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老區人民的期盼——「蔡家崖號」旅客列車開行紀實

為了老區人民的期盼

——“蔡家崖號”旅客列車開行紀實

為了老區人民的期盼——“蔡家崖號”旅客列車開行紀實

晉綏邊區老戰士體驗“蔡家崖號”

這是一片浸染著革命熱血的土地。70多年前,這裡的人民用最英勇的行為支援民族解放,孕育了偉大的呂梁精神!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調研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大計,參觀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激勵人民用戰爭年代的呂梁精神為民族復興而奮鬥!

這是一片寫滿著憧憬和希望的土地,2018年的夏至之日,這裡祖祖輩輩靠牛車和汽車走出大山的人們,迎來了乘坐火車出行的時代。從此,革命老區人民的脫貧攻堅增添了一條新的通道!

6月21日7時20分,首趟冠名為“蔡家崖號”的7823/2次旅客列車載著老區人民,從呂梁興縣的蔡家崖站開出,在巍峨的呂梁山中,穿越座座山峰,一路馳騁,駛向省會太原。

這一刻,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奮鬥過的地方,響起了火車汽笛嘹亮的聲音!

這一刻,革命老區興縣的人民,圓了乘坐火車走出大山的夢想!

為了這一刻,太原局集團公司以勇擔歷史使命的責任和勇氣,克服重重困難,採取種種措施,用實際行動回應了老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助力發展

地處山西北部的呂梁興縣,是著名的晉綏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革命聖地延安的東大門,是黨中央與敵後抗日根據地聯繫的交通樞紐。當時,興縣的人民與部隊官兵並肩奮戰,發揮了阻敵西進、屏障陝甘、拱衛延安、保衛中央的戰略作用,湧現出了一大批擁軍模範和戰鬥英雄。興縣的蔡家崖鄉作為八路軍120師的指揮部和晉綏邊區的政府所在地,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賀龍、關嚮應、林風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戰鬥和生活達十餘年之久,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紅色記憶。在興縣,目前僅革命遺址就有100餘處。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四八”烈士紀念館分別被命名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國家級、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隨著紅色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出行的一個首選,位於呂梁山深處的興縣,因受交通不便的影響,使許多向往到此緬懷先烈、感受革命精神的遊客出行受到制約。

同時,以盛產小米、紅棗、大明綠豆等特產而著稱的興縣,面積3165.3平方公里,是山西省版圖最大的縣,但由於該縣位於呂梁山的深處,周圍群山環繞,溝壑縱橫,因此,這裡也曾是山西省35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首。近幾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興縣各種農特產品越來越豐富,當地百姓走出大山的願望也隨之越來越強烈,他們渴望家鄉的特色農產品也能走出大山,從而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為了助力“紅色興縣”的旅遊發展,加快老區人民脫貧攻堅的步伐,讓老區經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幸福的日子,太原局集團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意願,致力於把“蔡家崖號”列車打造成脫貧致富的列車、紅色旅遊的列車、傳承革命精神的列車、為人民服務的列車。在當前各項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集團公司領導通過多次添乘機車和徒步檢查等方式,反覆進行實地調研,決定利用興縣境內的瓦日鐵路,對原有鐵路貨運線太興鐵路和瓦日鐵路的部分區段,從線路設施、站車設備、候車環境等各方面進行擴建和改造,對“蔡家崖號”列車的開行進行積極籌備。集團公司各部門及各單位接到任務後,密切配合,迅速行動。客運部門及時向鐵路總公司提報初驗和評估報告,使客運開辦批覆及早獲批;運輸等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客車開行方案及運行圖進行調整,對客票數據進行維護;機務部門根據不同行車組織模式,制定了非正常情況下的相關控制措施,確保操縱安全。同時,工務、電務、供電等部門及呂梁綜合段組織精兵強將,多措並舉,合力攻堅對相關設備進行檢修、整治和調式。車輛部門第一時間做好“蔡家崖號”列車的車底編組和整備工作。太興公司、晉魯豫公司晝夜不停,連續作戰,完成了相關站房站舍的擴建和改造。截至6月中旬,在集團公司的精心組織和認真部署下,“蔡家崖號”列車開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圓滿完成。

