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文| 周嶺

《紅樓夢》這本書寫的太好了,《紅樓夢》可以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成就。不僅是周汝昌先生,我們知道的很多的人都和它發生聯繫。比如說乾隆皇帝、紀曉嵐、和珅、蔡元培、魯迅、王國維、毛澤東,我們可以數出來一長串人名。

《紅樓夢》問世以後,就有很多的改編作品,這些改編作品的作者都是了不起的人,比如說乾隆55年的狀元石韞玉就是最早的改編紅樓夢那些人當中的一個佼佼者。還有揚州人鍾振奎,他居然發願把整部《紅樓夢》寫成了一百多出的長劇,如果要寫的話可以連看好幾個月,天天演天天看是好幾個月。但是這種情況其他的地方,或者其他的劇種,或者其他的作品有沒有?有的。比如說慈禧太后在宮裡面經常看大鬧天宮,舞臺是分福祿壽三層,同時演天上人間地獄,一部劇一演可以演很多天。

但是在宮裡面有閒功夫的,民間扮演這樣的戲不可能的,所以這個戲寫成之後,這個長劇寫完之後從來沒有全本演出過。那麼能演出的都是摺子戲,比如說葬花,比如說紅樓二尤,比如說寶玉捱打,比如說黛死釵嫁,全部是摺子戲。這些摺子戲的影響也很大。

一直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時候,有一部越劇《紅樓夢》問世,是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越劇《紅樓夢》,改的非常好。這個戲非常之成功。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越劇《紅樓夢》

我記得我還上小學的時候,就拿著手電筒,帶著《紅樓夢》這部書跑到電影院裡面看,已經拍成電影的越劇《紅樓夢》。一邊聽唱詞,一邊對著書本上面寫的原文。左邊、右邊、前邊、後邊,都是一片啜泣聲,也就是這個劇非常之感人。

但是有沒有問題呢?有的。越劇《紅樓夢》雖然改編的非常好,演出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它只是《紅樓夢》當中的一點點內容,這個一點點絕對不是隨便說的,為什麼呢?因為主要的故事是黛死釵嫁,主要是寶、黛、釵愛情婚姻悲劇。

那麼這樣的一個故事,有《紅樓夢》的多少內容呢?且不說整個故事,我們就說寶黛愛情描寫在前八十回當中佔的篇幅都不多。八十回以後部分,應該是另手續作的,這個部分還不是曹雪芹寫的。如果把越劇《紅樓夢》當中寫到寶黛釵愛情故事的內容,和整個《紅樓夢》前八十回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佔的比例非常的小。我們知道讀《紅樓夢》,寶黛釵是三個最重要的人物,這是不錯的。但是《紅樓夢》寫的是不是就這三個人物的故事呢?不是。

《紅樓夢》裡面這三個人出場不是第一回,出場已經在後邊了。從第三回開始不斷的出場。

黛玉我們知道,是使小性、哭哭啼啼,甚至有的讀者和研究者說,她是經常吃賈寶玉和薛寶釵以及其他女孩的醋,是不是這麼回事呢?看看《紅樓夢》就知道了。到了32回是一個分水嶺,32回發生了什麼故事呢?32回史湘雲來了。

史大姑娘到了大觀園裡邊之後,林黛玉聽說去看寶玉了,她心裡覺得不太踏實,趕快到怡紅院來,她來的時候,寶玉和史湘雲、襲人三個人在房間說話。說興隆街的大爺來了,賈雨村讓寶玉出去趕緊見客,寶玉說不喜歡和這個人在一起,不喜歡談仕途這些事情。史湘雲勸了幾句,寶玉拿話把史湘雲懟回去了。襲人趕快從當中圓場,上回寶姑娘也說了這麼一回這樣的類似的話,這位爺拿腿就走,也不管寶姑娘臉上下不下的來就走了。要是林姑娘還不知哭成什麼樣呢。林黛玉正好走到窗前聽到這句話,趕快聽,說的是什麼。後邊太關鍵了。後邊賈寶玉說了一段話,林姑娘可曾說過這種混帳話不曾,這個是混帳話。她要是說過這些話我早和她生分了。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林黛玉,別人聽著很一般,林黛玉聽見像打了一個炸雷一樣,所以書裡面形容她是又驚又喜又悲又嘆。驚的是這個人怎麼當著別人把這個話說出來了,喜的是什麼呢?素日只當他是一個知己,果然是一個知己。悲的是什麼呢?想到自己的身世,沒有人替自己作主,所以最後只有一嘆,抹著眼淚回去了,聽到這個話夠了,不需要說別的了。從這回開始,林黛玉所謂的使小性,所謂的尖酸刻薄,基本上不見了。

