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人口普查而引發的大變亂!原因很罕見,但很現實

史上發生的起義,大多是由於帝王無道,搞得天下民不聊生,百姓走投無路,才只好揭竿而起以圖活路。如秦末時的陳勝吳廣起義、新莽時的綠林赤眉以及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等,皆是官逼民反而起。這些起義的的參與者多是貧苦的底層百姓,然而在南朝時期卻發生了一起罕見的以富人為主的叛變,其原因不同於以往的農民起義,但卻很現實。

一次人口普查而引發的大變亂!原因很罕見,但很現實

南齊皇帝蕭賾登基後,通過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措施,使得整個社會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小康景象,史稱“永明之治”。其所實施的政策,實質也是利國利民,然而其中有一條檢籍即重新檢查戶口的政策,卻遭到了庶族地主們的強烈反對,甚至為此引發了腥風血雨。地主富人們的生活衣食無憂,為何會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發動造反起義呢?原因很現實:為了有個好戶口。

原來,在南北朝時期實行的是等級森嚴的門閥制度。社會上大體分為士族和庶族兩個主體。士族不管是在政治還是經濟上都享有很多特權,且地位還是世襲的。他們掌握著社會上的大部分財富,擁有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且終身免除賦稅徭役。而庶族地位低下,不僅要繳納大量的稅收,還要擔負沉重的徭役,經常為士族所看不起。

一次人口普查而引發的大變亂!原因很罕見,但很現實

比如在南齊高帝、武帝朝深受寵愛的老臣紀僧真,很有才能,官至中書舍人,可算是庶族裡的貴族。然而當他請求皇帝封他為士族時,皇帝卻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因為士族頭銜是世襲的,讓他去找士族領袖江斅試一試。誰知江斅見了他卻一臉冷漠,高高在上。紀僧真走後,江斅立即吩咐家人把他坐過的客床扔掉。由此可見,士族對庶族的偏見有多深,只要你是庶族即使你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一樣為士族所看不起。

所以對於庶族的地主而言,能否搞到士族的身份就顯得很重要了,這不僅會使社會地位大大提高,而且還可以不用向朝廷繳納賦稅。因此庶族的地主們就開始動這方面的腦筋。這時他們發現想要成為士族,其實只要改改黃籍就能做到了。黃籍就是現在的戶口本,只要花錢買通官吏,讓他們在自己的祖先頭上按個軍功爵位的,就可以一勞永逸的享有士族待遇了。

一次人口普查而引發的大變亂!原因很罕見,但很現實

然而這並沒能瞞得過朝廷,齊武帝蕭賾一查國庫比往年減少一成多,就知道里面有貓膩。於是設立檢籍官,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戶口大清查,凡是造假戶籍一律退回本地,稱為“卻籍”。被“卻籍”者不僅要承擔之前應承擔的賦稅徭役,還要被罰充遠戍。這頓時引起了庶族地主們的一片躁動。

這時有個富陽人叫唐寓之,其祖上都是看風水的,家境頗為殷實。檢查官見他家富有,想趁機敲詐他一筆,於是一口咬定唐寓之戶口有問題,讓他花錢消災。這讓唐寓之氣憤不過,遂於公元485年以“抗檢籍,反蕭齊”為口號,振臂一呼,頓時應者雲集,庶族地主們對檢籍早已心存憤怒不滿,今見有人帶頭,紛紛起而響應,不久造反隊伍就發展到了三萬之眾。隨後攻陷了富陽,並連下好幾座城池。唐寓之見此乾脆直接在錢塘稱起了皇帝,並設立了太子和文武百官。

南齊朝廷見此隨即派兵點將,調撥了數千人馬前去征剿。唐寓之雖然有數萬之眾,卻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南齊騎兵的衝擊下頓時土崩瓦解,唐寓之也在戰亂中被殺,轟轟烈烈的地主起義就此宣告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