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出苗後,這些事兒最好別耽擱!

花生出苗後,在田間管理上要注意哪些?

花生出苗後,這些事兒最好別耽擱!

首先注意清棵蹲苗:

當花生出齊苗後,用手扒鋤在苗周圍2釐米遠的地方繞苗挖一圈土,然後用手輕輕地把兩個子葉扒出地面。

其次要注意防治病害:

花生在苗期往往容易死苗,主要病害為根腐病,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用高巧組合拌種。如沒有拌種,出現根腐病、死苗等現象,用灌根方案防治。

(一)花生根腐病

危害部位:

苗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莖基腐和莢腐,病株地上部表現矮小、生長不良、葉片變黃,終致全株枯萎。

危害特徵:

由於本病發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維管束,使病株根變褐腐爛,維管束變褐,主根皺縮幹腐,形似老鼠尾狀,患部表面有黃白色至淡紅色黴層(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併成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帶菌的種仁、莢果及混有病殘體的土雜肥也可成為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農事操作而傳播。通常植地連作、地勢低窪、土層淺薄、沙地、持續低溫陰雨或大雨驟晴、或少雨乾旱的不良天氣發病較重。

花生出苗後,這些事兒最好別耽擱!

根腐造成的死苗、缺苗、斷壟

(二)花生莖腐病

花生莖腐病俗稱爛脖子病,在全國各花生產區均有分佈,一般發生在中後期,感病後很快枯萎死亡,後期為感病者。

危害部位:

病菌從子葉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頸部產生黃褐色水漬狀病斑,後變黑褐色,引起根基組織腐爛。

危害特徵:

當潮溼環境時,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器(即黑色小突起),病部表皮易剝落,纖維組織外露。當環境乾燥時,病部表皮凹陷,緊貼莖上,成株期感病後,約10~30天全株枯死,發病部位多在莖基部貼地面,有時也出現主莖和側枝分期枯死現象。

花生出苗後,這些事兒最好別耽擱!

發病條件:

田間傳播主要是靠田間雨水徑流,其次是大風,不過農事操作過程中攜帶病菌也能傳播。在多雨潮溼年份,特別是收穫季節遇雨,收穫的種子帶菌率較高,因此,不僅是病害的主要傳播者,而且通過引種還可以遠距離的傳播。

(三)花生白絹病

花生白絹病,花生根、莢果及莖基部受害後,初呈褐色軟腐狀,地上部根莖處有白色絹狀菌絲(故稱白絹病),常常在近地面的莖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絹絲,病部漸變為暗褐色而有光澤。

危害部位

病害多在花生成株期發生,主要為害莖部、果柄及莢果。

危害特徵:

發病初期病部變褐軟腐,其上出現波紋狀病斑。病斑表面長出一層白色絹狀絲菌絲體,在合適條件下菌絲蔓延至植株中下部莖杆,並在分枝間、植株間蔓延。病株葉片變黃,邊緣焦枯,最後枯萎而死,受侵害果柄和莢果長出很多白色菌絲,呈溼腐狀腐爛。

花生出苗後,這些事兒最好別耽擱!

發病條件:

溫暖高溼有利於發病;雨後驟停以及久旱驟雨,發病都較嚴重。連作地、播種早易發病重,雜草叢生或自生苗很多的田裡白絹病也常很嚴重,排水不良、田間溼度大的田塊發病重,有機質豐富,落葉多,植株長勢過旺倒伏病害特別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