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網際網路失敗項目分析,切記避開三大誤區

大道至簡,有些小白頭腦一熱,看別人在互聯網上賺錢就跟風去了,沒有分析自己的儲備是否對口,或者靈光一閃為某個自認為牛逼的產品或服務而興奮得徹夜難眠,沒有做市場調研,缺乏數據支撐,等產品出來了,又燒錢去搞活動投廣告,結果就是個大鴨蛋,當然,現在這些不會再犯低級錯誤了。各位創業中的小白們且行且珍惜。

曾經的互聯網熱門風口慢慢化為泡沫,使得眾多創業者走向滅亡,融資失敗、資金鍊斷裂、產品停運成為最後的結局。從最初的互聯網O2O外賣大戰、社交電商、在線視頻直播、共享經濟、短視頻、到現在常說的人工智能和新零售。每出現一個創業風口,必有眾多企業一擁而上,其中最為瘋狂的那段時間,一家企業創始人帶著一份PPT來到深圳,就能拿到投資。可見當時的瘋狂程度,一旦經歷了資本寒冬之後,各種問題的出現,導致了創業公司失敗。

大道至簡:互聯網失敗項目分析,切記避開三大誤區

此文對互聯網失敗項目作了一些分析,切記避開以下三大誤區:

1、盲目跟風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共享單車”的誕生,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共享經濟,例如共享汽車、共享KTV、共享健身倉等等,甚至還有奇葩的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馬紮這類讓人大跌眼鏡的項目。

從共享單純走過了這2年來看,從最初的風口崛起,城市的大街上出現了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隨後爆出的各種負面新聞,單車被破壞,個人私有化,違法亂停亂放,擾亂城市交通秩序等,接下來遭遇資本的退縮,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導致一批批單車企業陸續倒下。至今剩下的兩大市場巨頭處境也並不是樂觀,摩拜整體賣身給了美團,剩下的ofo勉強獨立支撐。

2、假性需求

很多創業者不瞭解用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基於片面的分析就去開發某一款產品,如果作為用戶他沒有此類需求,或者使用頻率很低,和衣食住行並不匹配。

還有一款可以提供上門開鎖的APP產品,你在生活中需要上門解鎖嗎?肯定需要的。但是你會經常出門不帶鑰匙嗎,這樣的偽需求也許幾年才會遇到一次,而你會讓這款長期不用的APP存在於你的手機,並且不停的接收它給你推送的廣告信息嗎?

3、無轉化的燒錢

燒錢補貼用戶是互聯網公司慣用的一套方法,短期效果明顯,能夠快速佔領市場。一旦補貼過後,發現用戶轉化率很低,留存率更低,源於燒錢得來的不一定是精準用戶,當你錢燒完之後,用戶自然流失了。

互聯網創業風口一波接著一波,而敢於創業是一件讓人只得敬佩的事情。丟掉已有的工作,放棄了穩定的工資收入,失去週末、雙休,從此沒有所謂上班下班,因為你是在為自己工作,每一刻的你都在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