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文 / 閆浩

本文全文約四萬五千字,分為六大部分 :

  • 第一部分引言:介紹知乎目前火爆的數據 ,引入全文

    (第二到第五部分是正文)

  • 第二部分:分四個角度介紹知乎為什麼有這樣火爆的數據,共四個章節

  • 第三部分:從內容和用戶兩個角度分析知乎特點,共三個章節

  • 第四部分:從內外部對知乎產品現有格局進行分析,共三個章節

  • 第五部分:探討知乎商業化變現的可能,共三個章節

  • 第六部分是後記:簡單講述對知乎環境氛圍「水化」的看法

一、從第143名到第29名,知乎用了20個月——火爆的數據

2016年4月20日,ALEXA排名顯示,zhihu.com已經成為中國第29大網站,而此時距離知乎熱門問題:“如何看待知乎成為中國第 40 大網站?”的提出僅僅過去3個多月。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如果這樣的對比還不夠明顯的話,在2014年8月一場關於知乎和人人孰弱孰強的論戰中,知乎用戶Leo Fang在《知乎超越人人:新舊社交平臺的更迭》中關於知乎的數據是ALEXA中國區排名第143位,距今僅僅過去20個月。

而在移動端,根據appannie 知乎 iOS 版本中國區排名顯示,其在社交類app中國區下載量排名最近一年已基本穩定在10到15位之間,作為一款非典型社交類產品,達到如此成就已然卓絕。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而知乎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後,是目前驚人的6000萬註冊用戶數據的支撐。(此數據基於2015年3月知乎ceo周源接受媒體採訪預估年底5000萬到6000萬註冊用戶的目標保守推算)

2012年,豆瓣創始人阿北在創新工場演講時說:

豆瓣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品牌了。

2016年的知乎,同樣如此。

二、為什麼知乎會有這樣火爆的數據?

分四個角度介紹知乎為什麼有這樣火爆的數據:

1、以問題為中心,形成有序的「公共領域」——問答模式的過人之處;

2、「見解文化」——知乎獨特的社區風格

3、「社會化關係」——知乎運營的核心思路

4、「自生長化」:人治→德治→法治——適時調整運營策略

1、以問題為中心,形成有序的「公共領域」——問答模式的過人之處

問答模式,是知乎作為一種非典型社交媒體迅猛發展獨特之處;而作為新型網絡「公共領域」,這種以問題為核心的機制彰顯出有序性的特徵。

1)「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是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提出的概念:

公共領域是是一個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假定可以在這個空間中自由地發表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看法、意見,不受政府的干涉,是介於國家與社會之間並對其關係進行調停的領域。

知乎的問答框架,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公共領域」,它更符合美國人魏菲德、黃宗智提出「管理型公共領域」或「第三領域」理論,是一種閹割掉政治批判功能的「公共領域」。

2)知乎問答框架:以問題為中心帶來的有序思辨流程。

同所有傳統媒體、社交媒體不同,知乎的核心內容來自問答框架,它天然的規則就是:問題就是中心,所有回答都必須圍繞問題本身。

在圍繞問題的前提下,如果說傳統媒體乃至新浪微博這種互聯網社交媒體最終產出的內容是一個個單獨的「議案」的話;那麼知乎的這種問答框架可以完整的展現「議案」形成的整個流程: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當然這套流程中頗為關鍵的地方在於:

  • 一個核心「議題」統領;

  • 由用戶互動投票選擇;

  • 議題沒有時間限定,儘管搶先回答往往佔有先機,但原有高贊答案隨時可能被新的答案超越。


3)與之對比,傳統媒體和其他社交媒體作為「公共領域」有序性流程的缺失。

傳統媒體:

  • 首先:PGC模式下,沒有資源去兼顧眾多「議題」;

  • 再次:互動環節缺失或作用微小,即使發展到PC、手機平臺上,普通讀者也基本不能對這些「議案」產生影響;

  • 最後:基本會隨著時間而沉澱。

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

  • 首先:產生的內容雖多,但不可能使關注某一「議題」的人看到所有相關內容;

  • 最後:問題隨著時間的流動就會慢慢沉澱下去。

而這些流程的缺失,最為關鍵的就是沒有以問題為中心統領全局,除了一些重大事件會形成「 特別專題」以外,大部分情況下傳統以及社交媒體產生的內容都會呈現出無序的「散兵遊勇」狀態,用戶沒有一個核心入口(問題)去專注。

1、「見解文化」——知乎獨特的社區風格

如果說問答體系是知乎外在的獨特之處的話,那麼「見解文化」則是知乎區分於別的網站的內核,甚至連知乎的母體——著名問答網站Quora也沒有如此鮮明的風格。

1)「見解文化」:知乎區別於豆瓣、果殼、貼吧的獨特之處

豆瓣是文藝、情感文化,果殼是科學、知識文化,貼吧是多元、八卦文化相比;知乎最大的社區風格在於在於他的觀念、見解文化。

知友“動機在杭州”在“知乎、豆瓣、果殼有什麼相似之處?”中有對知乎的「觀念流」有著這樣一番理解:

觀念融合了我們自身的經歷、感悟和由此沉澱下來的人生智慧,它是靈活的知識,是有思想的情感,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無法複製。而在回答中闡述觀念的過程,也正是提醒我們「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期待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過程。

