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貸行業備案延期、暴雷、如何維權等,這有一份詳細的解答

6月份,網貸行業雷聲滾滾,問題集中在提現困難、平臺失聯、警方介入,良性退出等方面。

關於備案延期,近期平臺集中爆發等情況,我們為大家總結了投資人比較疑惑的幾點:

1、 備案為什麼會延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2、 近期出現如此多的平臺暴雷或清盤現象,這是為何?

3、 如何識別高返平臺?

4、 行業加速洗牌,投資人碰見清盤應該怎麼辦?

◆ 備案延期,人心惶惶

備案久拖未決,平臺及投資人人心惶惶,對正規平臺來說全力以赴,只為備案,對於投資人來講,擔心自己投資的平臺備不了案,或者在備案過程中遭遇困難而選擇退出。

關於網貸行業備案延期、暴雷、如何維權等,這有一份詳細的解答

李雙雙表示:備案本身是一個積極信號,說明監管層對於監管備案是一個謹慎的態度,希望找到一條合適的一條路徑對待我們新興的一個行業。

我們也知道自2016年起,監管層不停下發監管文件,包括2016年的824文、2017年的57號文,以及深圳市金融辦發佈的148條“整改要求”,這些文件皆是對網貸行業的備案工作進行規範和整改。

李雙雙提到,平臺在一定時間內很難全部完成,在整改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更理性的去對待備案的事情。

監管發佈的備案條文之多,對於正規平臺來說,需要一條條逐一去核對並整改,不僅要按照監管的規定辦事,還要照顧好下游的投資者,作為中間服務商的網貸平臺確實不易。

髙聖涵表示:其實各家平臺為了備案已經花費了大量成本,關於銀行存管、三級等保,尤其是託付律師事務所開具的審計報告,少則需要五、六十萬,並且這個審計報告只出3個月的有效期。為了規範和監管要求,平臺付出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備案延期,並不一定是壞事情,是一個去偽存精,良性清盤的過程,監管越嚴,行業越規範。

◆ 平臺暴雷,殃及池魚

6月是網貸行業2018年以來集體暴雷平臺最多的一個月,而這巧合是57號要求的6月前完成備案階段。

從端午節唐小僧平臺暴雷之後引發清盤熱潮,2天后聯壁金融非法集資被立案調查,從此號稱民間四大高返的平臺全軍覆沒。

為何在備案過程中,出現前所未有的集中暴雷事件?髙聖涵提到主要有一些3點:平臺本身的運營問題、受投資人和員工的過激反應刺激及受其他平臺的影響。

關於網貸行業備案延期、暴雷、如何維權等,這有一份詳細的解答

總結這三點主要是平臺自身的問題及受行業影響的結果,然而李雙雙把這一問題歸結為,平臺自身的應對能力、經營管理及風控能力有所欠缺,同時也希望投資人能對這個行業減少一些恐慌情緒,多給點時間讓平臺去處理。

另外關於擠兌暴雷等問題,髙聖涵還表示,除了平臺在千辛萬苦的準備備案,投資人其實也在觀望,原有的投資人可能喜歡長標,比如12個月的標,甚至24個月的標,但現在備案延期,更多人會選擇3個月的標,甚至更短。

按照正常的借款需求,如果幾天甚至一個月就可以週轉的話,借款人的實力肯定相當強,也不需要去平臺借錢。那些真正需要週轉,需要運作的話肯定短則要3、5個月,長則可能都是要半年,一年。

那麼問題就來了,投資人只想投短標,而借款人短期內肯定週轉不了,需要借長標,那麼怎麼辦,髙聖涵表示,有投資人直接和借款人商量,讓他借短標,借款人因為需要用錢,只好答應。這樣一來,原本半年或1年才能還得起錢的借款人,你讓他3個月就還,這是不太可能的,於是造成逾期,從而提現困難,從而引發擠兌現象,甚至暴雷。

出現提現困難之後,平臺來自三重壓力,投資人的恐慌,維權,導致新的投資人不進來,就沒有新進來的資金進行週轉,最後,借款人聽說平臺出事,就抱著不還錢的僥倖心理,來自三重壓力的平臺最終也無法迴天了。

所以,當平臺出現問題之後,投資人應該理性看待這個問題,同時多些時間讓平臺去處理,這也是後面我們要提到的關於遇到平臺問題怎麼辦。

到了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隨著四大高返平臺相繼暴雷,投資人應該怎樣識別高返平臺呢,如果暴雷之後,投資人應該怎樣維權?

