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體驗性互動性 海南紅色旅遊拓新路

增强体验性互动性 海南红色旅游拓新路

走訪紅色村莊,一路感受鄉村風情,享受濱海度假……在剛剛過去的“七一”,我省旅遊市場跳躍著一團旺盛的紅色火苗。與傳統意義的紅色旅遊不一樣的是,如今紅色旅遊多產業融合,旅遊產品體驗性增強趨勢更加明顯,海南紅色旅遊走出了一條從精神財富轉化為精神財富、社會財富共贏的路子。

據省旅遊委統計,2017年海南紅色旅遊收入906.43萬元,同比增長10.25%。紅色旅遊已成為我省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同時對助力老區振興和精準脫貧的作用也逐步顯現。

“活”起來的紅色旅遊

近日,來自海口的遊客楊振華一家在陵水黎族自治縣知名的革命老區文羅鎮坡村體驗了一把穿越時光的紅色之旅。“相比傳統的瞻仰革命遺址和參觀紅色展覽館,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孩子更喜歡。”楊振華說。

坡村的紅色旅遊建設可謂頗具特色:將打造的時光郵局、公社食堂、革命書屋等特色景點進行串聯,通過“聽紅軍講故事”“領糧票吃革命餐”“模擬戰場訓練”等項目,將身著紅軍服裝的遊客帶回革命年代。門口的“二八”自行車半嵌入石牆,村民農耕生活用品平鋪而開,喚起遊人對舊時光的想念。

摒棄單一乏味的紅色旅遊資源介紹,儘可能調動遊客的多重感官,坡村的紅色旅遊發展經驗,是我省紅色旅遊提質升級的一個縮影。

“七一”之前,省旅遊委發佈涵蓋了1日遊、2日遊和多日遊等滿足市場需求的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將海南現有的紅色旅遊資源,結合濱海、雨林、民俗等資源,形成多元複合的旅遊產品推向市場。

從發佈的十條精品線路中,海口市旅行社協會秘書長麥偉文驚喜地發現,各市縣區域打破了行政界線、實施聯動發力,海南的紅色旅遊產品有了很大程度的提質升級。

以瓊海萬寧紅色文化體驗2天1晚遊為例,遊客不光可以參觀瓊海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還可以體驗萬寧和樂鎮包和樂粽,到港北漁港趕海,參加篝火晚會,互動參與性強,非常適合親子家庭遊。

紅色旅遊助老區人民致富

雖然坡村有豐富的紅色革命資源,還有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特色鮮明的黎家風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卻因為缺乏宣傳而不為人所知。

近年來,陵水將坡村設為示範點,以紅色革命文化為切入點,以“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

“以前村裡都是土坯房,現在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富有黎族特色的房子。”據坡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仁會介紹,坡村在紅色旅遊發展中,村裡的貧困戶有的加入了舞蹈隊,有的當上了農家樂大廚,有的經營起售賣特色農產品的店鋪……紅色旅遊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提供了形式多樣的就業機會和渠道。

《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更加突出紅色旅遊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更加突出紅色旅遊的脫貧攻堅作用、更加突出紅色旅遊的文化內涵。為此,我省圍繞脫貧攻堅目標,緊密結合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依託紅色旅遊景區開發,吸引周邊居民參與景區內配套服務,支持當地群眾參與餐飲、住宿等經營服務,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就業。

比如,五指山市依託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紅色旅遊景區開發,吸引當地群眾參與園區旅遊服務,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就業。瓊海市鼓勵支持官塘鎮、陽江鎮等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密集的村鎮居民,在紅色旅遊項目中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從景區工作人員到鄉村旅館、農家樂從業人員,均是當地百姓組成。樂東黎族自治縣毛公山瞻仰區每年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青年學生、開展黨組織活動的黨員幹部、部隊軍人等約有3萬人次。

原題:推動多產業融合,增強體驗性互動性海南紅色旅遊拓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