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麥讓人憂,收是能收,賣還是存儲?讓人頭疼!

5月下旬以來,隨著主產區自南向北小麥收穫的加快,新小麥上市量較前期增加。由於部分地區小麥質量堪憂,收購價格普遍不高。

陳麥市場購銷轉淡,國家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持續下滑。5月31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400元/噸,周比下跌17元/噸。

今年的夏糧小麥收購形勢較為複雜,市場的壓力也較往年偏大。政策釋放的信號意在加快推動糧食收購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而天氣的攪局又使得新小麥產情撲所迷離,今夏的小麥收購市場或將迎來轉型期更大的考驗。

今年新麥讓人憂,收是能收,賣還是存儲?讓人頭疼!

六月份是小麥收割的季節,收是能收,那能不能賣又是另一回事了。有場地的農民朋友在收割完成後,會直接將小麥晾著曬乾,然後貯存起來,等待時機出手;而有些農民朋友在收割完小麥之後,會直接拉去賣了,這樣省去了晾乾貯存的工序,但相對的價格會變低,賺到的錢也變少。

話說回來,今年的小麥可真是多災多難,受天災減產,不出穗,真是讓農民朋友欲哭無淚。在小麥成熟之際,我們來看看今年的小麥收購價格是多少?

今年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5元一斤;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為1.20元一斤;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為1.26元一斤;粳稻最低收購價為1.30元一斤。

今年新麥讓人憂,收是能收,賣還是存儲?讓人頭疼!

離各地區小麥成熟普遍收割也就5天左右的時間,農民朋友要注意:

小麥收割期間如果出現大範圍降雨的話,那麼小麥產量又將大幅下降,那小麥的開秤價將有可能會上漲;反之,如果小麥增產(雖然基本不可能),那麼價格可能會下降。

小麥的價格會隨著小麥的產量而產生浮動,所以農民朋友還需要多關注小麥產量的情況,跟隨市場的變動來處理小麥。

大多數人都認為今年的小麥減產已經是必然了,如果價格上漲,在這個時候直接拋售也是合情合理。可人算不如天算,如果農民朋友想把小麥存起來,以等待更好的時機來臨的話,就必須要注意小麥的貯存方法了。

今年新麥讓人憂,收是能收,賣還是存儲?讓人頭疼!

貯存小麥的方法:

待水泥地曬熱(一般在上午九點之後),將小麥平鋪在場地上,在使用麻袋、棉被等壓蓋物之前需做好消毒工作,可用防蟲磷或敵敵畏噴灑。每小時都要翻動小麥,使其均勻受熱(小麥溫度應達到40~50攝氏度,水分低於12%),在下午三點左右將小麥聚集歸堆。

半小時後放入經過晾曬的容器中,如果小麥容器的密封性較好,可採用化學藥劑進行保存,以達到長期貯存的效果。一般使用磷化鋁藥片,可加上防蟲磷用來防止蟲害和細菌的滋生。使用方法很簡單,用紗布將藥物包起來,投放在密封的小麥容器中就可以了。

農民朋友們,今年的小麥收割完成之後,你是打算趕緊賣掉呢?還是好好貯存小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