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山西已經正式進入汛期。由於今年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汛期降雨量較常年明顯偏多,暴雨、雷電、大風、冰雹等突發性、災害性天氣發生概率高、強度大,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大,防汛形勢嚴峻。面對可能發生的災害情況,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提出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九大目標”,突出抓好黃河防汛工作,重點做好水庫淤地壩安全度汛,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禦,確保河道行洪安全,紮實做好城市防洪排澇,確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加強旅遊防洪安全,抓好防汛隱患問題整改,要做到防汛抗旱“兩手抓”,確保安全度汛。

黃河流域防汛形勢嚴峻,水庫安全成重中之重

根據今年氣象預測和“久旱必有大澇”的規律,今年黃河中游段可能發生較大洪水。目前我省黃河干流防洪工程體系仍不完善,小北幹流河段和三門峽庫區護岸工程標準偏低,塌岸現象時有發生,主河槽行洪能力只能達到3000個流量,遇中小洪水就會發生漫灘,直接威脅灘區生產生活人員。

山西多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針對今年黃河山西段可能發生較大洪水,5月31日,省防指在黃河運城永濟段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實戰演練,8支搶險隊伍和當地群眾共1200多人參加演練,各市和沿縣19縣140餘人現場觀摩,有效提高了各級防汛部門指揮協調和應急處置技能,增強了防汛搶險快速反應和實戰能力,強化了群眾防汛避險意識。

山西多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水庫安全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現有各類水庫605座,近年來已對535座病險水庫實施了除險加固,但目前還有33座水庫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險問題,主要分佈在呂梁、長治、晉中、忻州等8市20個縣。而抓好水庫安全度汛,重點是要“落實三個人,做好三件事”。“落實三個人”就是至少要落實水庫安全度汛的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做好三件事”,一是做好水庫的預測預報措施,要保證每個水庫都要有雨水情預測預報的能力,一旦出現洪水,要及時騰出庫容,迎納上游洪水;二是做好水庫的運行調度措施,每座水庫都必須要有運行調度方案,汛期各級防指調度指令就是政令、就是軍令,各水庫必須無條件服從;三是做好水庫搶險撤避應急預案,提前備足防汛搶險物料,一旦發生洪水要清楚幹什麼、誰來幹、怎麼幹,真正做到科學應對、組織有序、保障有力,努力確保人員“零傷亡”。

多項政策力保汛期全省河道安全

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歷來是防汛工作的心腹之患。汛前排查過程中發現,我省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1萬餘處,受影響70多萬人;山洪溝道1839條,受威脅692萬人。呂梁、臨汾、忻州是地質災害高發區,中條山、太嶽山、太行山、呂梁山一帶的滹沱河流域和晉西、晉南沿黃支流是山洪防禦的重點區域。

山西多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雖然近年來我省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得到有效加強,但山洪溝道普遍沒有得到治理,暴雨高發區交通不便,居住分散,防禦這些區域的山洪地質災害,仍是我省防汛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胡建鋒表示。

在我省進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之前的這段有限時間,加快去年水毀河道堤防、險工險段的修復工作,確保儘快完成並驗收達效;另一方面以“河長制”為抓手,以清除河道垃圾、消除河道設障為重點,層層簽訂軍令狀,按照“誰設障誰清障,不清障就清人”的原則,對“清河行動”進行回頭看,全部消除河道防洪隱患,確保河道行洪暢通。

“近年來我省各地市防洪能力有很大提升,但由於極端天氣頻發和建設規劃不合理,城市防洪排澇問題依然突出。住建部門要加快城市排澇管網更新改造和河道疏浚整治,結合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設,統籌城市排水管網、排澇泵站、堤防護岸建設。”山西省水利廳水利管理處處長李贛介紹道。

山西多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近幾年我省的涉水旅遊項目逐漸增多,但河道漂流、水庫旅遊等涉水項目防汛意識普遍不強。今年相關部門將突出抓好山邊、庫邊、河邊、水邊旅遊景區危險區域遊客疏散安置預案,做好預警信息發佈,普及安全常識,設立警示標誌,明確疏散線路,確定避險安置區域和處置程序。一旦遇強降雨天氣,第一時間就將疏散遊客,確保人員安全。”

此外,汾河干流中游段15座蓄水閘壩去年已開始蓄水運行,今年汛期將加強防汛管理,制訂切實可行的塌壩運行方案和河道巡查方案,充分儲備各類搶險物料,建立專業搶險隊伍,積極開展防汛應急演練,遇有險情及時搶護,確保汛期內周邊工程項目安全度汛。

山西多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此外,山西目前還有各類淤地壩18161座,儘管近兩年已完成了171座大中型骨幹淤地壩的除險任務,但還有690餘座大中型淤地壩需實施除險加固。為確保安全,汛期每座大中型淤地壩都必須要有防汛應急預案,嚴格落實“一壩一人、一壩一案”的管護制度。特別是對下游有村莊或人口等的淤地壩,要在強降雨期間增加值守力量,加大巡查頻次,強化應急處置,發現險情及時組織下游群眾轉移避險。其他小型淤地壩也要按照“壩隨地走”的原則,明確責任人,由壩地受益人加強工程的安全運行和管護。汛期,所有存在安全隱患的病險水庫、淤地壩、尾礦庫、儲灰庫、塘壩、蓄水池等蓄水工程,要全部空庫度汛。

加強旅遊防洪安全,確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

近年來,山西河道漂流、水庫旅遊等涉水旅遊項目呈逐年增加趨勢,但相關責任人和經營者的防汛意識普遍不強。汛期,各級防指和旅遊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涉水旅遊項目的安全監管,督促管理單位進一步完善“山邊、庫邊、河邊、水邊”旅遊景區危險區域遊客疏散安置預案,普及安全常識,設立警示標誌,明確疏散線路,確定避險安置區域和處置程序。汛期要做好預警信息發佈,一旦遭遇強降雨天氣,該預警的及時預警,該關閉的堅決關閉,第一時間疏散遊客,首先確保人員安全。

“全省大水網骨幹工程、七河治理、水庫除險加固、橋樑涵洞等在建工程管理單位,要根據自身實際和工程特性,編制工程度汛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度汛標準、防汛重點和應急搶險措施,嚴禁在水庫下游排洪區、山洪泥石流易發區、滑坡體等高風險區域設置施工駐地。”李贛表示。此外,隧洞工程進出口、施工現場及生活營地等,有可能遭受山洪、滑坡、泥石流威脅的區域,要進行重點排查、嚴密防範。要加強防洪災害防禦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提高現場施工人員的防災避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強化水雨情監測預警,一旦出現極端天氣和洪水險情,要果斷下達停工令,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撤離,嚴防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