而這種社區風格成為知乎獨樹一幟的重要法寶。

2)「見解文化」帶來的用戶歸屬感:從「發現更大的世界」到「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如果說知乎起初的宣傳語「發現更大的世界」更強調的是知識和經驗的話,那麼隨後的「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更在乎「見解」這個詞眼。

是的,來知乎,寫答案,最核心的要點不是情感、不是知識、不是八卦,而是隱藏在情感、知識甚至八卦裡的見解,每一個問題就像一道命題作文,你回答的要首要因素是傳遞你的觀念、見解、你自己的獨特領悟,一切的形式皆服務於此。

3)「見解文化」催生的社區代表性符號:「知乎體」

知乎經典語錄:

「看臉」

「人醜就要多讀書」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你不能評價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好像有了軟肋又好像有了鎧甲」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還輪不到拼天賦」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跳脫的想象力配合超凡的行動力來解決」

知乎經典提問範式:

「如何評價XXX?」

「如何優雅地XXX?」

「XXX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知乎經典回答體例:

「實名反對加沒有幫助」
「求摺疊」

「XXX的回答已經很完善了,我再補充幾點。」

這些「知乎體」作為「見解文化」催生下的代表性符號,像圖騰崇拜一樣在知乎風行一時後,又盛行在中文互聯網的其他角落,類似「XXX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的提問甚至已經成為各種文案百試不爽的標題詞。

4)「見解文化」的吉祥物:劉看山

每個沒有頭像知乎用戶的默認灰階圖像就是劉看山。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5)「見解文化」的疏離:Quora與知乎漸行漸遠

兩個問答社區基於用戶結構、實名制程度、語言習慣,以及知乎「大V導向」和Quora「問題導向」等種種差異,產品風格已經大為不同,而這其中,最明顯的不同就是二者「見解文化」的疏離。

知乎與Quora的自兩者誕生之日起就有很多比較:

Quora上的問題:How does the Chinese Q&A website Zhihu compare to Quora?;

知乎上的問題:知乎和 Quora 有哪些不同點?

在我看來:Quora的答案更重視理性分析的過程,而知乎答案中理性分析雖然不缺市場,但「見解」獨到、有趣、有內涵往往也深受歡迎。

當然,知乎用戶珞凌在“Quora 裡的段子手和營銷號目前是什麼狀況?”中所揭露的Quora用戶「抖機靈」的現象不是個例;但總體來看,知乎中這種「抖機靈」、「段子手」、「政治正確」等「見解文化」的重要流行代表相對更容易得到正面反饋。

3、「社會化關係」——知乎運營的核心思路

1)知乎產品本身存在三種需求關係:

  • 第二是問答與用戶的關係,我把他理解為「社會化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問答需求是第一位的,但背後社交「弱關係」亦不容忽視。


2)知乎內部在早期階段對這些關係就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思考:

知乎團隊成遠在“2011年什麼原因會讓你離開知乎?”的答案下,曾經這樣說明當時知乎運營的重要性評級:

按照重要性排序知乎應該是:


1、信息和信息之間的關係;

2、信息和人(包括個人經驗、社區關係)的關係;

3、人和人的關係。


其實在知乎上最重要的是前兩個,而且前兩個很大程度靠UGC,第三個不是不存在,而是很大程度靠底層算法、信息設計以及前兩大類數據,而不是人際互動。

可以看到,「問答大於社會化大於社交」可以說是知乎早期的一個理念。

而之後知乎團隊黃繼新的看法變得更加直接,在2011年6月“目前知乎的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回答中,他著重強調了知乎的「社會化」關係是其最大價值。

知乎是新建社交關係的一個典範,而非映射或遷移現有的社交關係。

因此,知乎最大的價值,與其說是人脈,不如說是知乎幫助用戶建立人脈的這個社會化知識、經驗網絡。

2012年,知乎重大改版之後,知乎CEO周源在“知乎團隊的路是怎麼走來的,知乎未來又將如何發展?”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以「連接」來作為知乎今後運營的主旨。

但我想說的是,問答或許不應該是知乎的全部。

知乎的使命是把人們大腦裡的知識、經驗、見解搬上互聯網,讓彼此更好的連接。
所以,接下來我們既要提供工具,也要建設社區,我們在做問答,還會做搜索,做閱讀,和更多的事情。

連接才剛剛開始。

而這種「連接」,就是要營造知乎用戶的「社會化關係」。

3)知乎運營核心思路

基於「社會化關係」這個關鍵,知乎的運營核心思路可以總結為:

  • 通過UGC模式生產出大量以問答關係為主、專欄模式為輔的優質內容吸引用戶;

  • 最終形成一種基於內容的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弱關係」。


「弱關係」形成路徑流程圖: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即“提問、關注問題;回答;瀏覽內容、互動;關注用戶”這個幾個環節的循環。

「弱關係」形成路徑簡明圖:

如果將上述思維導圖再歸納細化的話,知乎採銅老師2011年在個人博客網絡圖譜論“知乎”裡所作的圖更加簡練。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4、「自生長化」:人治→德治→法治——適時調整運營策略

1)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知乎社區運營的發展脈絡。

知乎種子階段(即2011年上半年)

  • 知乎官方運營人員直接參與大量問題的提出與回覆;

  • 回答審核壓力小,基本依靠人工模式。

知乎內測階段(即2011年下半年到2013年3月)

  • 知乎運營人員開始對一部分問題摺疊或刪除;

  • 回答審核壓力加大。

開放初期(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

  • 知乎社區規範啟用,大量依靠用戶的力量對惡意答案進行摺疊或刪除;