再接到36回,夢兆絳雲軒,這個怎麼回事呢?寶釵說閒著沒事兒出來逛一下,走到怡紅院看到賈寶玉正在午睡,旁邊襲人給他趕小蟲子,然後在繡一個繡件,寶釵進來說繡的太好了。襲人說我出去辦一點事兒,你在這兒,我待會兒就回來。然後薛寶釵坐下接著繡,林黛玉過來看到了,這一看到,林黛玉肯定是想說一點什麼,但是還沒來得及就聽見賈寶玉翻身開始說夢話,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是木石前盟,這幾句話一說把所有人都說愣了。在屋裡面的薛寶釵愣了,金玉良緣說的是誰,她是有心病的。木石前盟怎麼回事,和尚道士說他的金鎖,金鎖是和尚給的,將來揀一個有玉的方可成為婚姻,

這個是第八回的時候鶯兒告訴賈寶玉的,這個在很多當中不是一個秘密。薛寶釵時時掂量這個事兒,究竟她將來的著落在什麼地方,是不是和金鎖和這塊玉有關係,她也翻來覆去的想很多次,但是她是一問三不知的淑女,這個事兒不能掛在嘴上,也不能露在臉上,但是居然賈寶玉在夢裡面把她掀出來了,這個還得了?不知道怎麼辦,愣了。外面的更愣了,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

什麼話呢?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話。沒金沒玉的就是林黛玉,也沒有人作主,但是隻有一個知己就是賈寶玉,聽到這兒放心了。從36回以後,見了薛寶釵以後,他那些伶牙俐齒都沒了,跟薛寶釵越來越好,一直到第45回,跟薛寶釵簡直好的像一個人了。賈寶玉非常詫異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你們兩個怎麼回事,怎麼親的像一家人。所謂的寶黛釵之間的三角關係,吃醋使小性、尖酸刻薄統統不見了。

在45回以後,我們很少看到寶黛釵三個人的故事了,有故事嗎?有。這個是曹雪芹的寫作筆法叫筆斷意連,這個故事一直沒斷,任何時候拎起來都是接的上的。但是他經常把話鋒一轉到別的故事上面,轉到別人的身上。因為這個就牽扯到這個偉大的作品,寫的僅僅是寶黛釵愛情婚姻悲劇故事嗎?

曾經有一度有人把這方面的東西,強調的非常厲害,尤其是給賈寶玉戴帽子,這個帽子是好玩兒,叫反封建的戰士。是追求自由婚姻的都是反封建的戰士。但是賈寶玉何曾追求過自由婚姻?賈寶玉幹過這個事兒嗎?如果賈寶玉今天在我面前,問他他也回答不出來,因為他從來沒有說過關於婚姻的話,就是夢裡邊說了那麼一句,可能連他自己都說不明白的話。

那麼差不多比他早的文學藝術作品,和他同時的文學藝術作品,比他晚的文學藝術作品,在寫到愛情婚姻悲劇的時候,都比他走的要遠的多。比如說《西廂記》、《牡丹亭》,張生為何和崔鶯鶯見面敢半夜跳牆,也不管外邊怎麼說他的。堂堂一個世家小姐,居然能夠和張生私會,這個是他們追求自由愛情婚姻的行為。不僅僅是語言、不僅僅是傳遞信物,找紅娘帶話,他真的有行為了。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他真的半夜三更翻牆過去了。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湯顯祖《牡丹亭》

《牡丹亭》裡面的柳夢梅和杜麗娘更厲害了,柳夢梅聽說有一個女孩長的如何漂亮,可是已經死了,不行,棺材打開也要看看這個女孩什麼樣,痴到這個份上。這個故事是明朝人寫的故事,是湯顯祖寫的故事。在那個時代,按照大明律私開棺木者斬,要殺頭的,沒有人同意你開人家的棺材,要偷偷的幹,被知道了要殺頭的,殺頭的罪柳夢梅知道不知道?似這般生生死死隨人願,讓我看一眼死了都心甘情願,這兩個人都是這個情況。賈寶玉呢?就是五個字。最大膽的五個字就是和林黛玉的表白。這五個字是什麼呢?“妹妹,你放心”,沒了。這個怎麼能叫戰士?所以這個帽子是硬戴上去的。

回過頭來既然不是反封建的戰士,既然《紅樓夢》不完全寫的寶黛釵愛情婚姻悲劇故事,那麼他寫的是什麼?

