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你印象中父親的形象是什麼樣的?

請閉眼好好想想

「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小時候

他高大威猛,你騎在他的肩頭,眺望遠方

長大後

他聰明睿智,無所不能

突然有一天

你發現他竟然那麼的固執、不講人情

你們爭執衝突、摔門而出

你不想多看他一眼

後來啊

當你轉身時,突然發現

父親已不再是你記憶中的模樣

你的心慢慢想向他靠近

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你終於明白

這些年,你越走越遠

他依舊停在原地等你

「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你有沒有想過

在遇到你之前,父親也曾是少年...

25歲 他和你媽媽剛結婚,他會給你媽媽買漂亮的衣服,也會順帶著給自己買一些。

22歲 他剛走出學校大門,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他年輕也刻苦,老闆認可他,前途一片光明。

18歲 他終於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學,他很開心,全家人都為他慶祝。他用努力,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17歲 他上高三,那是一段辛苦且難忘的記憶。他在課堂上記筆記,聽著自己喜歡的歌,追著自己喜歡的女生。

14歲 他是一個叛逆的男孩子,喜歡喜歡玩,不喜歡學習,讓他的爸爸媽媽傷透了腦筋。

8歲 他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是家中的小王子,玩具多到玩不了。親戚朋友也都很喜歡他,每次都會給他買很多零食。

5歲 他第一次上學,他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無憂無慮,只要自己想要的,爸爸媽媽都會盡量滿足他。

剛出生 他被爸爸媽媽捧在手心裡,他享受著獨屬於小孩的特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他曾經像我們一樣,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

後來,他變成了我們的保護傘

為我們遮風擋雨

父子之間是時間最真的情

卻怎麼也表達不好彼此的意

「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前不久,李宗盛發佈了他《新寫的舊歌》

這首歌名字和內容都很特別,是李宗盛寫給已逝父親的。這是時隔幾十年後,一箇中年男人開始反思和父親之間的關係

「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然後我 一下子也活到

容易落淚的歲了

當徒勞人世糾葛

兌現成風霜皺褶

爸 我想你了

到臨老 想到要反省父子關係

說真的 其實在回答自己

敷衍了半生的命題

沈甸甸的命題”

李宗盛孝敬母親很多人知道,他在歌裡寫過母親,比如“只留下母親聲聲地召喚在風中,滿垛啊咱家桂花香正濃。”

但他很少提父親

或許,太深的情感,需要在年齡的更深處才能表露出來。

花甲之年的李宗盛,人世的糾葛被擰成了臉上的皺紋

他看透了許多從前不明白的事情,也開始倍加思念生前未與之好好交流的父親

一句“爸,我想你了”,是從前有機會,卻從未說出口的話

即使當我們真正為人父母了,能體諒父母辛勞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又會被我們的子女所牽制

「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兩個男人

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

有幸運的 成為知己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我記得自己

當庸碌無為的日子悄然如約而至

我只顧卑微地喘息

甚至沒有陪他 失去呼吸”

幼時依賴,少年叛逆,成年嫌棄,直到中年或自己成為父親時,才明白父親的不易

李宗盛筆下的父子關係,就同我們絕大多數人的類似

這個被敷衍了大半生的命題,總有一天,會如潮水般襲來,讓我們把大半生的回憶都翻出來重新體味

人生哪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等你,等你想明白了,或許一切都已經成為定局

「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等到好像終於活明白了

已來不及

他不等你 已來不及

他等過你 已來不及

一首新寫的舊歌

怎麼把人心攪得

讓滄桑的男人 拿酒當水喝

往事像一場自己演的電影”

中國式的父子關係,總是難以言說

一個沉默寡言,一個年少倔強,父親和兒女往往“相愛相殺”,父親心中飽含愛意卻不肯輕易表露半分

或許只有等兒女長大成人,也變成了父母親,才會在自己的倔強中,體味到血脈相連的深情

可很多感情,懂得時卻為時已晚

那個永遠站在我們身後的人是多麼不容易,為我們遮擋了風風雨雨,最後卻還是獨自一人。

記得多回頭,看看還停在原地的他們

「父愛如山」他,也曾是自在如風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