  • 反垃圾系統啟用,但仍處於雛形階段,不堪大用;

開放中期(2014年4月至今)

  • 2014年4月回答審核機制上線,因為用戶多次修改內容仍然不能正常顯示,遭到廣泛指責,形成知乎史上的「419危機」。

  • 2014年12月對回答引入新的排序算法(即威爾遜算法)

  • 2015年4月,新一代「悟空」反垃圾系統上線,成為知乎發展的一代里程碑

  • 2015年4月,引入知乎友善度機制,引起一定爭議但效果拔群。

2)脈絡總結:人治→德治→法治

  • 前兩個階段(種子期和內測期),靠人治(社區管理人員);

  • 開放初期,靠德治(強調用戶自覺性的社區規範);

  • 開放中期,靠法治(強化獎懲的社區規範,並用不斷成熟的技術來維護)。

知乎不斷因時制宜調整運營策略,使社區邁入了「自生長」的良好運行軌道

三、知乎的用戶和內容特點

從內容和用戶兩個角度分析知乎特點,共3個章節


1、「金字塔」型——知乎的用戶結構特點

2、「大雜燴」化——知乎內容的發展趨勢

1、「金字塔」型——知乎的用戶結構特點

1)知乎著名用戶蘇莉安有兩份廣為流傳的知乎民間分析報告:

  • 2014年8月:《第一次民間版知乎用戶分析報告》

  • 2015年1月:《民間版知乎分析報告第二期——贊同背後的秘密》

在他近300萬的樣本中,得出這樣一些數據:

  • 有將近84%的用戶是從來不生產內容的。

而且,寫過答案的人裡,還有一半從來沒得到過贊同、三分之一左右沒有人關注;換言之,被別人點過哪怕一個贊同的用戶,也已經在整個知乎排到了前8.77%內。

  • 零關注、零提問、零回答的「三零用戶」佔全體用戶的59.65%。


  • 96%的人粉絲少於10人。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 65%的人只關注粉絲上千的3000多位「中牛」,近一半的人只關注粉絲過萬的729位「大牛」之中

  • 知乎粉絲上萬的大牛們路徑長度僅為1.5,而普通用戶的路徑長度為5.65(路徑長度是指某用戶平均需要經過幾個人可以與所有用戶產生聯繫)


  • 在全部51,934,080次關注行為中,僅有1,291,626次是雙向的,也就是不到2.5%(可以理解為回粉率,平均關注100個人才會有2.5個人回粉)

2)知乎用戶趙澈在《有哪些網站用爬蟲爬取能得到很有價值的數據?》的回答裡也相當專業地分析了知乎的一些數據。

他雖然只有2.6萬名用戶的樣本, 但是卻具體研究了在此背後的461萬條關注連接和72萬個問題,結論與蘇莉安不謀而合。

知乎用戶結構中「馬太效應」非常突出,少數用戶佔據大量贊同、關注,而大部分用戶是圖中「長長的尾巴」裡的一員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大V「抱團」特徵非常明顯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大V的關注網絡是如此健壯,健壯到即使失去許多結點,對整個圈子的連通幾乎毫無影響。

(平均最短路徑向你保證平均來講這條路徑很短,只有2左右。直徑和半徑則告訴你在最壞情況下,你們碰巧是整個圈子裡相距最遠的兩位,道路的長度在2到5之間)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縱座標是介性中性度:一個點的介性中心度較高,說明其他點之間的最短路徑很多甚至全 部都必須經過它中轉;上圖可以這樣理解,大v之間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獨立的,大部分大V互相關注)

3)結論

儘管這兩位用戶的研究數據或陳舊或樣本數量太少,但是從中依然可以窺探到:

知乎用戶的金字塔結構非常明顯,少數「知乎精英」幾乎掌握著整個社區的話語權;

這些大V用戶「抱團」特徵明顯;

知乎的「媒體」屬性遠大於他的「社交」屬性,大部分人關注一個人只是為了訂閱一個經過自己篩選的消息源。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2、「大雜燴」化——知乎內容的發展趨勢

在知乎內測時期,知乎用戶主要來自IT行業,熱門內容也主要集中在這一領域;而隨著知乎的開放註冊,一步步發展壯大,形形色色身份和閱歷的人不斷湧入,其產生的內容可以用「大雜燴」來形容。

  • 鈦媒體張遠在2015年8月份發表的萬能的知乎:“在行”為何沒有出自知乎?中對知乎扮演的角色是這樣描述的:


  • 在知乎用戶趙澈的數據中,用戶重點關注的熱門話題分類是:

調查類問題 3792, 生活 3096, 歷史 1713, 戀愛 1464, 心理學 1432

電影 1419, 人際交往 1404, 社會 1332, 互聯網 1214, 情感 1197

政治 1028, 兩性關係 994, 教育 897, 中國 823, 人生 815

遊戲 805, 文學 772, 知乎 772, 法律 750, 音樂 738

愛情 699, 文化 659,創業 628, 大學 621, 程序員 619

心理 617, 你如何評價 X 609, 女性 604, 編程 585, X 是種怎樣的體驗 582

而這也基本上與我們在知乎的個人感受吻合: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1)知乎內容「大雜燴」化拓寬了熱門內容可以觸及的邊界,但這並不意味著其規律無跡可尋。