我們說一個作品,所表達的東西,我們叫做主題。他通過他塑造的一系列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所要闡發他的深思熟慮的主題,以及人生感悟的哲理,這些東西是最重要的。那麼《紅樓夢》裡邊用了大量的篇幅寫了什麼內容呢?一個大家族由盛到衰。但是是不是隻是把這個故事羅列完就完了?不是,他要通過一個大家族的消亡,闡發一個哲理。這個哲理叫無常哲理,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萬世萬物都在不停的變化當中。

別看你今天很輝煌,你想到明天、後天呢?所以他說藉著秦可卿的口把這一段哲理意味十足的話說出來了,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登高必跌重,榮辱自古週而復始,不是人力能可常保的,這樣的一個哲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第二,還有一個指向。在男性中心社會里面,他塑造了一組純真美麗可愛的女性群體。為這種美大唱讚歌,為這個美的毀滅痛悼不已。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這個又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寶黛釵愛情婚姻悲劇故事,也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而已。

當然他還通過裡邊的很多非同尋常的故事,匪夷所思的故事,他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真假觀念真假不是早就有了嗎?真假美猴王、真假李逵,是不是都有?那麼為什麼《紅樓夢》他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呢?我們說真假李逵就是一真一假的,那個假的是冒充的,真假美猴王其中有一個是六耳獼猴,也是假的。但是《紅樓夢》是真假互相發明,假做真時真亦假,這樣的關係,他是不可分的,它是一件事情的兩個面。

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這個太了不起了。那麼回過頭來我們再看,這一部作品,還能是愛情婚姻悲劇主題的作品嗎?那麼如果說僅僅強調了愛情婚姻悲劇這個方面,無疑是把這個作品矮化了,對不對?因為我們剛才說了,在這個方面他比不了西廂記,也比不了牡丹亭。那麼他的高度在哪兒呢?他的真正的高度,在他所闡發的主題和哲理是超乎尋常的。一般的作品遠遠跟不上。

《紅樓夢》的價值非常高,《紅樓夢》這部書寫的是可以說以他的飽蘊量可以屹立千古,這樣的一部作品,開始是用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後來在1791、1792年出現了最早的兩個刻本叫程甲本、程乙本。這個刻本出來以後,很多人都見到了這個書,因為抄本只能在小範圍內,只有刻本才能普及開,所以刻本出來以後有大量的讀者見到《紅樓夢》了,就是說那個時候的家家戶戶不管存什麼書,這個書當中一定有一部《紅樓夢》,可見這個書深入人心。

但是更多的人怎麼知道《紅樓夢》的呢?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改編作品知道《紅樓夢》故事。各種各樣的改編作品。

清朝的時候有子弟書,有各種摺子戲。近年間又出現了新的科技進步:新的樣式電影、電視劇出現了。這樣的作品用什麼樣的樣式來改編是最合適的呢?我們剛才分析了,越劇《紅樓夢》改編的很好,但是容器太小,沒有辦法,只能取一部分的內容,找來找去找到了寶黛釵三個人,他找到了愛情婚姻悲劇故事,幸虧有一個後四十回,黛死釵嫁寫的很清楚,所以成就了越劇《紅樓夢》。但是對曹雪芹是不公平的。因為最後這一部分不是曹雪芹寫的,他的情節、情感、高潮和曹雪芹沒有關係,他只是說成就了這個越劇《紅樓夢》。越劇《紅樓夢》嚴格的說可以叫寶黛釵愛情故事,他如果叫《紅樓夢》,牽強了一些,因為《紅樓夢》有太多的內容了。

電影嘗試了很多次,從民國年間像周璇 袁蓓雲那些大腕演的電影開始,到40年代也是大腕,叫閆慧珠演的《紅樓二尤》,童芷苓和林默予演的《紅樓二尤》,這些電影當時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拍的很好,但是隻是一個片斷,一點故事。他裝不下這麼多。

