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綜合施策重現碧水藍天

汾阳:综合施策重现碧水蓝天

針對環保問題在五麟公司現場辦公

汾阳:综合施策重现碧水蓝天

汾陽市賈家莊生態園風景如畫的美麗風光

汾阳:综合施策重现碧水蓝天

全國磚結構第一高塔文峰塔 王永貴/攝

汾阳:综合施策重现碧水蓝天

汾州府文廟 魏虎軍/攝

汾阳:综合施策重现碧水蓝天

汾州文湖景區 爾學禮/攝

攻堅克難 鐵腕治汙

6月的汾陽,天高雲淡。漫步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城市街頭,身邊綠樹環繞,空氣清新。舉目四望,昔日的燃煤鍋爐、工廠煙囪難覓蹤影。田間地頭,溝渠河道,黑臭水體被清清溪流取而代之……汾陽老百姓高興地發現,身邊的環境正在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天變藍了,水變清了,空氣也越來越清新了。

數據顯示,2017年,汾陽全市環境質量取得了明顯成效,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31天,比2016年增加了18天,同比增加15.9%。特別是環境空氣治理擺脫了倒數第一的局面,地表水環境較2016年明顯好轉。在此基礎上,汾陽市委市政府將2018年確定為全面改善環境質量攻堅之年,決心以更硬、更實、更有效的舉措,堅決打好打勝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淨土持久戰,綜合施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福祉。2018年1-4月,汾陽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9.99,同比下降36.2%。PM2.5濃度同比下降27.5%,二氧化硫同比下降65.1%。

一企一策 深度治理工業汙染

“當前工業項目是汾陽市最大的大氣汙染源,防治工作要從治本、治根著手。”2017年12月5日,汾陽市召開大氣汙染綜合控制座談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凡、張豔平、王凡教授一行出席了座談會。主持會議的汾陽市副市長王琳與汾陽市環保、住建、發改、煤炭、經信、交通辦、公用事業、杏花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泉園區、橡膠工業園區等部門負責人一起,剖析了汾陽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與會專家組針對汾陽市環境汙染情況,給出了治理思路和意見。

之後,汾陽市與中國節能、中國環科院簽訂戰略協作協議,制定出臺了汾陽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並圍繞汾陽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的實際需求,在大氣、水、土壤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促進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環境治理,技術先行。汾陽市環保局協調中科院專家對演武橡膠園區、三泉焦化園區、杏花釀酒企業集群展開調研,採取先試點後全面推進的方式,進行“一企一策”治理,由中國環境科學院提供技術支持,抓好焦化、再生橡膠、釀酒行業各類廢氣的治理。

以中國環境科學院“一企一策”治理技術支持為依託,汾陽工業汙染源提標深度治理工程加快實施進度。這是汾陽抓住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改善3個目標,實施的八大工程中的第一個。

據此,汾陽對焦化、水泥、化工、磚瓦等行業企業進行環保提標升級改造,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標準改造,逾期不能完成改造的一律實行停產限產整改,全市保留的73臺燃煤鍋爐除改氣、改電外,實現全面穩定達到特別排放限值標準,不能穩定達標的一律停產整治;鼓勵企業對燃煤鍋爐進行煤改氣、煤改電,進一步開展再生橡膠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按照計劃,2018年底,汾陽所有的工業企業將完成全面達標監測及評估。

散亂汙企業一直是環境治理的難點,汾陽市對此專門出臺文件,根據文件精神,汾陽市環保局對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當地產業佈局規劃,治理無望,汙染物排放不達標,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企業,一律按照“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設備)要求,嚴格採取關停取締措施。

“一企一策”,治理散亂汙措施的逐步推進,汾陽工業汙染源深度治理成效初顯。

禁煤禁燃 溫情倡議背後的清潔供暖

“有著2600餘年歷史的汾陽城,是我們世世代代生存繁衍的美好家園,我們都記得小時候那純淨的河水、湛藍的天空和璀璨的星光。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新鮮、環境更優美的現代都市裡……”2017年採暖季到來前後,汾陽市委市政府發出的《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的帖子廣為流傳,這份溫情倡議信的背後是汾陽市委市政府為碧水藍天進行的燃煤汙染控制工程。

