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現象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兆?

什麼現象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兆?

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前兆,要看兩組指標,一是企業或居民資產負債率高企,二是企業利潤或居民收入增長率下滑。當債息增長加速,利潤和居民收入減速,並出現典型企業不能承受債務的時候,危機就來了。

金融危機,很多人直觀地看股市崩潰。就其背後的本質,是信用的危機。通俗地說,信用危機,就是借錢的人或企業還不上錢了。

著名的費雪,曾經系統地論證過信用危機,指出了信用緊縮與通貨緊縮的連鎖機制。人們都不喜歡通貨膨脹,但實際上,如果沒有適度的通脹,則不利於消化債務人的壓力,社會的總供求就會下滑。

如果通貨緊縮了,未來錢更值錢了,企業家會投資購置固定資產嗎?不會,要把錢收著,未來再購置固定資產。老百姓會積極消費嗎?不會,因為把錢收著,未來會更值錢,能夠有更好的消費。銀行會如何呢?企業家不貸款,消費者不消費,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也就萎縮了。

經濟體的擴張,需要適度通脹的推動。但這個適度是個什麼度呢?

什麼現象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兆?

圖1

這個度,就是企業盈利的增長速度要跟得上債息的增長速度;個人收入的增長速度,要跟得上個人債務還款額的增長速度。如果企業和個人換不起錢了,企業和個人就會收縮生產和消費。當企業和個人收縮生產和消費的時候,就是危機來臨的時候。政府往往在這個時候採取推動通脹的方式來降低債務人壓力。看起來是飲鴆止渴,但本質上卻能夠避免危機更加深重。

過去10年的中國經濟便一直在反通縮。通過政府支持的各類投資擴張,對抗民間投資的下滑。10年來,成果是顯著的。中國經濟不僅避免了危機的傳染,更是實現了轉型。不過,當前也有隱憂,那就是社會的高槓杆帶來的高債息,仍然有可能帶來緊縮效應。

所以,不要相信什麼政府要緊縮。政府必須適度刺激通脹,經濟才能向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