終於有一位豪客,也是了不起的人,也是我的很好的朋友,叫謝鐵驪。謝鐵驪發願要拍《紅樓夢》,結果他把電影拍了八部,,一天放一場要放八天

,這個情況像我剛才說的連臺本大戲一樣,在電影院裡面沒有辦法取得很好的票房的,沒有人從第一部看到第八部,這個不上班的要延續到下個星期,電影拍的還是不錯的,導演是非常好的導演,製片是北影廠廠長汪洋,整個最強的力量組合到一起,當時百花獎攝影獎的得主是攝影師,演員是一群大腕,劉曉慶、林默予,演過《紅樓二尤》的林默予演賈母,數出來讓人瞪大眼睛的一群人,當時可以找到的漂亮女演員幾乎都找過去了,明星,明導演,大場,長度很長,雲集了這麼多大腕,造成多大的影響?沒有。為什麼?他是竭力把這麼多內容裝進去,八集還是裝不下,還是不得不捨棄很多的內容。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終於出現一個東西叫電視連續劇,這個東西一出來,十集不行二十集,二十集行三十集,五十、一百集都可以,反正說我天天放,你有時間就看看。這個電視連續劇的容器佔便宜了,你有多少內容都給你裝進去,所以1987版電視劇佔的第一個便宜就是樣式的便宜,電視連續劇的樣式出來了。這個東西出來容器大了,把這麼多內容裝下去了,容得我們沉下心娓娓敘說動人的故事,贏在樣式上面是第一。

再一個,劇本是一劇之本,如果容器好,劇本不行也不行。你看電視劇會發現,如果劇本好,導演只要不犯技術錯誤,這個劇就可以拍的不錯。如果劇本不好,你把最好的導演和演員全部拿來也沒有用。劇本是一個總任務書,電視劇是一個綜合藝術,要給導演、表演、服、化、道、攝、錄、美各個方面提供一個依據,藝術創作的依據都在劇本里面。

而劇本很麻煩,尤其名著改編的劇本,經常有人發這樣的感慨,說看完了以後比原著差多了,因為原著已經找到了一個最佳形式,原著就是原著,改成另外一個樣式經常不討好的。

你要想完成一個樣式,到另外一個樣式的藝術轉化,這個難度是非常之大的。電視劇的審美過程從形象獲得思想而不是文字。

當初我們最早接這個活的時候,是想按照120回通行本去改編,省很多的事,他有一個依據。你把它完成,剛才說了雖然很困難,但是總是有一個依據完成這個藝術樣式的轉換,但是真的幹起來這個活來,發現這個是不可能的任務。為什麼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接不上的地方太多了。

第一個略微舉幾例,這一部書從前面的正文到前邊的曲子,到前邊的各種詩詞曲賦,賈寶玉神遊太虛院聽到的曲子和前邊在太虛幻景裡邊看到的判詞,還有《好了歌》,綜合這麼多的東西都是對最後的結局做一個一次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這樣一個大悲劇結局的語言。這個是一個大悲劇,所有的都指向這個方向。但是後四十回呢?大團圓結局,顯然前面的那些鋪墊,都白費了。你要是用後邊這些東西,前邊的那些鋪墊就得刪掉,因為是沒有意義的。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好了歌》

再比如前邊第一號主人公是賈寶玉到80回以後部分。80回以後部分是40回,這40回當中有22.5回,賈寶玉是一個傻子。我問過王扶林,我說就這麼寫賈寶玉就是一個傻子,你覺得怎麼樣?想都不用想,沒有辦法拍。這麼一個光彩的形象到後面成了這樣一個情況了?他要不傻那麼掉包計起不了作用。

掉包計誰出的?鳳姐,王熙鳳。王熙鳳真的是有病,這麼聰明的一個人,少說有一萬個心眼,她居然出了這麼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餿主意。如果賈寶玉要是娶了林黛玉是一個什麼情況呢?林黛玉根本不會和王熙鳳爭什麼誰當家之類的這種事兒,王熙鳳不是正經應該在這邊當家的,王熙鳳是假設那個院裡面,王夫人把他借調過來的,因為這邊的賈珠死了,賈珠的夫人李紈守寡不能做事。過去守寡不得了,出來張揚就麻煩了,而且一個家裡面讓這樣的人出來執掌家政是不吉祥的,她只能在家裡面一盞青燈,因為沒有人管,所以把王熙鳳從那邊接過來。如果賈寶玉要娶了薛寶釵,……薛寶釵是什麼水平?王熙鳳不識字,薛寶釵能寫詩,那兩個人差的不是一個層次,薛寶釵人緣比王熙鳳好很多,是不是?而且薛寶釵還受到過管家的,他還實習過,他們三個人一起理家,很多主意都是薛寶釵出的,薛寶釵的能力大家都看到了。薛寶釵做了寶二奶奶,人家是正室,王熙鳳你得回去了吧。王熙鳳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專門把一個人請到臥榻之側來,這個肯定是不行的,那麼王熙鳳為什麼給自己出這個主意,一定把薛寶釵娶進來,一定不能娶林黛玉。王熙鳳到底是誰?她不是前80回那個人了,她完全換了一個人。
她不應該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所以後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接不起來太多,前八十回鋪墊了很多,比如說到越往後越是大故迭起,很多的矛盾都已經蓄足了勁,80回以後的部分一定非常好看。這個風起雲湧。結果真的到了80回,你往下一看不對了,這些矛盾都沒了。平時說邢夫人和王夫人,兩個人幾乎視同水火,但是到了80回以後兩個人成了一個人了,連行文都成為了邢王二夫人道,什麼事兒兩個人,那麼你說這個劇本怎麼寫?是不是?那麼好吧,我們說第二個折衷方案,挑挑揀揀,能用多少用多少。挑選的結果發現沒有多少可以用的。

