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你對生活的不滿,別讓孩子買單

“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這則新聞堅果一直都在關注,相信大家看完後也心痛不已。本應該是被媽媽寵愛、呵護的孩子,卻遭到母親極其惡劣的毒打,幼小的身體和心靈都受到不可磨滅的創傷。看著在床上熟睡的兒子,再看看視頻裡那個面目全非的小男孩,堅果不禁的留下了眼淚,為那個可憐的孩子感到遺憾,希望命運能夠眷顧他,讓那張可愛的臉蛋上展現出應有的笑容。

“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你對生活的不滿,別讓孩子買單

除了譴責那個狠毒、冷漠的母親,堅果和這個事件的關注者伊能靜持同樣的態度,在沒有做好準備之前,千萬、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因為一旦成為父母,尤其是母親,你對孩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一名母親和育兒工作者,非常感謝伊能靜這樣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能夠為此發聲,讓社會各界人士都對此類的事件引起重視,保護我們的孩子,我想這是我們作為社會一份子的義務。

“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你對生活的不滿,別讓孩子買單

堅果也希望把自己的育兒觀念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父母覺醒,用正確的方式去愛孩子,關愛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方面,更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把培養孩子的自我幸福感作為育兒成功的標準,而不是學習成績、賺錢能力和社會地位...

提高自我的意識,認知“生命是平等的”

世界在進步,人類的思想也在改變,我們的育兒觀念也應該進化了。許多父母都持有一種錯誤的觀點,“孩子是我生的,我說怎麼樣,就怎麼樣”,“我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他就該聽我的”,相信我們很多人都從我們的父母口中聽過類似的話。堅果也多次呼籲過,孩子是個體,他們不是我們的一部分,不論為孩子付出多少,我們都沒有權利去傷害孩子、剝奪孩子的生命,也沒有權利去替他們活。

想想我們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曾希望父母尊重我們,也曾渴望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面對責罵或是體罰,我們是不是內心也在悄然流淚,希望父母能夠更加包容我們成長過程中避免不了的犯錯。有些人會把父母的體罰和他成年之後的“成功”聯繫在一起,認為孩子就該這樣去教才能成氣候。堅果還是那句話,不否認有些”成功人士”確實是從小經歷過父母的暴力懲罰,可這只是成功、出人頭地的偶然因素。如果真要深入探究,那些人的“成功”難道不是討好父母的一種方式嗎?

“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你對生活的不滿,別讓孩子買單

育兒的路上,不必“硬撐”

雖然孕期有十個月,可不少媽媽是從孩子出生那刻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成為了母親。媽媽們不僅要面對生活上的轉變,還有心理上的轉變。許多媽媽生完孩子後,發現身邊的人都在關注孩子,自己不再像懷孕時是大家寵愛的“焦點”,多少心理會很失落。有的還要親自餵養孩子,當睡眠不足又遇到孩子哭鬧,那種痛苦真的難以言表。這時候如果家裡有其他人能幫忙分擔,請放心的交給他人,媽媽們不必“硬撐”,因為育兒是長久的事,沒有什麼比有一個身體健康、心情放鬆愉快的媽媽更重要了。

“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你對生活的不滿,別讓孩子買單

保持心理健康,要知道“苦難”不是孩子帶來的

回到之前說的那則新聞,“媽媽在另一半出軌被迫離婚後,走不出離婚的痛苦,將憤怒撒向4歲的兒子。”如果不是向孩子下了狠手,其實這位母親是值得被同情的,自己無法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來,心理的創傷沒有被治癒。這樣的單親媽媽很多,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堅果建議這些深陷痛苦無法自拔的單親媽媽們進行心理疏導,心理疾病其實和感冒、發燒是一樣的,有的人有自我療愈的能力,有的人需要通過疏導而治癒。

堅果想對一些單親媽媽說,婚姻破碎是兩個人共同的問題,是兩個人沒有辦法繼續共同生活下去,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對方的錯,是一段關係走向結束而已,它不代表著任何一方的失敗,也不是孩子造成的結果。婚姻結束後,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是否自己處理親密關係的方式有些不恰當,該怎樣去經營親密關係。

“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你對生活的不滿,別讓孩子買單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孩子

堅果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滿分的媽媽,因為是人都不完美,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情緒失控,即便腦海裡閃現過一些陰暗的念頭,都屬於正常現象。孩子們對媽媽的愛都是無條件的,不論我們做的好不好,在孩子眼裡,我們都是他唯一信賴的媽媽。我們也應該全然的去愛自己和孩子,當自己真的不小心傷害了孩子時,及時的道歉、安慰孩子,同時不要陷入過度的內疚和自責,因為當你認定自己是個糟糕的媽媽時,你對孩子的傷害將會持續下去,所以請接納自己的一時失控,並且要相信自己仍然有能力做一個好媽媽。

“4歲男童被親媽虐打”,你對生活的不滿,別讓孩子買單

這個世界上,悲劇每天都在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時刻保持清醒,然後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