敬功的兒子,爺爺的優點沒學會,大伯白敬業的紈絝倒是一樣沒落下,跟著白敬業一起胡來捉弄日本人青木父女。後來貪圖祖上錢財,謀求做白玉婷的接班人,失敗後竟然失心瘋了。

這樣的角色,給了於和偉極大的發揮空間。那個瘋了的白佔安,不斷朝大宅門吐唾沫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白景琦也是在看到白佔安的失心瘋和白佔光的癔症之後,最後下決心分家的。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一轉眼,十幾年又過去了。《大宅門》裡的許多老演員如黃宗洛,何群已經仙逝,斯琴高娃,陳寶國漸入花甲,小孩子如馬思純,尤浩然也成長了起來。我不知道再過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後人會如何評價這部經典之作,僅說當代,已經不朽。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大宅門》評:俞飛鴻表現平平,於和偉一唾成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