怎麼辦?回到剛才說的話題,什麼叫原著。名著改編最重要的一個事項尊重原著,這個是原則。原著範圍定了就是前80回。既然前80回是原著,我們要忠於原著,原著裡面所有要闡發的東西,我們都不能丟掉這種情況下面我們發現80回以後部分,要重新寫。後40回能用的不多了。能用的部分是什麼?還原成素材,畢竟寫後40回的人不管是不是高鶚,他和曹雪芹年代相距不遠,他對那個年代的風俗典章更熟悉

所以裡面的細節和生活素材還是可以參考的,有一些甚至可以應用的,所以定了這樣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忠於原著,重視續作。

1987版電視劇的劇本是照這樣的原作動手了,爭取到這個原則,而能夠說服最重要的。中國的事情,毛活著的時候說重要的事情在於教育農民,我們過這麼多年越來越覺得重要的問題在於教育官員,因為這個拍打的是官員,你要不說服他,很多事兒真的難辦。

《紅樓夢》電視劇就是這個情況。那個時候中宣部管這個劇,下達的有正面意義的指令,有八個字叫“鄭重其事、嚴肅認真”,當然也很空泛。負面的都是讓你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比如說不能寫夢,《紅樓夢》不能寫夢。我們今天一聽很荒唐,當時的荒唐是很嚴肅的,就是不能寫。太虛幻境不能寫,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不能寫,這個神話故事不可以寫,裡面所有的所謂的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東西統統要刪掉。我們提出《紅樓夢》按照那個時候的文藝理論的界定態勢,也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正式的指示下達要把它拍成一個地道的現實主義作品。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87《紅樓夢》編劇周嶺

我們在回龍觀開了15天的會,有官員、學者,有各個門類的專家,還有我們。基本上是舌戰群儒。所有參加會的人一個結論,這個時候最後的結果如何,是我們的事兒,我們終於一得一失。得是後40回另起爐灶,失是夢還是不能寫。也算是贏了一半了。與會諸君印象最深的現在還有一些活著的,已經有不少的去世了的,活著的見面還經常提,你們那個時候太頑強了,給人的印象太頑強了。不頑強不行,那個時候一門心思想把這個作品拍成電視劇,還是應該認真的把這個事兒做好。但是要想做好,你按照120回根本沒有辦法做,能爭取到結果謝天謝地。雖然這個結果很好,但是等於給自己找了一個事兒。前八十回有原著,八十回以後部分什麼都沒有,你不是說後40回不行嗎?你拿出來我看看,我們自己把自己擱在那了,這個活實際上放到我頭上了。因為當時我最頑強,這個不得了。

後40回,後來有好幾個出版社找我,說能不能在寫劇本的同時寫一本小說,後40回或者後30回,和前80回合並一塊再出一種,把高鶚的後40回給邊緣化。我說我寫劇本已經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但是為什麼敢寫呢?就是到底他還是一個綜合藝術樣式的依據部分。他是一個劇本,他只是一個部分,不是全部。但是小說就是全部。小說是跟曹雪芹後邊,那麼你從文字上面靠住他已經非常難了,詩詞曲賦再試試。

