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藥神,卻渡了很多人

原文@June0129 載於中讀App

昨天有幸看了徐崢的新作《我不是藥神》點映場,進影院之前,沒看過任何資料,抱著是看喜劇消遣開心的期待進去的,出來時,淚流滿面,有觸動有震撼,還有,我看到了希望。

他不是藥神,卻渡了很多人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真人陸勇在自己患白血病期間,在印度代購低價有效藥物,後來推及給廣大患者共同服用,自己未賺取任何價差,一瓶藥200元,減輕了多少病患家庭的經濟困難,因不符合我國法律相關規定,他被公安局推上了法庭,最後法院決定不予起訴。

徐崢前後兩次賣藥的轉折點,在於王傳君扮演的病患在生命最後時刻清創的嚎叫,黃毛的萎靡,牧師爺爺的消瘦,這給他帶來的衝擊,他找到了良知,自己再次找到賣藥渠道,降低價格,不賺取差價,只是希望能解救更多的人,哪怕用自己服裝廠的利潤去填補,強忍痛苦送兒子出國去找前妻,仍堅守救人的原則。影片裡有很多細節能看得到人性,比如第一次聚集各病友qq群主,所有人都帶著口罩,徐崢不耐煩的埋怨,都捂那麼嚴,都認不出誰是誰,摘掉口罩之後看到所有患者面色蠟黃,咳嗽不停,徐崢掐滅了菸頭,那一刻,看到了他內心的善良;第一次賣藥賺錢分錢的時候,徐崢給所有人分了紅包和藥物,到了黃毛那,佯裝硬氣口吻說,你偷我的藥錢沒給,咱倆兩清了,黃毛轉身要走的時候,徐崢拿出準備好的分紅時,高冷僵直的黃毛,眼神裡有感動;徐崢第二次賠本賣藥時,週一圍抓進去了一堆患者,其中一個奶奶苦苦哀求,領導,我們不能說他是誰,我們只是想活著,他又沒掙錢,誰家還沒個病人呢,求生的眼神和哀傷的哭訴,讓我哭的泣不成聲。我最喜歡的畫面,是徐崢第二次去印度購藥,在“迷霧”中,他看到了被眾人推著的神佛,神佛身邊鈴鐺在迷霧中叮噹的回想,那一刻,感覺到找到了本真善良的自我,這也是讓我覺得非常驚豔的地方,導演把昇華的場面也做的十分用心和精緻。

影片最後,徐崢還是入獄了,在他從法院出來到監獄的路上,一路上的病患車道兩旁相送,徐崢滿眼淚水,他看到了一起賣藥的夥伴,看到了逝去的王傳君的角色,看到了為了掩護他車禍離開的黃毛,那一刻有點恍惚,讓我想起了《辛德勒名單》,他解救的絕不止是幾個人,而是一個群體,繼而引發了社會的廣大關注。最後徐崢因表現良好提前出獄,出獄時週一圍開車去接他,上車後告訴他,出來別賣藥了,沒人買了,因為藥入醫保了。

僅僅個人看完電影之後的主觀感受,有誤或偏差,敬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