這是汾陽自2017年5月份啟動集中供熱改造,完成5000戶清潔採暖改造任務,實現市區集中供熱全覆蓋後,逐步推進農村清潔取暖的又一舉措。他們成立散煤管控工作領導小組,完善散煤管控機制,對採暖用煤統一規劃,實行統調統銷。將“禁煤區”外延至建成區周邊3公里,全面取締營業性燃煤鍋爐;全市禁煤區以外區域內限制使用硫分高於1.0%灰分高於16%的散煤,各鄉鎮街道固定1個生活用散煤銷售點,銷售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散煤,嚴禁煤礦、洗(儲)煤廠銷售生活用散煤、中煤、煤泥等高汙染燃料,減少生活散煤燃燒汙染。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商周邊市縣實施聯防聯控淨化空氣攻堅行動。目的只有一個,讓汾陽的老百姓呼吸到更加新鮮的空氣。這一行動得到了市民的踴躍支持,就是那一封溫情倡議信讓市民們理解了汾陽市委市政府就治理控制汙染所採取的各項劣質散煤禁燃、禁售、禁儲、禁運等最嚴厲強化措施的良苦用心,從而自覺地以主人翁的姿態,為汾陽這個大家共同的家園水更清、天更藍、氣更爽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措並舉 提標改造還我河清水潔

為了還家鄉河流一份清澈,汾陽下重手開始重點河流汙染治理工程。為此,他們任命了各級“河長”,實行“河長制”,要求全市各級河長充分履行職責。還提出了“控汙、增溼、清淤、綠岸、調水”五項措施。要求五措並舉,持續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

“現有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汙染物必須達地表水Ⅴ類標準,煤礦外排礦井水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劣Ⅴ類水質斷面影響區域內所有工業企業外排水(煤礦礦井水除外)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汙染物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其他工業企業外排水達到行業特別排放限值。”這些看似枯燥晦澀的專業術語,卻是與河清水潔息息相關的汙染限值。

要完成這一目標,有很長的路要走。汾陽把境內文峪河綜合整治設為重點,以提高城鎮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率、工業廢水環保處理設施提標改造,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落實《文峪河地表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投資3334萬元完成東二環西側黑臭水體整治工程。

他們還投資10億元完成安上河、禹門河、董寺河河道整治工作,投資1600萬元對城區汙水處理廠和杏花汙水處理廠實施“穿衣戴帽”提質改造;推進新建5公里城市汙水管網和2個城鎮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加大對磁窯河水環境改善整治的力度,積極與上級省級部門落實資金,上馬磁窯河溼地建設工程,持續改善河流水環境質量。完成11戶加油站54個雙層罐或防滲池改造。

與此同時,汾陽還投資300萬元建設文峪河司馬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完成7個焦化地面站二氧化硫在線監控設施安裝聯網;建設7戶重點排汙工業企業計量監控設備,實行生產狀況實時監控;投資建設揚塵監控平臺;配齊配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人員及裝備……這些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工程進一步保障了環境提質任務的順利完成。

鐵腕治汙 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

“以鐵的手腕治汙,以鐵的心腸問責。”是汾陽黨政領導在各級會議上經常提到的話。為了真正將環保工作落到實處,汾陽市全面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部門履責、失職追責”,堅持以環保倒逼經濟轉型,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鐵腕治汙”不動搖,堅持“人防、技防、聯防”監管措施,堅持“建、轉、提、停、罰”綜合施策,全力完成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任務,以突出環境問題汙染整治為重點,堅持“管行業必須管環保,抓業務必須抓環保”,按照職責分工,積極檢查督促指導工作,定期通報工作進展,主動橫向聯合,形成部門聯動齊抓環保的工作新機制。

以鐵的手腕治汙,鐵的心腸問責,並不是一句空話,鐵腕治汙行動開展以來,汾陽市共行政處罰3戶企業、限產停產2戶企業,受理查處並整改大氣汙染案件5起,水汙染案件1起。2017年共依法查處68起環境違法案件,共處罰金430餘萬元。對目標任務落實不到位、項目建設不能按時完成、環境質量惡化的鄉(鎮、街道),汾陽市堅決按照《山西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此外,汾陽還進一步提高環保準入門檻,推動綠色發展,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嚴控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積極推動發展文化旅遊、大數據、鋁系、特色農業、白酒、現代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淘汰退出高汙染、高能耗落後產能,減少汙染物排放總量。

2017年至今,汾陽市委市政府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一項一項攻堅,一個一個克難。政府發力,全民參與之下,相信,這個處於汾河之西的縣城一定會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