脂批說曹雪芹寫《紅樓夢》這部小說的原因,是因為他要借這個小說傳他的詩,他的詩寫的太好了。有人說曹雪芹的詩寫的好嗎?有人批判曹雪芹的詩寫的不好,“一個蚊子哼哼哼,兩個蒼蠅嗡嗡嗡”,曹雪芹在《紅樓夢》寫的詩和曹雪芹本人的身份寫的詩是兩個概念。李白、杜甫的詩是李白、杜甫自己的,而曹雪芹寫的詩是《紅樓夢》裡面的人物書,夏衍先生的說法叫按頭制帽,按著腦袋做的帽子,每個人的腦袋大小形狀都不一樣,帽子都不一樣,每個人寫的詩都契合這個人的身份、學識、知識結構/道德觀念,藝術審美情緒。別的人的詩安不到這個人身上,賈寶玉的詩安在薛寶釵和林黛玉身上都不合適,只有他自己的詩。林黛玉的詩拿出來和賈寶玉說,這個是薛寶琴的。拿過來一看賈寶玉就說了斷非蘅蕪體,蘅蕪是誰?就是他們家住的蘅蕪苑,薛寶釵住的蘅蕪苑,寶琴跟著薛寶釵享受了蘅蕪兩個字,說斷非蘅蕪體,不是他們兩個人,只有林姑娘,林妹妹曾經離亂,他們未經離亂,斷不可出此哀音,他們寫不出來這個東西。所以詩不僅僅闡發情趣,同時契合這個人的身份,這個是最難的,曹雪芹寫的詩是最難的。

曹雪芹有沒有把自己漏出來的時候?有的,他還經常借別人的口給自己喝彩。比如說《姽嫿將軍詞》,來了你也寫他也寫,賈寶玉寫了一首,“姽嫿將軍林四娘”。賈寶玉寫到前幾句的時候,賈政哼了一聲,你寫了半天都是女兒家閨閣中詩,看你怎麼寫,我讓你寫的是姽嫿將軍,人家是女將軍,一句就轉過來了“丁香結子芙蓉絛,不繫明珠系寶刀”,一句過來了。她的腰間掛的不是明珠是寶刀,這個就是女將軍,一句過來了,所以轉的太厲害了,所以眾客一起喝彩,這個不是給寶玉喝彩,給曹雪芹喝彩的。尤其後面的那句“明年流寇走山東”,眾客拍案叫絕好一個走字,都是給自己喝彩,曹雪芹也挺有意思。

今天不說別的圈子裡面,紅學研究者這個圈子裡面,能寫詩的沒有幾個。不出三五個,寫的好的只有一個,周汝昌,寫的真好。能不能抗住曹雪芹的詩詞曲賦,我心裡沒有這個底。雖然我寫了很多年的詩詞曲賦,雖然我也認為知道該怎麼寫的,比一般的只會講的人稍微好一點,但是想抗住曹雪芹很難,非常難。更何況曹雪芹是一個曠世奇才,他經歷的那些生活,我們今天都陌生的很,用小說的這種樣式,去狗尾續貂斷斷不能做的,所以我只能婉言謝絕了出版社的美意,我還是踏踏實實寫我的劇本,能把劇本寫好已經不容易了。

這個劇本寫起來是帶著枷鎖跳舞,你要時刻想著怎麼和前八十回接上。

前八十回鋪平墊穩的事兒這個地方怎麼往下說,因為沒有行動是不行的,這個劇每往前發展一步,都是人物故事往前推著走的,你必須往前推。那麼後邊都發生了什麼事?人和人之間,原來舊有的矛盾到這個時候有什麼新表現?人物性格是延著他的脈絡一直髮展下去的,還是說有轉折和變化,人物性格可以變化,但是這個變化不能是扭曲,要有轉變的契機。

到了80回以後,到了81回,賈寶玉讀書去了。不僅自己讀,還給巧姐講《烈女傳》一本正經,這個人物怎麼轉過來的?他轉變沒有契機的這個不行。所以每推進一步,都非常的難。和前面有呼應,是不是完全不可以做,也不是,前80回有浮現。前八十回有很多的脂硯齋批語,有很多的正文浮現,給後來的劇本的寫作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還有一點,前80回對於人物性格和發展,有一個必然的邏輯。情節推進有必然的邏輯,根據情節推進的必然邏輯,根據人物性格發展的必然邏輯,根據故事本身要闡發的哲理,根據這個大家族消亡過程的整個走向,再參考脂硯齋的批語,再參考一些讖語性的詩詞曲賦,以及正文當中的語言,儘可能合理的把後面的部分構想出來。

那麼讖語性的語言我再多說兩句,《紅樓夢》裡邊有很多語句都是有讖語性質的。比如說金簪子掉在井裡面,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你急什麼,這個是金釧,這個是賈寶玉說你著什麼急,金簪掉在井裡面這句話,這個是一個預言。金釧後來被攆出去就跳井死了,那麼你說別人要這樣寫的話肯定難看極了,有刻意捏合的嫌疑,但是在曹雪芹手下舉重若輕,好像非常不經意的把這個事兒勾連在一起了,這個太了不起了。

