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內測付費功能,全面開啓粉絲紅利期

張一鳴心目中的粉絲變現路徑為:流量—粉絲—付費用戶。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刺蝟公社 | 石燦

今日頭條做內容付費是遲早的事情,早在去年年底的2017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字節跳動CEO張一鳴就分析了2018年今日頭條的“粉絲變現計劃”。他說,今日頭條將從智能推薦走向智能社交,正式開啟粉絲紅利期。

為了迎接這一時代,今日頭條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未來1年內,在平臺上扶持1000個擁有一百萬粉絲的賬號。

張一鳴表示,今日頭條的粉絲紅利期才剛剛剛開始。基於人工智能技術,今日頭條可以為更多創作者,更快更好地獲取、沉澱粉絲,而技術會讓創作者漲粉、賺錢。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張一鳴心目中的粉絲變現路徑為:流量—粉絲—付費用戶。

即:創作者發佈內容後,流量開始進入創作者的賬號範圍,技術能夠幫助創作者發現潛在粉絲,若粉絲對內容和作者的認可程度較高,用戶與作者之間會產生訂閱行為,進而沉澱為粉絲,從粉絲裡面再進行剝層,對創作者有高度認同感、有付費意願的粉絲,技術和創作者會合理將他們轉化為付費用戶。

“我們認為這是最直接的,不需要通過廣告主,是粉絲對作者的直接認可,雖然從流量到粉絲再到付費,用戶的數量依次遞減,但付費用戶才是內容變現環節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張一鳴曾說,他們即將推出內容付費產品。

但直到現在,這一產品功能才浮出水面。

在流量轉化初期,創作者主要靠廣告收入分成和平臺補貼賺錢,但是到了粉絲階段,今日頭條會採用和微博類似的手段扶持創作者,包括商業植入、電商導購、軟文寫作、內容付費等方式,若往深層次發展,舉辦粉絲節之類的線下活動很會出現在今日頭條的規劃中。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張一鳴描述的粉絲變現路徑在9妹身上體現得十分清晰。內容付費只是粉絲紅利期的一種賺錢方式,這種方式在騰訊新聞上已經有了。

今年5月份,刺蝟君發現騰訊新聞與得到App聯合上線了一檔音頻付費節目,主要售賣人群是職場青年,開設的課程名稱有:怎樣成為演講高手、怎樣快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怎樣讓你的聲音更有魅力、徐小平創業基本功等29門課程,與“得到App”內容同步,售價一致。

從2月宣佈進軍到現在,網易科技打造的公開課仍然停留在公開課中提及的“寶二爺區塊鏈投資實訓課”,售價399元,網易雲課堂的購買量並不多。

騰訊新聞和網易科技沒搞明白一件事:誰會因為什麼在什麼場景下購買這些課程?按照微博的邏輯來說,它依靠強大的賬號體系來建立知識付費模式,它上面的每一個KOL本身就有一群粉絲,在特定領域,為特定的且熟悉的人付費,避免了陌生人帶來的信任危機。

有粉絲甚至認為,在微博上付費,內容是其次,為那個人買單才是首選,騰訊新聞和網易科技顯然沒有意識到KOL引發的社交關係所能帶來的價值和商業壁壘。

反觀今日頭條呢?它領會到粉絲變現的核心邏輯後,現在又避開了微博、知乎、在行、得到等偏精英主義的粉絲變現路徑,它選擇了農村這個競爭對手最少的階層版塊。

7月2日,今日頭條在廣西靈山蘇屋塘村舉辦了首屆三農創作者大會暨金稻穗計劃啟動儀式。大會上,今日頭條扶貧負責人楊潔宣佈推出金稻穗計劃:未來一年,今日頭條至少投入5億元,補貼三農創作者,助力三農信息普惠。

作為金稻穗的子計劃,今日頭條向全社會公開招募30位致力於三農信息普惠事業的“三農合夥人”。每位“三農合夥人”,在起步階段將獲得價值100萬元的站內流量,用於扶貧。楊潔表示,希望能用一年的時間,和所有“三農合夥人”一起幫助20個國家級貧困縣打造20款扶貧產品。

這波操作很靈性。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鄉村常住人口5.7億人,約佔總人口42%。

加上政府的“寬帶鄉村”工程讓鄉村接上互聯網,普通的智能機只需要幾百塊錢,移動互聯網造就了農村人口新的行為習慣。從基礎設施到行為習慣,再到內容消費環境成型,農村這把火很難不被點燃。

三農信息服務的群體仍然十分廣闊,這座信息富礦一直都有具備傳媒屬性的科技公司在做,但從未被大規模開掘。如果今日頭條把這塊市場給拿下來,其他巨頭很可能會跟進,因為除了市場挖掘以外,還有某種背書取向。

這場新的農村爭奪戰非常值得期待。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石 燦

關注資訊社交平臺、泛媒體領域

添加時煩請註明姓名、機構、職務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紙媒和數字出版、互聯網資訊和社交平臺、視頻音頻平臺、影視文娛、內容創業和自媒體、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來內容發展方向。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今日头条内测付费功能,全面开启粉丝红利期

內容產業報道第一媒體

微博 @刺蝟公社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