6月20日,聞聽興縣即將開通火車的消息,林炎志、賀曉明等30餘名晉綏兒女、120師後代紛紛從北京趕到興縣,直奔蔡家崖火車站,排起長隊,購買列車首發之日蔡家崖至太原的火車票,他們要與這方熱土上的人們共同體驗火車開行的喜悅。

6月21日7時20分,“蔡家崖號”列車從蔡家崖站首發,30多名晉綏兒女、老戰士代表、興縣黨政幹部代表、以120師番號命名的120師學校師生代表、扶貧一線代表、呂梁山護工代表、鐵路沿線鄉鎮群眾代表共600多人,滿懷喜悅之情,登上了這趟駛向幸福、駛向富裕的列車。

一路上,火車帶來的平穩與便捷,讓每個車廂都洋溢著無比歡樂的氣氛,老區人民與列車工作人員共同合唱的《不忘初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目睹此情此景,林炎志、賀曉明等晉綏兒女與大家對鐵路部門為了老區人民出行所作出的努力深表感謝。

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表示,“蔡家崖號”列車的開行,必將有力地助推呂梁打贏脫貧攻堅戰,助推呂梁加快紅色旅遊發展,必將成為呂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傾心服務

為了老區人民的期盼。從籌備開行“蔡家崖號”列車的那一刻起,集團公司廣大幹部職工就時時刻刻心繫老區人民的願望。

負責蔡家崖站各項設施設備安全和客運組織的呂梁綜合段,在接到開行蔡家崖至太原的“蔡家崖號”旅客列車任務後,以落實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服務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方便老區人民出行為目標,在集團公司相關處室和單位的支持下,積極完成客運設施設備的補充、售票廳與候車室的改造等多項任務;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利用天窗作業和集中修施工,組織工務人員對管內客車徑路進行數次全覆蓋式檢查,對客車徑路進行大機搗固、岔區無縫化改造、整修道岔等作業;組織電務人員對客車徑路上的109個軌道電路、45架信號機、20組道岔進行細緻檢修;組織通信人員配合完成了53個視頻監控設備的安裝及開通制票通道工作;組織供電人員針對原有客運設備2路電源容量不足的問題,增加了2路臨時電源,確保蔡家崖站客運設備正常運營。

在這一過程中,該段從機關幹部,到車間職工,自上而下發揚不怕吃苦,艱苦奮鬥的過硬作風,幹一處、保一處。興縣北車間副主任張貴春,自5月9日至6月1日,連續23天未離開崗位。副主任白高芳,5月13日剛做完手術,第二天便不顧醫生的勸阻趕回車間,帶領職工翻山越嶺做好線路修前調查。

與此同時,太原車務段精心挑選出的43名客運人員和6名行車人員,在進行培訓後,分別趕赴新開辦客運業務的車站,幹群齊心確保“蔡家崖號”列車順利開行。

負責車輛配備的太原車輛段,接到開行“蔡家崖號”列車的任務後,立即部署有關車輛整備工作。該段運用車間集中力量,組織了13名班組長、7名車輛乘務員對即將投入使用的車輛進行了3輪次的整備;庫檢車間組織人員對客車庫檢和空調電檢進行全面整備。從太原至上海K374次乘務組抽調出來的15名車輛乘務員針對新的車體,圍繞發電車故障應急處理、空調故障應急處置、集便裝置故障應急處置等進行認真學習,傾心服務老區人民出行,為老區人民提供更為舒適的出行條件。

6月21日,600多名乘坐“蔡家崖號”列車的旅客中,有三名特殊的旅客,他們是曾經奮戰在興縣這片土地上的老八路。當日,他們身著當年的八路軍軍裝,登上了嶄新寬敞的列車,頓覺眼前一亮。當列車從蔡家崖站緩緩駛出,平穩地飛馳在蒼翠的大山之中,已是耄耋之年的三位老人,眼眶溼潤了,他們動容地說:“沒想到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家鄉開通火車,更沒想到,乘坐家鄉的第一趟火車這麼美。”

