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父親節快樂

每個人對父親的理解在各個階段是不一樣的,由曾經的不理解,到後來才深刻體會,父愛深深深幾許,讀懂已是成年時。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嚴厲的父親

01.我曾討厭過的你

印象中,父親是一個沉默的人。安靜,不愛說話,固執,很難變通。愛看書,寫的一手好字。

在我一年級的時候,母親就開始讓我念家書,我通常連猜帶蒙的也能讀個大概齊的意思。後來,爺爺奶奶在同一年裡相繼去世了,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家書。

那些年,父親很是消沉了幾年,家中生活頗為拮据。我永遠記住了媽媽的隱忍,怒火以及眼淚,還有默默無休止地付出。沒有怨言也不能有怨言,這是那個時代女人的共性。

印象中,父親一年難得回來幾次。比如夏天農忙時候『雙搶』季節,要不過年。

小時候,既盼著父親回來又盼著父親不要回來。一:父親回來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有新衣服等等,不一而足。二:父親會限制我看動畫片,會過問我的學習情況和作業。這讓我在不識字的母親面前的優越感以及耍滑頭的情況一點也表現不出來,讓我感覺很煩躁及焦慮。一般這種情況我都在心裡默默唸著讓他快走快走,不要打擾我們一家三口的默契生活。

與父親關係的改善應該是我初升高的時候。有一天放學,突然發現父親在不是『農忙』的季節在家。讓我感覺很詫異,一種奇怪而彆扭的感覺油然而生。讓我感覺有一種被外來生物侵略領土的小焦慮,我已經習慣和母親弟弟一起生活。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關心我的學習

我很是奇怪而迷惑的問他回家有什麼事嗎,不年不節的沒有原由。他回了我一句你不是要考試了嗎。這讓我有一種受寵若驚的奇異的幸福感,我至今形容不出來那種感覺,很微妙。

從那以後,和父親的關係才日漸改善,慢慢親密起來。我這時候才知道,原來一個家庭中,不止有善良隱忍無私付出的母親,還有沉默嚴肅聰明睿智的父親。

印象中對父親最深的記憶,是某一年的寒假還是暑假。他對我講得『寒候鳥』的寓言,『哆哆哆,哆哆哆,寒風吹來凍死我,明天就壘窩。』,教育我不要像寒候鳥一樣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下定決心就去做,不要拖拖拉拉放縱自己。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美好記憶

02深受感動的我

高中及戀愛結婚的日子,應該是我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

07年畢業來杭,和爸媽擠在工地上的小倉庫裡。小小的屋子,很擠但是很暖很溫馨。爸媽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記得那一年刮颱風把屋頂掀掉了,晚上跟爸媽躲旅館裡。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害怕,感覺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以前,我從來不知道夏天是會有颱風的。

我以為所有的房子都很堅固牢不可吹,所有的家都是穩定堅不可摧的。

我以為,一切都不過是我以為罷了……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犯愁的父親

在我生病的時候,是這個男人不離不棄陪著我住院。給我打飯,洗碗,看著我吃藥,陪我散步。

沉默地笨拙的安慰我,我看到過他的白髮還有眼淚。從那以後,我發誓:我要盡我所能的孝順他們,不會再跟以前一樣只接受不付出,開出一張張沒有意義的空頭支票。

從現在開始,我能做到的我就做。意外和明天,誰也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去見你想見的人吧。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噪;趁繁花還未開至荼蘼,趁現在還年輕,還可以走很長很長的路,還能訴說很深很深的思念。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

03.感謝有你

龍應臺曾說:“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最後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父親,一直以來都是隱忍地沉默地樣子。不愛說話,也從來不提要求。一直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時間不等人

親愛的父親,您的女兒已經長大,也漸漸的明白了人生中的很多道理,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小女生遇到一點點的困難、挫折就哭起來,她可以勇敢的去面對很多的事情,謝謝你一直對我的陪伴。如今,時光易逝,您也蒼老了許多,我希望你還能像以前那樣樂觀、向上,而我卻願意陪你到老!

你是不完美的,也不是滿分的,可你真實、本分,言語不能完全表達我對你的愛,就讓我用幾行字來表達對你的愛吧:

老爸,我愛你,就像你也愛我一樣!

老爸,我責備過你,就像你責備我一樣!

老爸,我要向你說聲對不起,我是真的愛你!

你曾守護我,

以後的日子裡,換我來守護你們。

父親節:曾經讓那個小女生討厭的老男孩,漸漸的老了……

我與父親

平臺簡介:不剃度的行者,一個以理性的眼光看待這社會,以發展的眼觀關注自己,用哲學思維安身立命,用實踐行為提升自己的倡導者,在節奏快、浮躁多、不靜心的社會環境中,安靜地陪你談談心、聊聊天。更多資訊可點擊上方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