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漫,別總用「差不多」搪塞自己

人生漫漫,别总用“差不多”搪塞自己

人生漫漫,别总用“差不多”搪塞自己

1

前幾天遇見一位老朋友,在一家氣息奄奄的企業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看著要倒閉但一時半會兒又倒不了”。

我問他,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是決定跳槽還是繼續待下去呢?

他說,走一步是一步吧。現在找個好工作很難,也不容易找到這樣活少福利多的工作了。每天打印打印資料,偶爾幫忙接一下單子,都是些手頭活。

“可這樣的工作是你想要的嗎?”我有些疑惑地問。

“我也沒有什麼宏圖遠志,圖個安穩,差不多就行了。”他似乎很輕鬆地說著,卻顯得有些無奈。

他的回答,讓我不寒而慄。眼前這個人不過二十幾歲呀,正是大展拳腳向外延伸的時候,可他就已經開始用“差不多”來定義自己的人生了,開始提早謀劃如何讓自己全身而退了。

“差不多”這三個字,真的就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狀態嗎?

不是說穩定不好,只是明明知道這樣百無聊賴的日子只是在消耗自己,卻不肯跳出舒適窩,做出一些改變,依舊得過且過,最後只有搖搖頭,用“差不多”撫慰自己。

就像挑水進池一樣,你今天少挑一點,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明天少挑一點,想矇混過關,久而久之,當你的喝水量大於你的挑水量時,你就會發現,想要的和得到的並不成正比,你和別人的差距也就此拉開。

今天差不多,明天差不多,在未來就會差很多。

2

我之前在社團時,遇到過一個“差不多”學妹。每次問她“任務完成得怎麼樣了”,她的回答都是,“嗯,差不多了。”可交上來的任務,基本都需要重新返工。

我私下跟她說過多次,做事追求的不僅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精確度,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總是覺得差不多就行了。

這幾年的摸爬滾打,讓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當沒有人要求你的時候,更要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差不多”不應該是年輕人做事的態度,追求精益求精才是能讓我們向上拔節的力量。你所偷過的懶、欠下的債,最後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會讓你最終的成果大打折扣。

以前的我也好不到哪裡去,做事情的時候盲目追求速度,最後失敗了還喜歡自我安慰:“沒關係,我是最快的那個人,結果嘛並不重要,嘗試了就好。”

記得畢業論文答辯結束後,我們都在討論某位老師如何嚴苛,批評人時毫不留情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老師問:“你覺得你寫的是論文嗎?”

被批評的同學啞口無言。如果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多花點心思,當天也不至於那麼難堪。重“量”而輕“質”的這種心態讓整個努力的過程都遜色了許多。即使最後篇幅再長,也很難得到一個驚豔的結果。

二十幾歲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年紀,千萬不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掐斷在“差不多”的態度上,也別讓自己毀在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的草草了事裡。

現在對自己嚴一點,今後才會輕鬆一點。

3

還記得中學課本里有一個故事,叫《差不多先生傳》。

差不多先生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在他眼中,紅糖白糖差不多,陝西和山西差不多,十和千差不多,姓王的和姓汪的差不多,醫牛的和醫人的差不多。

直到差不多先生快死的那一刻,他還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

就是因為凡事都只追求差不多,到頭來總不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結果。

差不多的人生無疑是有缺口的,自己不去主動填滿,別人是幫不了的。日積月累的差不多,最終會變成天差地別。

結識的人越多就會發現,越優秀的人對自己越嚴格,他們從來不會放任自己,他們追求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像一絲不苟的手藝人,把手中的活計精雕細琢,敬仰著自己心中一直守護的那份精緻。

認真用心做事的人身上都有著某種魔力,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

人生漫漫,別讓自己毀在差不多的態度上。因為,你值得擁有更圓滿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