有這麼多條件,所以我們儘可能把這個作品復原出來。當然這是很不自由的。應該是代人立言,替曹雪芹說話。你每一句話,每一個人物關係,每一個情節推進你要想曹雪芹是不是這樣想的,每天扮曹雪芹的事兒挺苦的,把自己忘掉了,我是曹雪芹,這個樣子。我應該怎麼辦。那麼經常碰到這樣的事兒,覺得要是在曹雪芹手裡邊,一定很精彩。我怎麼就繞不出來了呢?是吧,這個很困惑,這個說實在的,這種苦是不足為外人道,這個是真的不容易的。但是就是這樣寫出來的本子最後也沒有拍全,這個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

那個時候拍攝上面有很多條件限制。不像現在,現在又有錢,設備又好,現在到經常現場去看拍戲,多臺機器現場一場場戲簽完了,就是這麼快,各個角度所有的機器都支起來,分工各不相同,所有的景別、角度,跟誰不跟誰,是不是運動都弄好了,開始一下子一大段,一氣呵成還是同期聲,這一大段拍完了。三天一集戲都是很慢的了,現在,那個時候一臺機器。北京拍完了說下個鏡頭在哪兒?蘇州,一大幫人去蘇州了,所以這個區別,留下的遺憾很多。

現在《紅樓夢》這樣的戲拍下來一年、一年半,拍60、80集都是可能的,那個時候拍三十幾集,前後用了三四年的時間,要連寫劇本算起前後五年的時間,包括演員訓練班等等這些東西,那個時候條件限制是造成了一些遺憾。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導演王扶林

還有人為的一些遺憾。比如說這個劇本的前八十回部分是原著做參照的,碰到劇本什麼問題可以找原著,八十回以後部分不是了,那麼就是我們自己寫的,沒有原著做參照,如果對這一部分不理解的話,那麼就是過不去了。這一點上來,因為當時有各種各樣的情況,所以這一個部分,我作為編劇沒有參與到底,沒有跟到底,去忙別的去了,所以這個部分沒有人盯著,拍的時候不理解就刪掉,這個是最簡單的事兒。但是大家注意了,

《紅樓夢》是什麼樣的書呢?《紅樓夢》是這樣的一個作品,它是一個網狀結構的作品。它的結構和其他作品不一樣,它不是單線不是雙線,它是網狀結構,這個網狀結構牽一髮而動全身。曹雪芹都把這個事兒擱下來了,你擱著試試看,就是不行。只要有一點照應不到就接不上後面了。

《紅樓夢》我們現在國內才拍了兩遍,電視劇才拍了兩遍。一個1987版,一個2010版,拍了兩遍。後面有一點急功近利,這個不用客氣,犯了很多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劇本,沒有一個好劇本就貿然開機,李少紅是一個好導演,但是沒有好劇本也拍不出來好劇,這個是一定的,找九個編劇,據說裡面有一半沒有看《紅樓夢》,這個很奇怪。我不知道怎麼想的,這個裡面一個男編劇,八個女編劇,本來是想找十二個的,沒有找那麼多,不知道。這種做法本身有很大的問題,劇本不好。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所有的知識準備非常齊全的時候,都很紮實和厚重的時候,不能忘記了無朝代年紀可考。

《紅樓夢》裡面第八回,賈寶玉去薛姨媽那看寶姐姐,一進去看薛寶釵什麼模樣,穿著蜜合色的棉襖,棉襖外邊罩了一件什麼?這麼一件衣服,這個是什麼衣服?裙明清兩代都有,襖明清兩代都有,是吧,那個比肩只有一個朝代有,這個朝代叫做元。只有元代有比肩,其他朝代都沒有,曹雪芹錯了嗎?沒錯,曹雪芹用這些小地方。這個是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大家看文字的時候,賈寶玉看了一個寶姐姐,從臉一直看到胳膊,就是注意這個了。

但是你要真的認真讀進去,一遍遍的讀會發現很多曹雪芹越看越偉大,居然在不經意的小地方,都要表現他的哲理意圖,這個藝術宗旨是什麼?無朝代年紀可考,無地域邦國可考,漢唐宋元明清,官制、地名、服飾、器用,都不是某一個朝代或者某一個地域。為什麼呢?他讓讀者從這個裡面出來,別老是想著雍正、乾隆、萬曆,想這些沒有關係,你就想我這個地方叫寧國府,這個地方叫大觀園,充其量那個地方叫平安州。

