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1588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開始對外作戰,以期獲得更多土地。1592年,日軍渡海侵入朝鮮,並發動了戰爭。明朝聞後,集結以遼東軍為主力的部隊,由李如松統領,奔赴朝鮮戰場。關於此次“抗倭援朝”,由於中日史料在戰役過程和細節上的記載差異較大,使得這場戰爭充滿了爭議性,尤其體現在明朝的出兵規模和損失上。

有說,明軍出兵45000人,與朝鮮軍3000人齊聚順安,約近5萬兵力參與了前期的平壤作戰。但也人認為詔令命4萬餘人開赴朝鮮,但這並不意味著實際作戰人數。如萬曆二十年,宋應昌在《報進兵日期疏》中就說,以副將楊元統領中軍,共10,639人,副將李如柏統領左軍,共10,632人,以副將張世爵統領右軍,共10,626人,此外還有陸續趕到的薊鎮步兵2800人、山西兵2000人和部分將領家丁,總人數約38000餘人,遠不到5萬人。而此時日本在平壤城的部隊,已從巔峰期的18000人銳減至15000人。 無論如何,兩軍作戰,明軍在人數上還是佔據了一定優勢。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東亞地區地圖(局部)

平壤是明軍入朝後第一個要拔出的戰略要地,總帥李如松移營藥山上,命其他部隊把整個平壤城包圍了起來。隨後日軍主動出擊平壤城南,朝鮮軍大潰崩散,死傷慘重,直到遼東軍趕來支援,才勉強站住陣腳。但這次失敗不是沒有價值,李如松從中發現了日軍五處致命破綻。

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

第一個是自大。

從壬辰年四月開戰,日本人在陸地上還沒遭遇過大的挫折,過於順利的戰局養出了一夥驕兵悍將。李如松推測,耀武揚威的日軍一定不會放過夜襲的機會,便吩咐麾下做好準備。果然小西行長率3000兵馬發動夜襲,但狼狽而歸。

第二個是彈藥匱乏。

李如松注意到,日軍的鐵炮射擊密度遠遠不如之前那麼大。很多戰鬥中,日軍選擇了白刃戰,甚至使用朝鮮偽軍的弓手。這一切跡象表明,日軍的彈藥儲備已經低到了一定程度。

所以在大明的火炮輜重隊抵達不久,李如松決定初八發起攻擊。明軍分成了三個集團,從西、南、北三個方向把半個平壤外圍團團包住。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展現明朝騎兵與日軍戰鬥場景的繪畫

東邊呢?平壤的東城出了大同門,直接面向大同江。此時正值冬季,大同江的江面已經結凍,人馬皆可通行。如果一點兵都不放,豈不是放任日本人逃走嗎?

這就是李如松發現的日軍第三個破綻:無心戀戰。

平壤城對日本人來說,不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是可以拿來談條件的籌碼。在開戰前夕,小西行長一直在跟明軍談判,說明他的作戰意志不很強烈,只要損失大一點,就會棄城東遁。李如松的主力是遼東騎兵,攻城戰不是他們的強項,追擊才是。

正月初八清晨,明軍對平壤城的總攻正式開始。首先發出怒吼的,是明軍的炮兵。無數炮彈飛過城牆,一波接著一波,聲勢極其驚人,戰場陷入一片火海。就在平壤城北、西、南三面同時陷入混亂的時候,明軍精銳部隊不動聲色地接近了牡丹峰。佔領這道城門,切斷北城與平壤城之間的一切聯絡與通道。

日軍連一個上午都沒堅持住,這是李如松發現的日軍第四個破綻。

在古代,主帥都會選擇一處高地,登高望遠,便於掌控全局。平壤城最好的瞭望地點是在牡丹峰。明軍一攻城,小西行長一定會選擇這裡——可問題是,牡丹峰不像別的制高點是在城內某處,而是孤懸平壤主城之外,只靠一個城門連接。只要這裡掐斷,日軍指揮中樞就失靈了。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明代的火銃兵,他手持的三眼銃是明軍重要的單兵火藥武器,原因是它可以連續發射,構成密集火力,有利於壓制行動迅速的騎兵

果然,日軍發現明軍這個企圖以後,拼命派兵攻打北城。主將吳惟忠死戰不退。小西行長吃了一嚇,返回城裡以後再也不敢爬高了,而是把登高瞭望的任務交給了手下。這種間接報告的辦法,最終害了自己。

自戰鬥開始,李如松就騎馬帶著護衛們往來於三門之間的陣地指揮戰鬥。主帥衝鋒在前,明軍士兵頓時不要命一般地發起了進攻。於是小西作了一個決定,他把含毬門負責防守朝鮮人的守軍抽調了一部分,補充到七星門和普通門去抵擋明軍。可他們一撤,朝鮮軍立刻撕下偽裝。他們其實是明軍化裝的,為的就是趁虛而入。

日本人這種對朝鮮軍極度輕視的態度,是平壤日軍的第五個致命破綻。

於是,平壤城的日軍連一個上午都沒堅持住,含毬門、普通門與七星門就相繼失守。為了迅速佔領平壤,同時減少明軍士兵傷亡,李如松立刻調整了戰術:火攻。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明代的重裝步兵,他身上的鎧甲由唐代的明光鎧改良而成,頭盔上有遮擋用的護耳,樣式與唐代類似,但材質變成了鋼鐵

