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員工得知新員工跳槽方式加工資,截然辭職,老闆損失超100萬

作者/曾老師

案例:

小張在一家外貿企業工作了5年多的時間,可以算是企業的老員工了,對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也十分的熟悉,老闆非常重視他,但就是工資一直漲不上去,在公司這幾年,工作也就漲了2次左右,而且每次就漲500元。一次偶然的時間,小張竟然發現新來的畢業生跟自己的工資竟然所差無幾,小張難以接受,於是就辭職跳槽到另一家外貿工資工作了,工資翻了一翻!

老闆非常的苦惱,就這樣培養多年的人才,白白的送給別人了。其實,在老闆的心裡是十分的認可小張的。也十分想給小張加工資,但是苦於找不到好的方法,覺得一味的固定漲薪,只會增加企業的成本,而且也不可能一直的漲上去,所以遲遲未定。

小明是也是一家外貿工作五六年的員工,在這五六年裡,跳了三次槽。每次跳槽工資都增漲30%。很快,他的工資水平比同行業同齡人來說,高出了一截。

也許,很多人都發現,有時候忠誠於企業,苦苦等待老闆的加薪也未必敵得過員工的一兩次跳槽。

老員工得知新員工跳槽方式加工資,截然辭職,老闆損失超100萬

到底怎麼發工資,老闆才願意呢?

發工資可以說是個技術活,發的好可以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發的不好反而會引起員工的抱怨、甚至打擊員工的積極性。但是沒有高人效,何來高薪酬?

  • 一個企業一定要想辦法主動給員工加薪,並且要遠遠高於行業,高於同行,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才能激發現有的人才。
  • 加薪不是問題,企業的問題是如何讓員工創造結果和價值,用結果和價值換取高薪酬,而這份結果和價值就是企業高績效、高人效。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薪酬模式,從固定薪酬向寬帶薪酬轉變。

老闆千萬不要再發固定工資了:

  • 1.對員工而言,薪酬固定,雖有安全感,但缺乏上升空間;
  • 2.對老闆而言,固定加薪員工才有動力,但價值並不清晰、動力經常不能持續;
  • 3.固定高薪養懶,固定中薪留人不勵人,固定低薪失心喪志;
  • 4.安全感過了頭就是助長安逸,安逸之下無勇士;
  • 5.破除剛性薪酬,是做大蛋糕製造共贏的起點。
老員工得知新員工跳槽方式加工資,截然辭職,老闆損失超100萬

在薪酬設計上,有的企業喜歡做減法。一般做法是,先給員工一個比較高的相對固定的薪酬標準,然後設定若干條件,如果員工不能達到條件或工作標準,就會損失一部分的收入。

對於這種現象,我的看法是,對低價值的崗位可以做減法,主要是以標準為導向。對於中高價值崗位要多做加法,主要是以目標為導向。

老員工得知新員工跳槽方式加工資,截然辭職,老闆損失超100萬

為了達到做減法、強化工作標準與企業要求,考核就常常被設計成扣罰的依據與尺度,以此為由建立明確、公平的衡量標準。這種出發點,正是績效考核不被多數員工認同和接納的主要原因。

好的薪酬方案應該怎樣設計?

好的薪酬方案要具備激勵性、增長性、公平性、規範性四個特性。前二者是價值的核心,後二者是設計的基礎。但要實現四性必須完成以下四個轉向:
  • 1.將剛性轉向彈性;
  • 2.將定薪級轉向定薪幅;
  • 3.將薪酬與績效掛鉤,轉向薪酬與績效融合;
  • 4.將以考核評估為導向,轉向以價值管理為導向。

ppv量化薪酬模式——用於二線崗位

推薦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打破崗位工資壁壘,實現一專多崗多職、減員增效加薪,員工通過創造更多的價值獲得收入增長。人效提高了,員工工資也會隨之提升,人力成本下降,企業盈利能力即會增強。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和一線員工計件差不多意思。

老員工得知新員工跳槽方式加工資,截然辭職,老闆損失超100萬

以前臺文員為例子,產值量化薪酬模式下,她的收入可以有多方面組成,她的工作而不是一層不變的接待、接電話,複印文件等,每一項工作,可以有對應的產值!
  • 1、前臺工作項:1500元
  •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 3、網絡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 5、網絡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
  •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能力越強的人,可以兼任多項工作。

如果企業比較小,可以讓前臺、人事、行政、採購合併為一個崗位,讓省出來的錢,都給身兼多職的人。

企業省去購買社保的費用,員工可以多拿幾份工資,一舉兩得。

老員工得知新員工跳槽方式加工資,截然辭職,老闆損失超100萬

企業不做績效管理,等於沒有管理,政府也一樣,中小企業主們,你還在用固定工資嗎?你的企業的績效管理模式是怎樣的?歡迎私信和刁老師交流。

文:曾老師

長期從事績效薪酬設計研究和實踐;

足跡踏遍五湖四海,為廣大企業診斷把脈;

救死扶危,誓做企業薪酬績效改革的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