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被賣入青樓,21歲遇一生摯愛,40歲揚名,她一畫值千萬

“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這是中國近代著名畫家張大千的評語,他評論的人名叫潘素,也是中國近代著名畫家,但她一生經歷卻曲折無數。


13岁被卖入青楼,21岁遇一生挚爱,40岁扬名,她一画值千万​1915年,潘素出生於江蘇蘇州,他是清朝狀元潘世恩的後人,但他父親卻是個不成器的人,整日吃喝嫖賭,把家產揮霍一空,幸虧她的母親沈桂香是大家閨秀,從小教她音樂、繪畫、彈琵琶。潘素13歲時,母親病故,隨後父親為籌集賭資,便把她買入青樓,淪落風塵的潘素漸漸長大,嬌美的容顏、多才多藝讓她名聲鶴起,直到20歲時,她遇到了一生的摯愛。溥儀的族兄溥侗、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少帥張學良、張伯駒這四人被當時人稱為“民國四公子”,而張伯駒是四人中最有才華的,他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20歲讀完《二十四史》,能把《資治通鑑》如數家珍,唐詩宋詞更是脫口而出。張伯駒有一次去青樓玩耍,遇到了潘素,“潘步掌中輕,十步香塵生羅襪;妃彈塞上曲,千秋胡語入琵琶。”見到潘素第一眼,張伯駒就寫下這幅對聯,從此兩人相愛。

13岁被卖入青楼,21岁遇一生挚爱,40岁扬名,她一画值千万​1937年,21歲的潘素與張伯駒結婚,婚後兩人生活幸福,頗具藝術能力的張伯駒發現,妻子在繪畫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詣,於是便請來朱德甫、陶心如、汪孟舒等名師教她。在丈夫的鼎立幫助下,潘素的畫技進步飛快,很快就能畫出不錯的作品,到40年代之處,潘素的畫已經馳名中外,後來新中國成立,潘素的話更是價值不菲,並在國內多次展出。後來中國逐漸與其他國家建交,當外國元首來訪時,主席常常將潘素的畫當做禮物送給他們,比如《臨吳歷雪山圖》送給了撒切爾夫人、《臨遊春圖》送給日本天皇、《豐澤花光圖》給送老布什等。

13岁被卖入青楼,21岁遇一生挚爱,40岁扬名,她一画值千万​潘素揚名之後,有人推測,她的一幅畫價值過億,甚至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潘素在中國文化領域的貢獻,不止於留下了諸多名畫,她跟丈夫張伯駒一起,保護了許多史上名人的真跡。比如杜牧的《張好好詩》、黃庭堅的《草書卷》、陸機的《平復帖》、范仲淹的《道服贊》、等,夫婦兩花巨資買下這些古人真跡,為了保住他們在抗日戰爭期間,不被日軍搶走,付出了諸多努力。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和潘素都把這些珍寶捐給國家,並表示“不是為了錢,只想保護國家財產。”這些話如今都在故宮博物院內,當時的文化部部長沈雁冰(茅盾)曾親籤獎狀表彰夫婦兩人的愛國情懷。

13岁被卖入青楼,21岁遇一生挚爱,40岁扬名,她一画值千万​潘素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但最終她成為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也算她運氣很好,如果不是遇到張伯駒的話,可能她一輩子都在青樓度過餘生了,可見人生遇到貴人是多麼重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