黃繼新在具備哪些特徵的網絡內容(音視頻、圖文等)比較容易被廣泛傳播?裡曾經這樣描述新浪微博的熱門內容特徵

  • 生活感悟類文字。不要小看知音體。

  • 寫得好的笑話。

  • 情色。注意,不是色情。如果是若隱若現的暴露圖片,配上情感方面的感悟文字尤佳。如果是視頻,最好是搞怪,而非感悟。

  • 普通人會做、但某些人做得極其牛鼻的事情。比如把歌唱成《忐忑》,比如裡維斯的空中轉體穿仔褲廣告。

  • 萌圖。貓狗幼崽尤佳。

  • 帶有爭議性的突發社會事件或者包含社會責任感的內容。比如城管打農村老大爺的照片,上海高樓大火,以及兒童打拐照片等。

  • 經過名人轉發的上面幾種內容。

而知乎同新浪微博相比,也漸漸大致趨同,目前知乎高贊答案(即熱門內容)我總結出九大模式:

  • 主題積極:如 現實可以有多美好問題下的回答

  • 主題消極(令人憤怒、恐懼類回答):如何評價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問題下的回答

  • 有趣(抖機靈、段子):如 知乎日報瞎扯欄目下的回答

  • 乾貨(各行各業的專業類回答):如 有哪些文化上接近 A 省,卻在行政上被劃歸 B 省的城市? - 閆浩的回答

  • 有時效性、社會熱點類回答:如 如何評價包貝爾婚禮上鬧伴娘即試圖把柳巖扔到水裡的行為問題下的回答

  • 故事類回答:如 知乎用戶銀教授在如何看待 2016 年4月流行的讓男朋友猜化妝品價格這件事問題下的回答

  • 總結類回答:如 如何評價電影《死侍》? -閆浩的回答

  • 爆照類回答:如 知乎妹紙爆照大合集收藏夾下的所有回答

  • 名人回答:如 李開復、徐小平等社會知名人士的回答

這九種模式常常互相交織,頻繁出現在知乎用戶的timeline中。

2)知乎高傳播內容中最迥異的一環:視頻和動圖的缺失

周源2011年在《發現在知乎上提問題不可以附上圖或簡短的聲音、視頻。請問以後會添加這樣的功能嗎?為什麼?》中曾經這樣回答:

增加多媒體信息,對信息表達,完整性都絕對有用,我們一直在考慮中。目前知乎在文字問答上的用戶體驗還做得不好,還差得很遠,我們也希望在提升當前的體驗後,再來提供更豐富的體驗。

文字→圖片→動圖→視頻,知乎會沿著這個已經被前人驗證的道路走麼?

四、知乎現有的格局分析

從內外部對知乎產品現有格局進行分析,共3個章節

1、外部:什麼將威脅知乎?

2、內部:知乎產品格局之知乎問答

3、內部:知乎產品格局之子集產品

1、外部:什麼將威脅知乎?

1)知乎就是「京東」

知乎的內容從最初的以IT領域為主進化到今天的分門別類樣樣俱全,從某種角度來看,知乎像極了京東(從以前的垂直領域做起到現在一個全面的階段,質量相對有保證)。

而從這個角度想下去:

  • 豆瓣、果殼就是唯品會(某一個或某幾個垂直領域,質量相對有保證)

2)知乎的市場會不會被垂直領域的問答網站瓜分?

當互聯網很多大而全的產品比如58同城、趕集網的市場被二手車、二手房、招聘等垂直領域 發展較好、較專業的互聯網公司搶走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

但,答案是不會,打敗柯達的,絕對不是膠捲:

  • 首先,問答本身並不是一個普遍需求的產品;

  • 其次,問答的用戶使用成本太過高昂,很多知乎用戶現在也不知道怎麼問一個好問題;

  • 再次,現有的垂直論壇模塊本身已經可以解決很多問答需求了;

  • 最後,如何做到比知乎更加專業?

3)但是成熟的社區產品借用問答的形式充當一個功能模塊的模式將會威脅知乎

以豆瓣電影為例:

其實每個單獨的豆瓣電影頁面,就相當於一個知乎問題的入口:「如何評價XXX這部電影?」;短評就相當於「抖機靈」;影評就相當於「深度長文」

而豆瓣電影推出了問答模塊(熱門電影問答)則可以涉及到「XXX電影有哪些有趣的細節?」這種具體小問題中: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 豆瓣電影的問答模塊更加突出的一點是,相比知乎這種媒體屬性重,大V掌握話語權的社區,去中心化的效果要更加明顯。


  • 當然豆瓣電影問答也有他自己的一些問題:比如問題本身審核機制缺陷、用戶不會提問題、回答偏向短評、進入問答模塊的成本高等等。

除此之外,未知的威脅,才是威脅:蘋果一夜崛起 ,諾基亞頃刻坍塌,誰也不知道社交媒體的「蘋果」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而如果夢魘成真,屆時倒下的又何止知乎一個。

2、內部:知乎產品格局之知乎問答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知乎問答是知乎的核心,其他一切產品線都是對問答環節產生的內容以及內容製造者的再開發。

筆者對知乎問答體系現階段的主要困境和需要改進之處的思考如下:

1)搜索

知乎的成功離不開「運營驅動」,和初創時期「資源驅動」,但從本質上來看,知乎是一家「體驗或者說設計驅動」的代表性公司,其最大的短板在於「技術驅動」的明顯不足。

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搜索。

在Quora,隨便輸入「zhihu quora」搜索反饋是這樣的: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而在知乎,輸入「知乎 quora」是這樣的: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這就是知乎最核心的技術痛點,也是廣大用戶最大的槽點,甚至某種程度上,用戶不會提問都要歸咎於搜索。