同時,一股明軍精銳迅速形成一個箭頭,一口氣直插到了平壤城的日軍指揮中樞——風月樓。小西行長的兄弟小西與七郎、從兄弟小西安東尼奧和親戚日比谷奧古斯特三人,頓時被活活燒死在這樓裡。

日軍傷亡慘重,就在這時候,明軍卻突然撤退了。很快李如松派人送來口信,說我不忍多殺生,要麼投降,要麼滾蛋。當夜,小西行長帶著數千殘餘日軍與十日份的糧草渡江而走,告別了這座傷心的城市。

遼東鐵騎以一當十

平壤大捷是壬辰開戰以來,中朝聯軍第一場陸戰大捷,它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把朝鮮的命運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隨後,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向東做了試探進攻,初九日進佔黃州,初十抵達人去城空的鳳山,並在一月二十日佔領了空無一人的開城。

李如松按捺不住心中喜悅,親率精銳急匆匆出了開城,朝漢城而去。一月二十七日,李如松抵達距離漢城不遠的碧蹄館,麾下只有李寧、孫守廉、祖承訓三人尾隨其後,總兵力只有3000人。

與此同時,漢城日軍守將立花宗茂也已經運動到了位於碧蹄館南六里處的礪石峴。雙方立刻爆發了一場激戰,因為兵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形成了對峙局面。

明軍在戰場上沒吃虧,可情況卻越來越不妙。從漢城趕到的日本援軍越來越多,光是戰場上的日軍總兵力已多達30000之巨——漢城守軍幾乎是傾巢出動。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有“西國第一名將”之稱的立花宗茂

日本人此時心裡也在打鼓,他們沒想到李如松幾千人就敢往前衝,以為背後一定隱藏著明軍主力。因此他們把大部分兵力都用來警戒並不存在的明軍,只把小部分兵力用來進攻李如松。

小早川隆景先派了粟屋景雄3000人和井上景貞3000人形成鉗形攻勢,左右夾擊明軍。結果兩軍生生被李如松的鐵騎打殘,小早川隆景不得不帶著第六軍團全線壓上。接下來,是一場場極其混亂的惡戰。可日軍的兵力優勢太明顯了,打到中午,明軍終於開始支撐不住,緩緩向西方邊打邊撤,意圖進入高陽城堅守。

關於這階段的狀況,朝鮮人在記載中說,戰鬥到要緊處,李如松親率數十騎突馳陣前,反覆騎射,十分驍勇。之後李如松又親率諸將,為撤退的明軍士兵殿後。而日方記錄如《黑田家記》則說,此次戰鬥到秀包軍下山直衝李如松中軍,隆景縱橫兩翼奮擊時,“如松兵有節制,進退自在。兩雄相會,戰甚苦,自巳至午。”

中日兩軍的極限

仗著壓倒性的優勢兵力,在智將小早川隆景的指揮下,日軍諸將一面輪番上陣,以阻止明軍西移。另外分出的兩部兵力,則繼續從兩側山上快速迂迴,企圖徹底封死明軍後退的通道。

至此,李如松也終於有些絕望了。幸虧此時另外一名大將楊元及時趕到,不僅帶了5000生力軍,還有一個炮營。明軍發起了反攻,日軍諸部以為明軍主力終於趕到,一時駭然,紛紛後撤。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李如松

明軍騎兵壓上了一段距離,見日軍退後到足夠的安全距離後,才開始停了下來。這時,李如松才吩咐由楊元的5000生力軍分幾路交替掩護斷後,讓全軍退入惠陰山中。日軍突前諸將還想繼續追擊,但這個舉動被老成持重的隆景所阻攔,生怕中了埋伏。

明軍在碧蹄館之役中,表現出了極頑強的鬥志和優異的戰術素養。不算楊元后援5000人的話,明軍是以3000人與16000日軍直接對抗,附近還有15000左右的日軍虎視眈眈。而且他們不是據險而守,是堂堂正正地在平原與丘陵的開闊地帶,在號稱敵軍最強科目的白刃戰中,與敵人正面交火。結果,日軍擁有十倍於明軍的總兵力,以近五倍的兵力直接投入戰鬥,圍攻了明軍一中午加半個下午。

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碧蹄館戰役中,中日兩方到底誰敗了?

碧蹄館戰鬥示意圖

關於明日兩軍的傷亡數量,中日史料記載也大有不同。李如松在捷報中稱:我兵乘勝追逐,當陣斬獲首級一百六十七顆……奪獲倭馬四十五匹,倭器九十一件……因稻畦深陷馬難馳騁不及窮追,收兵回營......陣傷官兵四十九員名,射打死馬二百七十六匹。”

而《日本外戰史》《朝鮮軍記》中則多是聲稱明軍被斬首者超過一萬,此外還有許多明軍過河逃命,而被淹死者無數。但這一數據顯然超過了明軍此戰人數的總和,可信性比較低。而日軍的損失,則多稱損失不過數百人。

碧蹄館之敗在很多歷史書裡,被渲染成是明軍的大失敗,是戰局的關鍵轉折,其實不然。

日軍的補給線在漢城達到極限,他們即使繼續西進,也無法尋求到穩固的立足點;明軍的補給線在開城達到極限,斥候兵鋒可及漢城,但主力軍團卻很難衣食無憂地越過惠陰嶺。

換句話說,即便沒有碧蹄館之戰,受補給所限,明軍也沒辦法攻克漢城,雙方的態勢也不會有大的變動。碧蹄館之戰的意義,只不過是讓這種戰略態勢變得更加醒目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