◆ 識別高返,切勿盲目維權

6月14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表示,超過10%的收益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郭主席的話存在一定道理,畢竟高風險,高收益,這對於投資行業來說是不變的真理。

很多平臺都會推出各種福利、返現等,應該怎麼識別它是不是高返平臺呢?

關於網貸行業備案延期、暴雷、如何維權等,這有一份詳細的解答

教你一些技巧:

1、平臺有各種返利、紅包福利很正常,但是要看它發放這種福利是什麼原因,比如雙十一、518或是618理財節,又或是各種節假日以及平臺獲得融資,慶祝達到多少成交額等發放福利都比較正常。

2、如果這個平臺每天都有這樣的高返利活動,就要值得注意了

,投資人可以點擊點進去看一下它的遊戲規則,它有沒有在遊戲規則裡面提到了,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活動?因為現在很多平臺推出活動它一定是有理由的,如果沒有理由長期的就是為了回饋這位吸客的話,算是高端平臺,而且它高返現金獎勵已經高出市場水平了,肯定是有問題的。

那麼平臺出現問題之後怎麼解決辦?

因為近期發生的問題平臺實在太多,觀察君也加了不少維權群,身邊有個別朋友也遇到同樣的情況,許多投資人就疑惑,該不該報警的問題。

相信正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我的錢提現不了了,我要維權,我要報警,也許大部分是這種心態。

髙聖涵表示:請勿盲目維權,就像我們最開始講的那樣,平臺出現狀況,投資人如果盲目維權,那麼本身有償還能力的平臺,因為遭遇三重壓力,最終償還本金也不太可能了。

首先,投資人慌張,四次散佈平臺的情況,那麼平臺壓力也很大,其次,新的投資人聽到之後不會投資這個平臺,導致沒有新的資金流入,最後,借款人聽到平臺出事之後,也抱著僥倖的心態不還錢了,於是原本可能有償還能力的平臺遭遇三重壓力也無能為了。

正確的方式是,如果是這個平臺已經給出了一定的承諾,如果我們還可以繼續跟客服或工作人員溝通的話,就不要盲目地報警。你報了警就算平臺有償還能力也要走法律程序。

先第一時間我們先諮詢平臺是不是逾期了,為什麼提現困難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的?如果是說平臺說什麼時間內就可以給大家還款或者怎麼樣的話,我們且相信他有還款能力,如果這個平臺確實是高管都跑了,客服也失聯了,那麼沒辦法,只能報警。

其實,投資人選擇相信平臺的同時,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投資人與平臺之間有沒有很好的溝通,投資人如何相信平臺。

關於網貸行業備案延期、暴雷、如何維權等,這有一份詳細的解答

如果投資人找到一個靠譜的平臺,這個是要非常的珍惜和它共同發展共同的生存下去。

同時平臺平時要特別注意服務和溝通,還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能平臺有平臺的立場,這些投資人都是觀察不到的一些細則。

信息披露一定做到位,平臺拿什麼去抵抗風險,比如股東實力,比如風險控制的一些手段,這些元素越積越多,投資人才會更多的瞭解平臺,從而去信任平臺。

最後重要的就是整個經營團隊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因為如果說僅僅是比如說房貸和車貸,借款人拿抵押物是沒有用,其實最終還要考驗一個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對於平臺本身也是看整個團隊的運營和管理能力,也是一個剛才說一個軟實力的。

所以總結一點就是,我們不能盲目維權,同時髙聖涵也表示,投資人的朋友圈最好加幾個律師,這樣萬一遇到情況之後還可以諮詢。

對於平臺來說,注意平時與客戶的交流與溝通,讓投資人與平臺之間減少隔閡,而且平臺自身運營、風控管理能力都要提升。

投資有風險,只有前期做好充分的調查,中期時刻關注平臺狀況,遇到問題之後諮詢比你更專業的人士,才能把我們損失降到最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