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系列」:「腦控電影」——根據腦電波改變劇情

(咳咳,是不是完全不知所云...)

根據目前已有的信息,《The Moment》會在三條故事線索中來回穿梭,暢想了下未來腦機接口技術可能會陷入的陰暗面,類似英劇《黑鏡》,有著濃厚的反烏托邦色彩。

反烏托邦(Dystopia)常被看科幻文學中的一種體裁或流派,反映的是“反面的理想社會”,充滿醜惡與不幸。這類作品通常會將故事背景設立在技術氾濫的未來社會:表面上科技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實際上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極度空虛,甚至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而這部《The Moment》的創作靈感則來自谷歌及馬斯克等科技大佬對人工智能的展望與期許,例如,他們相信“如果人類想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倖存下來,可能需要接受神經植入(neural implant)來拓寬自己的思想”。所以影片中呈現的,便是那些不願妥協這個“勇敢新世界”的人所經歷的故事。

Richard將這部電影描述為“意識的戰爭”,揶揄了下所謂的“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

根據nottinghampost.com網站的報道,《The Moment》會在6月7日-12日的 Sheffield Doc/Fest(英國最大的紀錄片節) 正式亮相,並以大篷車移動影院的形式進行小型放映,在英國的同學感興趣的可以瞭解下。

根據之前的經驗,屆時的放映會由一名觀影者帶上腦電波耳機對劇情進行“操控”。有意思的是,Richard倒是覺得未來的“腦控電影”可以嘗試下“多人模式”,大有“人人都是電影編劇”的既視感,甚至可以在普及後選出最容易出現的版本進行公映,也是有趣。

https://www.nottinghampost.com/news/local-news/check-out-brain-controlled-film-1610430

http://www.albinomosquito.com/2017/04/announcing-our-new-brain-controlled-film-the-moment/

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technology/a20924066/this-movie-will-change-depending-on-your-brain-activity/

http://www.wttech.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