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付金100%交存,第三方支付不再「躺著賺錢」

6月29日晚,央行發佈通知,宣佈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時間為2019年1月14日。這就意味著,以前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名下的備付金將不復存在,相應收取銀行的利息隨之消失,“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備付金100%交存,第三方支付不再“躺著賺錢”

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講,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重要收入來源。以港交所上市公司匯付天下為例,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匯付天下利息收入(主要來自客戶備付金結餘)分別是2610萬元、3830萬元、6160萬元。而匯付天下2017年淨利潤為1.67億元,備付金利息收入佔比為36.9%。

而匯付天下在中國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七,佔2.0%的市場份額。可以想見,頭部企業支付寶、財付通等每年備付金利息收入或超十億元。

備付金100%交存,第三方支付不再“躺著賺錢”

在此之前,第三方支付機構雖已納入監管,但備付金分散存放的風險已初步顯露。例如,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

另外,備付金違規佔用購買理財產品等也時有發生,一旦購買理財產品或者其他高風險產品發生逾期,會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後果十分嚴重。

而且,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於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備付金100%交存,第三方支付不再“躺著賺錢”

備付金100%交存,第三方支付不再“躺著賺錢”

過去,支付機構普遍直接與銀行接入,實現資金跨行清算。好處在於費率可與銀行談判,從而節約清算通道費用。像支付寶、財付通這種行業巨頭,對銀行議價能力較高,獲得的利益也最多。網聯模式終結了頭部機構的議價優勢。

可以說,備付金交存和網聯模式,徹底切斷了第三方支付機構野蠻生長的後路。

備付金100%交存,第三方支付不再“躺著賺錢”

細心的消費者已經發現,近期支付寶在大力推進餘額寶支付,獎勵金額少則幾塊,多則十多元。據《中國基金報》數據統計,餘額寶對接的多隻貨幣基金規模出現了明顯的漲跌變化。從明細來看,天弘餘額寶的規模有所下降,去年年底為15798億元,6月底的規模下降到了14540億元。

那麼,使用貨幣基金進行線下支付是否會避免備付金上交呢?目前還沒有權威說法,簡益金服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