知乎搜索工程師張前川在《為什麼知乎的搜索功能如此之爛》中也坦承了知乎搜索的技術缺陷,目前看來,知乎搜索任重而道遠;但同樣也要認識到,這確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解決的小問題。

2)建站五年以來的知識沉澱問題——還是搜索

在知乎,最常見的一個場景就是:自己曾經瀏覽過的某條內容就忘記收藏找不到了。

為此,以下功能的推出可能解決用戶的這一痛點。

  • 個人回答搜索機制


用戶產生的眾多回答,自己尋找都很麻煩,更何況訪客。而實際上,像新浪微博一樣的搜索就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 個人收藏搜索機制

與上同理

  • 增加「歷史」欄目:瀏覽過的內容自動列入(*部分用戶的癢點)

  • 個人回答排序機制(按贊數排序和按時間排序)(*部分用戶的癢點)


現有的個人回答排序機制是這樣的:默認按贊數排序就是降序;默認按時間排序是由近及遠。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用戶因為一個人的優質內容點擊進他的個人主頁,想要查看他的歷史回答,這時他會更傾向選擇由遠及近的瀏覽順序,瞭解這個人在知乎的成長軌跡來做「關注與否判斷」;再比如:用戶想看這個人會不會推送一些劣質內容影響自己的timeline,那麼他更傾向於採用按贊數升序機制瞭解他「最平常狀態下」會生產什麼樣的內容。

3)首頁動態推送機制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可以說,周源力排眾議推行新版首頁推送機制是無比有先見的決策,他預料到知乎發展壯大之後內容的複雜程度,也深諳「馬太效應」對社區別的優質內容的摧殘。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新浪微博熱門內容的「馬太效應」,幾乎全部都是娛樂明星)

但主推「社會化關係」的首頁模式也帶來了很多新問題:

  • 大V成為另一種「馬太效應」中的頂層。之前對知乎用戶結構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大V掌握話語權,他發佈的內容往往「自帶500贊」;與此同時,通過其點過讚的內容才更容易被人關注,掌握著傳播的節點;而大V抱團現象的出現,更是加大了普通用戶和明星用戶間的差距。

  • 帶來產品簡潔化的同時,也束縛了知乎的手腳。(首頁不能嘗試別的內容)

目前理想的首頁模式:

  • 適當增加首頁多樣化,告別全靠人推薦。

  • 話題分類

這是知乎目前「根話題」下的子話題: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理想狀態下,首頁可以分類看到不同父級話題,讓用戶可以選擇專注於某一方向的內容(當然話題有部分問題重複的現象需要具體再研究)。

4)可推出將關注的人分組功能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儘管將一個人貼標籤並不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做法,用戶生產、傳播的內容也並不一定侷限在某一領域下,但給用戶提供這樣的自主功能相對首頁增加「話題分類 」技術難度要小很多。

5)加強「社會化關係」方向的思考

信息與用戶之間的關係:

  • 提問限制:在知乎搜索機制不健全和用戶日益增長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大量用戶的無效提問,是否可以根據用戶註冊時間長短來確定每日可提問的數量。

  • 回答排序機制:新的排序算法帶來了優點,也帶來了很多缺點,最突出兩點是,反對票對答案排序的影響過大;對新人回答不友好。

  • 回答發現機制:我注意到知乎關閉了早前曾推廣的「首場秀」界面,主要原因是不堪低劣內容的騷擾;但是這帶來了很多問題,新用戶乃至普通用戶的回答基本沒有通道也沒有節點被發現,挫傷積極性。在anti-spam技術相對成熟的情況下能否重啟「首場秀」乃至「優秀新用戶展示」?


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係

  • 私信功能的進化:表情包、圖片、語音是可以慎重考慮的事情;對知乎來說,相對普遍的一個應用,私信中「個人名片展示」是否可以推出?

  • 評論機制:評論作為知乎社交體系的重要一環,可不可以納入知乎搜索的一環?某些優質評論可不可以不用打開評論直接呈現在答案下?順帶解決知乎回覆評論還需要打開的繁瑣操作。(同樣是與知乎簡潔設計本質不符,但存在合理性的方案)

  • 一個加強用戶關注答主意識的方案:


一個場景:文章略長,用戶看完答案之後,懶得翻上去關注答主。

一個方案:在答主回答或文章尾部加入答主id標符,讓用戶嘗試關注


如圖,默認在文章尾部加入 「作者@用戶名保留權利」字樣加深用戶關注意識。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3、內部:知乎產品格局之子集產品

1)知乎專欄的問題

知乎專欄是知乎於 2013 年 7 月 18 日上線測試的內容創作產品,2016 年 3 月 29 日面向全部用戶開放寫作。類似的產品首推國外的Medium,其次是國內的簡書和十五言。

目前知乎專欄最核心的問題在於他一方面依託問答產生的優質用戶來創造內容,而另一方面,卻與問答體系產生了競爭關係。

  • 內容:用戶有很多內容完全可以在回答體系中解決,而且相對更容易獲得關注和傳播,這就導致了知乎專欄裡的內容是一些帶有發散性或者不好定位為某個問題的雜文乃至散文;

  • 搜索:儘管新版知乎推出了專欄文章搜索機制,但是一方面本身搜索體驗依然不順暢,另一方面,問答和文章夾雜,搜索難度加大(何不單獨開闢一個文章搜索界面?)

