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德國新能源發展方向

德國的太陽能面板裝機量處於全球領先,專業分析師認為,德國可能將是首個大規模部署新的太陽能能源系統的國家。你也許不知道德國在新能源方面已經做出令人矚目的成績。選擇留學德國,或許能探尋出能源科學、能源行業的未來路徑,學習到新興專業的精髓。

探尋德國新能源發展方向

德國在20世紀就躋身世界科技強國之列,這與其工業基礎雄厚、科研技術領先、製造業和生產能力突出等原因有很大關聯。進入21世紀後,德國的科技與經濟實力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不落下風。

自2000年開始實施《可再生能源法》以來,在能源領域(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也已經擁有了不少成果,主要涉及太陽能、陸上風電、生物能源等。

德國之所以能在能源領域取得很大成果,直接原因之一是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這樣的研發能力很大一部分來自高等教育的人才輸出。

德國高等教育以“嚴進嚴出”著稱,這種“嚴”使得德國大學能一直有良好的教學水準,並培養出大量高級人才。

  • 如亞琛應用科學大學、慕尼黑應用科學大學在電子電氣、機械工程方面頗有建樹,畢業生供職於西門子、大眾等全球知名企業;

  • 多特蒙德應用科學大學等院校在電子電氣專業也是成果斐然;

  • 而能源專業方面,亞琛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等院校則已與不少著名企業共同研發了能源領域的一些優質產品。

那麼,已經留德的學生要想成為能源領域的科技人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從中國與德國方面的合作形勢給出了兩點建議。

首先,中德兩國在汽車製造、電子電氣、能源、機械裝備等均有合作。

在這些領域中,很多德國企業要麼選擇獨資經營或與中國企業合資經營,而留學生如果希望能夠從事到這些專業領域中,首先要精通德語這一必備技能。

以德國在華企業奔馳汽車公司為例,它在選擇人才時,首先需要考慮的重要指標就是德語好,可以與德國人順暢無障礙溝通。奔馳汽車公司作為德國企業,每年會組織大量的德國工程師來華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也會組織中國的工程師赴德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如此繁多的技術交流,勢必需要大量的在兩國語言中能夠起到“橋樑”作用的高水平翻譯人員。

除了翻譯能力外,不少科技、新能源公司還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工科背景,這也是很多德國企業最為看重的硬性指標。

其次,學生需要對於學習的專業有一定的基本功底,也就是說需要首先進入中國大學的相關專業學習一學期或三學期,才能夠具備申請赴德留學的資格。

此外對於即將赴德留學的學生而言,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要通過德國大使館文化處留德人員審核部的專業審核。

因為只有通過了審核的學生,才能夠被充分證明已經做好了赴德學習的基本能力,持有審核證明的學生才能正式向德國大學提交專業申請材料,德國大學才會進行錄取工作。在申請過程中,有些德國大學甚至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因為德國大學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工科類課程)會有很多動手實踐與實際操作的實習課程,有些實習則直接前往工廠或企業進行實操,良好的實踐能力會使得學生更快地完成相關任務。

如果學生準備赴德國攻讀工科類課程,那麼最為基礎的就是德語。德國大學工科類課程對於學生的錄取最低標準為德福16分或DSH2級。中國學生可在國內進行德語學習並參加德福考試,達到成績要求後,即可申請專業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