在三名老八路的身旁,是以他們當年部隊番號命名的120師學校的師生們,這也是孩子們第一次看到火車開進家鄉,從踏進車廂的那一刻起,火車便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他們趴在車窗前,或笑出了酒窩,或笑彎了眉毛,或笑紅了臉頰,每一個純真的笑容裡,都在悄悄地醞釀著一個幸福夢想:長大後,一定要乘坐美麗的火車到首都北京看一看。

心中藏著幸福夢的,不僅僅是120師學校的孩子們。坐在6號車廂的“呂梁山護工”們,從踏上列車的那一刻起,也萌發出了甜甜的夢想。這些來自大山中純樸的姑娘們,懷著乘坐火車的喜悅,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因為,從此時此刻起,她們走出大山的路,不再像以往那麼遠,那麼長。

精準扶貧

革命老區即將開通火車。“蔡家崖號”列車開行前的數月以來,這條令人沸騰的消息不僅在興縣人們的口中廣泛熱議,更在與其相鄰的婁煩、嵐縣、臨縣等地口口相傳,大家共同翹首期盼著這趟幸福列車的到來。

為了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集團公司認真履行駐晉央企社會責任,主動擔當“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使命,在籌備開行“蔡家崖號”列車之際,決定同時在興縣、婁煩、嵐縣、臨縣四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與太原之間開行K7821/4、K7823/2次和4621/4、4623/2次空調旅客列車,讓沿途的貧困地區一同結束不通客車的歷史,讓老區100多萬人民充分享受鐵路改革發展的紅利。

為了使以“蔡家崖號”為代表的四趟列車助力老區精準脫貧,集團公司在全方位改造設施設備的基礎上,精選性能狀態俱佳的機車車輛編組成列,專門抽調機車司機、車輛檢修人員、客運服務人員進行革命歷史、紅色景點知識強化培訓,讓每名乘務員都成為紅色旅遊的宣傳員和導遊員。為擴大列車知名度和吸引力,集團公司不僅從方便遊客的角度多次調整列車運行時刻,而且還將“興縣北站”更名為“蔡家崖站”。同時以“蔡家崖號”列車開行為契機,汲取沿途各縣的紅色文化元素,對列車各個車廂進行紅色旅遊主題裝飾,讓旅客乘車不僅舒適滿意,而且還能隨時隨地感受到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

為了貫徹集團公司“精準扶貧”的思路,太原客運段有針對性地從各車隊選拔了30名優秀乘務員擔當“蔡家崖號”冠名列車乘務工作,使老區人民體驗到新時代鐵路服務和鐵路形象。同時,該段還通過列車廣播助力老區紅色革命教育宣傳,在車廂內增設了“紅色教育圖書借閱室”,進一步助推了革命老區紅色旅遊。晉太公司的相關人員多次深入興縣走訪,廣泛採集革命素材,組織設計人員為“蔡家崖號”列車量身打造了“晉綏首府紅色興縣”貼切形象標識,引人注目。同時,為充分展示興縣、婁煩、嵐縣、臨縣四縣各具特色的風光、特產與人文歷史,該公司還特地採取了一車一縣、一車一色的設計理念,將四縣豐富的旅遊元素和特色農產品完美地展現在列車上,為扶貧攻堅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首發列車上,當來自興縣、婁煩、嵐縣、臨縣的黨政幹部代表和扶貧一線的代表看到鐵路部門為老區精準扶貧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後,深受感染,他們在車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共議扶貧之策,共商扶貧大計,說到動情之處,不少代表相繼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在他們的周圍,幾名農民兄弟已經滿心歡喜地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小米、紅棗、核桃、山藥等農產品,一一展示起來。這些憨厚的農民兄弟紛紛表示,鐵路部門把火車開進老區,大夥到省城闖一闖的心勁更足了,也更大了。

來自蔡家崖村的第一書記賀建軍看到當地的小米、紅棗、軟米等特色農產品和扁食冒湯、蕎麵圪坨、金絲烙餅等特色美食在列車上廣泛宣傳後,由衷地表示:鐵路部門的大力宣傳,為老區脫貧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作為蔡家崖村的第一書記,自己有信心帶領老鄉們一起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鐵路通,百業興。“蔡家崖號”列車來了,她正載著脫貧攻堅路上老區人民的期盼,駛向更加幸福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