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臨儲玉米比例逐漸提升下的採購策略

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玉米市場人士對後市的趨勢判斷出現了重大分歧。我們知道,在上週臨儲玉米累計成交量接近4000萬噸,實際出庫率僅3成左右的背景下,本週臨儲玉米拍賣如期啟動。

不過,此前業內擔憂的2015年臨儲玉米比重提升後價格上漲的現象並不突出,不僅如此,吉林、遼寧地區成交率較上月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如果近日中美經貿談判傳出好消息,不知對於拍賣市場又將有怎樣的打擊。

2015年臨儲玉米比例逐漸提升下的採購策略

 客觀評估:週四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此消彼長

6月7日,臨儲玉米投放397萬噸,成交249萬噸,最高成交價1670元/噸,最低成交1350元/噸,成交均價1523.55元/噸,成交率62.71%,略高於上週四61.75%。但客觀評估,週四臨儲玉米成交率並未增長,因為本週四拍賣省份中減少了成交率“拖油瓶”黑龍江省。

分省來看,本週四吉林、遼寧玉米成交率均下降,僅內蒙古成交率小幅上升。從下表可見,本週成交均價與上週基本持平,但投放量和成交量較上週均大大提升。

2015年臨儲玉米比例逐漸提升下的採購策略

 2015年玉米投放量顯著增加,拍賣底價實質性提高緣何暫無礙

從成交的臨儲玉米生產年份來看,2015年玉米投放和成交量均顯著增加。參見下圖可知,目前吉林2015年糧佔比高達75.4%,遼寧54.56%,內蒙古佔比也高達74.72%。

不過,由於臨儲玉米實際成交率趨於下降,此前業內猜測2015年臨儲玉米唱主角以後因底價提升50元/噸對玉米價格的提振效應並不突出,因拍賣初期2014年玉米溢價100元/噸以上的情況已降至50-100元/噸。綜上所述,當前臨儲玉米拍賣結果看上去尚可,但實際成交情況已是江河日下,當然在當前下游飼料需求有限,糧價承壓的情況下,建議部分企業可以考慮就近競拍一些偏遠地區的好糧(尋找合適性價比,就近好糧),同時密切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