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飯前喝湯還是飯後喝湯更健康?

大家對這個的問題糾結

感覺就一直沒停止過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同樣

對於晚期鼻咽癌患者來說

也同樣存在著先放療(“吃飯”)

還是先化療(“喝湯”)的問題

今天(7月3日)

廣東衛生在線

要公佈一個好消息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科研團隊

能夠把鼻咽癌局部區域晚期患者

5年遠處轉移率降低7%

5年總生存率提高6%

先放療(“吃飯”)

還是先化療(“喝湯”)的問題

也將同步揭開

受訪專家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馬駿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孫穎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洪明晃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陳明遠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 陳雨沛博士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看這四個概念及其關係:

誘導化療:是指放療前使用的化療,可在短時期內減少腫瘤負荷並減輕由於腫瘤引起的各種臨床症狀,改善血供,提高放療敏感性。

同期化療:就是在放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口服或靜脈的化療藥物。

四者關係圖↓↓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接下來,廣衛君就開始故事了噢~~

一個關於廣東醫生兩次修改國際指南

顯著提高

鼻咽癌中晚期病人生存率的

“威水”故事

2008年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2012年

該研究發表當年即被歐洲指南採納,次年(2013年)被美國指南採納。

那究竟怎樣才能提高這個關鍵的“吃飯”步驟——同期放化療的效果呢?

2016年

馬駿教授及孫穎教授團隊再接再厲,在國際上首次證實同期放化療前,使用誘導化療可顯著降低遠處轉移率並提高患者生存,成果發表在(Lancet Oncol, 2016)。

2017年

洪明晃教授團隊亦發現使用兩種藥物:順鉑+5-氟尿嘧啶,作為誘導化療方案,有潛在趨勢降低遠處轉移率(EurJ Cancer, 2017)。

隨後陳明遠教授團隊進一步通過該臨床試驗建立了可預測誘導化療療效的分子模型(Clin Cancer Res, 2017; Highlights)。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2018年

最終有了突破性發現:

研究結果發表於全球頂級腫瘤專業雜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7年影響因子10.2分》,並被選為當期亮點文章(Highlights)。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也就是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馬駿團隊在鼻咽癌放療(“吃飯”)與化療(“喝湯”)如何結合的研究中,找到了更好的答案:放療前先化療(先“喝湯”)比放療後再化療(再“喝湯”)更健康。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放療前先化療有啥好處呢?

陳明遠教授告訴廣衛君,在放療之前,先打兩三個療程的誘導化療有三大好處:

快速縮小腫瘤,緩解頭痛,頸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增加放療敏感性,減少遠處轉移,提高療效;

改善放療放療高劑量區分佈,提前患者生存質量。

就好比飯前喝湯有三個好處:快速緩解飢餓感、增進食慾和促進消化。

放療後再打化療有啥缺點?

陳明遠教授表示,放療之後再打輔助化療有很三大缺點:

患者經過放療之後,口腔潰瘍,身體虛弱,對再次化療很不耐受,非常痛苦

放療後的化療,可能會進一步摧殘患者的營養狀況和免疫力等,難以提高療效

輔助化療給患者帶來痛苦,又不能增加療效,還帶來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知多D

採寫|林晴

通訊員| 黃金娟 餘廣彪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鼻咽癌晚期先放療or先化療?廣東醫生給出答案,改寫國際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