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揭秘”!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迄今為止中國隊只進了一次世界盃,——2002的韓日世界盃,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中國隊進入了這屆世界盃?我們現在通過一些透徹的分析,來揭秘這場世界盃的臺前與幕後。

1.抽籤分組

1.1日韓東道主

在名額這個問題上,有好多人搞錯了,日韓並非沒有佔用名額,也不是佔掉了2個名額。之前亞洲是3.5個名額(02年之後才變為4.5),日韓共佔一個亞洲名額,加上一個本來就有的東道主專用名額。即,少了日韓競爭但也少了一個名額。所以,總的來說天時確實有利,但不算太大。BTW,當時中國打韓國確實虛,但與日本的正面交鋒是不落下風的。

“揭秘”!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1.2 張吉龍

張吉龍抽的一手好籤確實牛逼。事實上,這好籤主要還不是「抽」出來的。 日韓舉辦的世界盃,中國隊進入決賽圈對於多方都有巨大利益。在這裡不討論亞足聯/國際足聯水有多深,抽籤過程、裁判執法這些東西等是否有黑幕。

張吉龍時任亞足聯副主席兼競賽委員主席,有一定幕後能量和實權。最重要的是其主導制定了抽籤規則,最最重要的是球隊分檔。當時實力最強的是伊朗和沙特,張吉龍做了很多研究,多方斡旋,巧妙的把阿聯酋和沙特分到了第一檔。(比如,分檔參照的世界盃成績由慣例的兩屆變為三屆,而阿聯酋90年進過決賽圈,so……)中國和伊朗第二檔。這樣的分檔好處明顯:100%避開當時中國最怕的伊朗,50%碰上實力不行的阿聯酋,而且中國當時與沙特交鋒並不落下風,就算遇上沙特也不算太糟。如果按照正常的分檔:沙特、伊朗第一檔,中國和某西亞狼第二檔,那麼沙特、伊朗兩強

必碰其一,再怎麼抽也抽不出「上上籤」,所以這種“隱形的規則”也助力了中國隊一把。

“揭秘”!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2.球隊實力

01年亞洲足球先生:范志毅;00亞洲最佳門將:江津;亞洲頂級前鋒:郝海東;楊晨、馬明宇等留洋派代表,之後登陸英超的孫繼海、李鐵、李瑋峰等等。

那屆國足球員實力挺強的,00年亞洲盃的表現也證明了這點,雖然只取得第四,但是打得非常好。

對抗老苦主韓國不落下風,半決賽因為爭議判罰惜敗給了後來的冠軍日本。(那是那屆日本唯一打得艱難的一場,其他比賽一律是砍瓜切菜。)

可能很多人眼中個人實力最強的是97十強賽那隻國足,但04年之前國足實力都挺強的,亞洲準一流。按照當時的預算賽形勢,中國應該賬面實力是第三的(與沙特算是伯仲之間吧)。也就是2.5裡那個0.5,所以話又說回來了,這種情況下,抽籤是多麼的重要。

“揭秘”!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3.米盧及其治下的國足

OK,分組分好了,實力也擺在那,中國小組第一齣現不是理所應當的麼?為啥那麼多人說米盧厲害呢?神奇教練神在什麼地方?

中國男足,每次失敗,最重要的原因都是心態而不是實力。後來的國足為什麼十強賽進不去,亞洲盃都小組出不了線?打個泰國都能1-5!真是實力差到那種程度?看過的人都知道心態有問題。會過去再看01年之前的預選賽,中國從來都不是死在強隊手裡的,而是死在香港、卡塔爾、阿曼、也門這些二流甚至三四流球隊手裡。519慘案、黑色三分鐘、兵敗伊爾比德、金州的眼淚是一代代中國球迷心中的痛。國足為什麼總是關鍵時刻陰溝翻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態。

很多老球迷都有這種感覺:這次中國隊應該沒問題了。但是真正做到沒有問題的,也就一個米盧。看過01年十強賽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除了提前出線之後輸烏茲別克斯坦那場,那時的國足穩得嚇人,不管主場、客場、強隊、弱隊、順風、逆風,一場一場下來非常的

米盧剛接手國足時,曝光率最高的不是球員選擇、戰術改造什麼的,而是他推行的「快樂足球」,還有他那句印在帽子上的名言:「態度決定一切」。那時候很多浮躁的人對其不以為然,這整天笑眯眯的老頭都整的都是些什麼虛招子?後來事實證明,米盧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此。米盧對國足開始了長期和全方面的心態塑造,不管是更衣室氣氛、球員的期望和包袱,臨場心態調整,米盧都處理得非常的好。

“揭秘”!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男足要比一般的國家隊難帶得多,國人期待之重和國內足球環境之糟糕形成鮮明對比。現在看來,米盧是跟“一群罪犯”一起把國足帶進了世界盃。不管是一般語境還是天朝語境下,米盧都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某些中國特色的東西,施拉普納和卡馬喬們到死可能都搞不懂,而成長於社會主義國家的米盧卻深諳此道。米盧在大部分時間裡,比較好的處理了與足協、球員和媒體的關係。最可貴的是米盧在外部壓力之下,能儘量堅持自己的原則,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又能儘量處理好各界關係,不至於搞得太僵,把很多壓力自己扛下來或者化解轉移掉了,沒給球員,沒給球隊產生太大負面影響。

“揭秘”!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米盧在國足推行的戰術一點兒也不先進和複雜,當時執行的都是簡單實用的戰術,立足防守,邊路推進,狠抓定位。他的戰術符合當時國內球員的水平和特點,執行起來就特別好。雖然打起來談不上多少觀賞性,但是場面相對均衡,球迷看起來不鬧心。米盧的用人也有很多亮點,比如當時引起很大爭議地棄用個人能力出眾的絕對主力李明,而選擇了戰術素養好體能充沛的李霄鵬。米盧可能在技戰術上並沒有給中國帶來多大的提高,但是其選擇了適合的、執行好的戰術,使得國足穩定地發揮出了應有的水平,這是一件看似普通,但很了不起的事情。

“揭秘”!這就是中國隊能打進2002年世界盃的原因!

足球就是這麼有魅力的一項運動,這個22個人搶一個球的遊戲會給很多人帶來歡笑和悲傷,興奮和憤怒。

能夠看到那時的國足的人是幸運的,因為那段時間的國足至少能給人一些鼓舞,但到了後來難免會有很多失望,再後來,慢慢的,我們都看不懂國足比賽了,但是,偶爾我們也會想起米盧的那隻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