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與日本足球一個起跑線,如今望不見其項背

當本田圭佑說日本有奪得本屆世界盃希望的時候,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是如今,誰還能說日本男子足球沒有奪得世界盃的可能?2018年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日本補時階段惜敗歐洲紅魔比利時,這是一場為亞洲正名,為日本足球立威的一戰,日本足球職業發展不到三十年,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足球強國,中國足球還在為進世界盃苦苦掙扎。

曾經與日本足球一個起跑線,如今望不見其項背

日本足球與西班牙足球都是在發展極致的傳控足球。西班牙和日本同是倒在世界盃的八分之一決賽,相比日本,西班牙的傳控足球更為登峰造極,半場攻防確實讓人看得昏昏欲睡,但是球員享受這種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當然意外終歸會有,俄羅斯打西班牙或許十次九次會輸,但世界盃就是什麼事情都會發生的舞臺。日本傳控足球的瓶頸就在於身體條件的限制,改變起來,日本比西班牙會難很多,不過幾十年探索出來的戰術打法和風格,基本就證明了,這就是最適合日本的戰術打法,應該在堅持的基礎上,靈活多變的推陳出新。

曾經與日本足球一個起跑線,如今望不見其項背

被人代表,終歸是不光彩的事情,如今沒有辦法,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日本足球靠著自己,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日本足球為什麼會這樣強?不外乎就是“走出去,引進來,抓青訓”就是這九個字。本次世界盃,日本國家隊大名單,川島永嗣、長友佑都、吉田麻也、長谷部誠、本田圭佑、香川真司、柴崎嶽、岡崎慎司等核心球員悉數入選,對陣哥倫比亞的小組賽,只有一名日本本土球員。這足以看出,走出去對一個國家的足球發展有多重要。

曾經與日本足球一個起跑線,如今望不見其項背

亞洲國家因為大環境,發展足球確實很不容易。日本足球發展三十年至今,像湊集七龍珠一樣,組成如今這支以五大聯賽球員為主的國家隊,實力自然不會差。如今日本國家隊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這批球員長谷部誠已經34歲,本田圭右32歲,香川真司30歲,長友佑都32歲,這批球員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本足球將面臨新老交替的陣痛。這些現象級的旅歐球員,日本很難短期複製一支像這樣陣容的球隊,所以日本足協也在改變J聯賽,解決這個問題。

曾經與日本足球一個起跑線,如今望不見其項背

日本J聯賽經歷過九十年代的金元足球,就是金元足球,讓日本聯賽輝煌起來,繼而誕生了一批批旅歐球員,所以說金元足球並不是一無是處。隨著J聯賽投入的減少,日本國內聯賽水平日漸下滑,日本足協將要對日本J聯賽進行改革,放開外援人數限制、更改工資制度,伊涅斯塔和託雷斯進入J聯賽或許就是日本J聯賽重新崛起的分界點,日本足球想依託本土聯賽,鍛煉出更多本土頂級球員。

曾經與日本足球一個起跑線,如今望不見其項背

中國足球各個年齡段的球員,很難進入世界級比賽的礪練,因此年輕球員很難有機會嶄露頭角,繼而去歐洲發展。中國想依靠走出去,提升國家隊的水平,在現階段很不現實。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抓青訓,發展聯賽”。打造U字號的聯賽,通過高水平的聯賽,礪練他們的成長,讓國少、國青都能參加世界級比賽,放眼看世界。把中超持續打造跟歐洲的聯賽水平相近的聯賽,用高水平聯賽去甄選可造之材,並無條件支持球員去歐洲踢球,慢慢形成良性循環。

曾經與日本足球一個起跑線,如今望不見其項背

日本足球崛起告訴我們,亞洲人能踢好球,能跟歐美抗衡。中國球迷遺憾的是什麼?不是我們已經做好了一切,足球水平還是這麼差,那我們沒有任何怨言。而是我們什麼都沒做好,才導致中國足球水平如此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