  • 用戶激勵:

知乎商業化運作之後,可以採取類似youtube的廣告分成模式: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當然,現有的打賞模式也非常成熟了: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2)知乎電子書的問題:是否重啟知乎閱讀?

2014年時知乎關閉了閱讀界面(彼時更相當於一個熱門內容閱讀器),而後主推知乎日報;而知乎後來在電子書業務上的發展,展示出了知乎團隊媒體人背景的優越性;當步入2016年後,知乎更是進入連續出書的高密度狀態,不禁要問:

知乎閱讀是否會重啟並且賦予他新時代的使命呢?

這是目前知乎電子書業務的購買渠道: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也許再做一個「知乎閱讀」就現有的資源體量來說仍然不具備現實可行性,但倘若啟動這個產品的話,就會解決兩個問題:

  • 拯救目前不上不下的知乎專欄:將知乎專欄納入電子書出版體系,一方面有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另一方面也適當解決了用戶激勵困局。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3)知乎日報、讀讀日報與知乎錯綜複雜的定位問題

知乎日報與知乎的關係

知乎日報是知乎2013年5月推出的移動媒體app:

知乎日報與讀讀日報的關係(讀讀日報是知乎日報的3.0版本):

知乎日報為什麼成功?

  • 知乎日報和知乎是共生關係

  • 它及時地成為了知乎「見解文化」展示的最佳窗口,一方面,解決了知乎用戶無暇應對社區產生的爆炸性優質內容的梳理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知乎彼時作為一個偏小眾網站的「引流」問題,其默認綁定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就展現了這種目的。

而如今,已經作為一個成熟產品的知乎日報,首先在ios客戶端率先支持用知乎賬號登陸,宣告一個「引流」時代的結束: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讀讀日報現狀:

筆者2015年在知乎鹽club現場率先試用了彼時還叫做「知乎日報 3.0 β」的「讀讀日報」的雛形,算是最早使用的用戶之一。也許知乎官方也清晰地認識到,貿然把知乎日報直接升級為讀讀日報是一個完全不現實的事情,所以就有了現在頗為尷尬的兩條產品線,一邊是知乎日報2.0,另一邊則是包含知乎日報2.0全部內容的讀讀日報。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而同期「知乎日報」的數據基本穩定在「新聞」類目的十幾名到二十幾名的區間內。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讀讀日報」為什麼不盡人意?

讀讀日報和知乎的關係是競爭關係,這是核心原因;在此基礎上:



  • 再次,「讀讀日報」不是一個單純的新聞類app,而更像一個社交app。除了知乎上原有關注流程之外,還多了「轉推」功能,首頁變得烏七八糟。(相比起來知乎首頁要簡潔很多)

  • 最後,「人工推薦」真的優於「算法推薦」麼?


黃繼新在讀讀日報的競爭力在哪?這樣描述「算法推薦」和「人工推薦」兩種模式:

第一種:創造一個「智能搜索引擎」,除了根據你輸入的關鍵詞輸出內容,還能識別內容質量,按照質量高低、好看程度排序。

第二種:依靠那些懂的人、瞭解的人來推薦。喜歡書籍的人,願意其他愛書人的推薦;熱衷生活的人,也更想得到其他生活家的篩選。

讀讀日報無疑走了後者的路,但現狀是,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算法推薦」制勝的資訊媒體佔據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並且越走越遠。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圖引自36kr一場血拼,已經開場:今日頭條決戰全國第一繞得過騰訊嗎)

其實又何止「今日頭條」,13年以來一直被看衰的「新浪微博」也重視「算法推薦」的作用,用戶打開微博發現界面,默認顯示的是推薦頁面,而不是按傳統的熱門微博榜了。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而推薦的內容則完全跟你喜歡瀏覽的內容掛鉤。

「算法推薦」的質量不一定高,但現階段,就效率和穩定性而言,比人靠譜多了。

讀讀日報如何重生?

以一點資訊的做法為例:

最近兩個月,一點資訊封掉了大概7000多個號。古玩、健康、財經等,都是重災區。我們的競爭對手,在放寬入駐條件,但我們相反——高標準,並且實行嚴格的分級制度。從一級到六級,級別越高標誌著你的內容越優質,這樣你得到的展示量就越大。

  • 其次,削弱社交化因素,專注做內容。


讀讀日報現在和知乎不是共生關係,而是競爭關係;改變這樣的現狀重點在於理清二者關係,把「社會化關係」的培養放在知乎,而讀讀日報專注做內容呈現;另外,「轉推」機制應當慎重考慮,淡化人的重要性。

黃繼新在 「OFF2015·離線未來大會 」演講中提到:

這個時代,內容會和所有的角色融合,內容再生產者和消費者生產者會三位一體

然而 ,把內容實生產者(原作品),內容再生產者(轉發評論),內容消費者(閱讀)三位一體結合起來最理想的形式目前有且只有「彈幕」

  • 再次,碎片化閱讀下,按領域分類勢在必行。


主編每推薦一篇文章,都要將其歸入已經限定好的不同類別中,這對於用戶的分類瀏覽習慣來說太重要了。

  • 最後,「算法推薦」要和「人工推薦」相結合。


五、知乎商業化變現的可能

探討知乎商業化變現的可能,共3個章節

1、廣告

2、從用戶激勵角度看:知乎贊助、招聘、諮詢方向的發展

3、知乎生態圈:由知乎電子書和職人介紹所想到的

1、廣告

周源2015年接受好奇心日報的採訪時這樣看待知乎的廣告:

我們去年做了一些實驗,從實驗中能看到其中的一些變化。另外,如果廣告都做不了的話,就不用想其他的了。在不同的介質上,廣告會有巨大的差異。

確實,做廣告是知乎最自然而然的一種商業變現模式。

1)知乎現在的廣告業務佈局

在web端,知乎的廣告一般非常考究,無論是配圖還是字體都讓人非常舒服,更為關鍵的是用戶可以自己關閉這個banner;C輪融資之後,知乎甚至連廣告都不接了,只推廣自己的活動或者電子書: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在移動端,除了嘗試過啟動廣告以外,知乎的子產品知乎日報的上曾經有「這裡是廣告」欄目,因為清新脫俗而備受好評。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知乎的廣告以品牌廣告為主。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某種程度上,同豆瓣fm的廣告類似,培養用戶對品牌的好感乃至信仰: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2)更為激進的商業化廣告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知乎對廣告的剋制極大程度上消弭了用戶的不適感,但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慢慢培養出了「潔癖」的用戶習慣,而以後去除這種習慣必然面臨困難。現在一個小小的的banner廣告都怕用戶接受不了,設置了「選擇關閉」功能,假使有一天在用戶動態首頁上做廣告,勢必阻力重重。

但目前在用戶首頁FEED流做廣告的形式已經普遍化覆蓋知名社交媒體web端和移動端:

  • 如最近剛剛試水移動化的reddit的廣告:(標示ad,並用灰色背景突出)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再比如雪球的廣告:(設置企業賬號,標示廣告 ,推送到用戶主頁,用戶瀏覽過一定次數以後自動屏蔽)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2、從用戶激勵角度看 「知乎贊助、招聘、諮詢」方向的發展

1)知乎現有的用戶激勵:精神激勵

沒有等級、積分、勳章、加V制度。知乎李奇2013年曾經在一個博客評論中這樣理解知乎這套設置:

積分、等級、勳章始終是社區產品無法繞開的三樣東西,也是被各大社區採用的方式。


這三樣東西本質是擁有社區資源多寡的體現,當一個人在一個社區擁有更多資源,他就更加不易離開這個社區,目前知乎已經擁有了「準積分」,比如關注量,贊同數等,通用積分可被消費,而這類「準積分」則是永久的,它們的價值是遠大於通用積分的,「準積分」帶來的直接收益是自己作品的更大範圍傳播以及在擅長領域的更大話語權,這些都是通用積分無法比擬的。

  • 而Quora用實際行動證明,知乎當初一直保持這樣的設置是何等的英明。


而2015年8月,面對社區巨大的「貧富分化」或者說「通貨膨脹」問題:「大V擁有幾百萬積分,而普通用戶可能不足百」,Quora選擇取消credit制度。

但Quora在credit制度實行期間的意外收穫是他的stats分析體系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我注意到知乎曾經推出我的知乎五週年活動,將用戶註冊知乎以來的個人事件展示地極其清楚;有理由相信知乎做出類似Quora這樣的分析體系已經在路上了。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 獲得知識」:知乎的用戶精神激勵法

  • 用戶之所以持續瀏覽知乎甚至在知乎回答問題最核心的驅動因素在於:其獲得知識的收益大於分享知識的收益;這種情況下,用戶正向的心理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 而用戶之所以不再繼續答題甚至退出知乎最核心的原因也基於此:其獲得知識的收益遠不及分享知識的收益(物質和精神收益)。

這種情況下,用戶反向的心理流程是這樣的: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2)物質激勵的加入會破壞精神激勵原有效果麼?

在現有的精神激勵法下,用戶回答問題、撰寫文章更多地接近於一種「感恩回饋」或者「賺取名譽」,其次才是「導流變現」。而物質激勵的加入有可能使用戶把「變現」當成首要目的。

知乎物質激勵的可能方式:

  • 知乎贊助功能:用戶可對答案、文章進行贊助,由答主設定贊助金額

  • 知乎招聘:根據用戶的答題來做評判其能力的一個標準範疇

  • 知乎諮詢:類似於果殼的「在行」,知名用戶收費線上/線下約見指導

物質激勵的破壞性:

  • 對用戶生產的內容具有一定意義上的指向性,如雞湯類、苦情類等容易獲得同情贊助的回答紛紛湧現,影響內容質量。

  • 用戶對答案本身更加挑剔,用一種商品的眼光看待知乎上的答案。

對招聘、諮詢來說:僅僅根據知乎上的答案就評定專業能力不太可行。

3)缺乏物質激勵的負面效果

短期來看,知乎成為了「材料發掘站」,更多起到了為別的網站引流的作用。

  • 知乎自己推出的知乎專欄功能影響力還是很小,棄更現象明顯;即使保持更新,也經常是在別的平臺發佈過後再發布。

部分用戶鋌而走險,比如「童謠詐騙」事件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知乎平臺信譽。

假設有物質激勵:

  • 一方面,可能不會選擇「詐捐」這樣極端的方式變現;

  • 另一方面,知乎相對會對這些用戶有基本的身份審核。

4)物質激勵在贊助、諮詢、招聘上可能實現商業化運作的改良方式

知乎贊助:

  • 繼續開發類似愚人節時推出的「值乎」功能,借鑑知乎日報與知乎割裂的方式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 「贊助」功能要等同於「贊」:也就是說用戶贊助之後,默認相當於他贊同了這個答案;當然也要凸顯「贊助」標識。一方面刺激用戶贊助,使用戶更加自然地適應;另一方面出於對關注者負責的態度,內容質量也 可以相對保證。


知乎諮詢:

專注線上諮詢:

  • 可以仿照知乎初期曾經採用的向某人提問的方式,由用戶自主選擇開啟此項功能,並由用戶自行設置單次諮詢費用;

  • 知乎對這些用戶的資質進行審核

  • 單獨開闢一個封閉區,進行「一對一」付費問答諮詢,普通用戶不可見。

  • 提問者選擇贊同、反對、沒有幫助來評價回答

  • 諮詢流程結束之後,提問者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將此次問答公開,如果提問者選擇公開,這時候這個問題和答案就和別的普通問答別無二致,別的用戶可以繼續添加答案。

知乎招聘:

專注做TO B模式:

  • 為獵頭設立專門平臺;

  • 知乎回答作為獵頭評定專業能力一部分參考因素;

  • 部分技術實操類招聘不適用。


3、知乎生態圈:由知乎電子書和職人介紹所想到的

1)「知乎生態圈」

「知乎生態圈」的引入。上文在論及知乎產品格局時,我曾經提到子集產品的地位:

其他一切產品線都是對問答環節產生的內容以及內容製造者的再開發。

「知乎電子書」如此,「2016年推出的「職人介紹所」也如此。

  • 知乎電子書:將社區優質內容集結出版;將社區優質用戶集結為其出書提供平臺背書

  • 職人介紹所:將社區優質職場用戶集結, 產出視頻

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真的要從戰略高度思量,這一套包裝體系應該衍生到「生態圈」這個概念。即 「凡是社區產生的優質內容、優質用戶,都應該提供一套針對的服務體系」

知乎生態圈可以有什麼?

  • 知乎閱讀:前文已敘,做類「豆瓣閱讀」的平臺

  • 知乎版TED :類似鹽club形式

  • 知乎版奇葩說:視頻業務

  • 知乎用戶個人項目發行平臺

2)具體商業化操作示例

知乎閱讀(略,詳見第四部分第三節 「知乎電子書問題」部分)

知乎版TED:

2016年 「鹽club」改為門票模式一售即空即是這一模式有市場號召力的明證;而在2015年,用戶因不滿「鹽club」場地在北京而選擇了在武漢、上海多地自行組織各地特色的類「鹽club」活動亦反映了膨脹的市場要求。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為推廣讀讀日報,知乎已經嘗試了在全國各大高校進行了宣講;如果將知乎版的TED植根於高校,一方面解決了優秀演講人的問題(如可以請大學部分學者),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場地乃至觀眾的問題。

知乎版奇葩說:(知乎視頻業務)

在前文論述 「知乎問答模式的過人之處」時,我這樣提到:

在圍繞問題的前提下,如果說傳統媒體乃至新浪微博這種互聯網社交媒體最終產出的內容是一個個單獨的「議案」的話;那麼知乎的這種問答框架可以完整的展現「議案」形成的整個流程

也就是說,知乎是天然的議會,天然的辯論場。而知乎與奇葩說淵源頗深,先是《奇葩說》中出現知乎廣告;而後有馬東主持2015年「鹽club」,並在現場招募選手;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和《奇葩說》合作。

那麼知乎版奇葩說的特色在哪裡?

  • 辯題出自知乎問題

  • 辯手來自知乎及其他社會渠道

  • 最終的視頻展示在問題描述下,形成完美的融合

知乎用戶個人項目發佈平臺

  • 2015年,彼時剛上伯克利音樂學院的知乎用戶Sherry Li在「鹽club」上深情演唱一首《Video Games》,隨後被音樂人發掘:(詳見其個人專欄文章《我就這麼出道了》)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關於知乎,這可能是最真誠的一篇分析了

夏天給鹿晗寫了一首歌詞,秋天成了功夫熊貓3的官方中文推廣曲

也就是成為《海底 》這首歌的詞曲作者。

  • 知乎用戶梁邊妖曾今在《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無償分享知識?》中大方提及:

從我2013年9月份左右開始在知乎寫答案,慢吞吞答到了50題上下,也不過花了3個月的時間。然而單憑這50個答案,我獲得的可列入統計的收入大概就超過了……84萬rmb。

其身份是編劇,而知乎為其個人能力展示提供平臺。

上述二者在知乎並非個例,能取得如此成績的人自然天賦異稟,但知乎也為發掘他們提供了平臺,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而這引來這樣一個衍生問題:做音樂的知乎能不能給他出一張專輯?做編劇的知乎能不能給他拍個網劇?

如果為這樣的個人項目提供發佈平臺乃至傳播平臺,又當何如?

後記:對知乎環境所謂「水化」的看法

一方面,愛德華·格萊澤在《城市的勝利》裡說:

儘管城市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的吸引力正變得越來越大,在一個城市人口占比較高的國家,居民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假如從創新的角度去思考,就會理解這種快樂——一種對文明的嚮往。

知乎是一座城市,他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元,壞的東西多了、好的東西也多了,但是人們還是會蜂擁而至。

另一方面,Eli Pariser說:

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每個人都身處在一個過濾泡(filter bubble)中,它會為你過濾信息。

知乎最特殊之處在於每個人都看到的知乎都是不同的,你關注了什麼人,就決定了你看到的知乎世界。

認真的人永遠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