還有就是再寫《紅樓夢》,如果再拍的話,後面還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說我們現在看賈寶玉,前八十回就一個,八十回以後呢?八十回以後有兩個,是吧。那個時候真賈寶玉會出來,可是我看曹雪芹的文字看不到了,說周某人怎麼這麼有把握,這麼有底氣,我告訴你我根據什麼,前面再三的強調假做真時真亦假,也是不斷的說假事將盡真事方顯,裡面設計了一個從開篇就是一個賈雨村,而這個裡面就有一個賈家,榮國府賈家,寧國府賈家,還有一個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的甄家,賈家有一個賈寶玉,甄家還真有一個甄寶玉,這兩人形象、言談、舉止、性格、愛好都一樣的。兩家人做過交流,是吧,那個也是捱打,只是姐姐妹妹亂喊,那個裡面也有一個老祖母溺愛不明,和賈母一樣,兩邊是一樣的。

最重要的第17、18回的時候幹了一件事,在園子裡面點戲唱,點了四齣戲,這四齣戲暗示後面賈家要敗了。前面三件事都是實實在在發生的,前八十回都有他們的故事。八十回以後都發生了一些故事。唯獨一個甄寶玉前八十回裡面沒有出來,但是這個裡面四齣戲什麼重要,他的重要性在哪兒?脂硯齋批語說所點,大過節、大觀點,整個書當中這四個是大關鍵。就是甄寶玉送玉是大關鍵,不是出來閃一下就走了,是吧,他是真的有一大段故事出來才對。還有前面的好了歌注,好了歌注裡面,抄本旁邊有很多旁批,批的都是人名,這個指誰,那個指誰,說什麼都批了,這個不是都有人嗎?

乾貨|編劇周嶺談87版《紅樓夢》創作得失

不是說賈寶玉,說甄寶玉也在裡面。就是說所有旁批出現的這些人,都是在八十回裡邊出現,在後四十回也會出現,唯獨區別一個甄寶玉與體例不合,甄寶玉應該出來才對,就是八十回以後部分有很好看的甄寶玉的故事。大家想一下光一個賈寶玉已經好看殺人了,後面再來一個甄寶玉,兩個寶玉,這個裡面不要說看數的人,就書中人寶釵會不會搞錯?湘雲會不會搞錯?這個裡面有多少故事?這個玉本來是誰的?是賈寶玉的,一天到晚掛在這兒。但是賈寶玉曾經丟過玉,揀到過這個玉。還有甄寶玉送玉,這個玉跑到甄寶玉手裡面了。大家想一下薛寶釵的金鎖是和尚給的,將來有玉的可以成為婚姻,並沒有說一定嫁給誰,誰有玉嫁給誰。他講的是物物相合,金鎖和玉是一對,薛寶釵究竟嫁給賈寶玉了還是甄寶玉了,好看吧?

我們當時都想到了,但是來不及,受到的約束也太多。人家上面讓你寫成現實主義作品,你再寫一個甄寶玉又違約了,哪兒有這樣的兩個人,你想寫什麼,不是寶黛釵婚姻悲劇故事,不是反封建戰士了,當時時間也賴皮,今後如果有機會再做的話,這個都是很重要的一些內容。所以《紅樓夢》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作品,這個作品的特殊,使得在改編的過程當中,既犯愁又有可能叫好,他是非常之難。但是如果你能夠認認真真的去做,如果大家能夠體味到你的認真的話,他會喝彩的。

提問:周老師你好,我大概八歲的時候第一次在看這個1987版的《紅樓夢》,印象最深的鏡頭就是最後一個史湘雲和寶玉遇到的那會。然後那時候我覺得這個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包括後來看《紅樓夢》以後,包括看一些《紅樓夢》的解析,然後有很多人認為這個史湘雲最後是不是和寶玉在一起。我又想起來小時候看的片斷,最後在您的編著是說湘雲和寶玉會在一起,還是開放式的結局大家去想,這個是我特別想問的一個問題,我想了很多問題。

周嶺:這個話題挺好的。我們知道史湘雲活了很大的年紀,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兩鬢又成霜。兩鬢成霜了說明年齡很大了,薛寶釵和湘雲。

薛寶釵我剛才說有很多批語指向薛寶釵嫁給寶玉了,也有很多指向是史湘雲嫁給寶玉了,這個是怎麼回事。前面因為曹雪芹寫書遵循原則,做人要老實,做文要狡猾,寫東西別那麼老實,撲朔迷離才有趣味,才能引人入勝,所以前面沒有說,只是鋪設了很多浮現。

那麼這些浮現給我們很多的想像空間。我個人的學術觀點,甄寶玉娶了薛寶釵,賈寶玉娶了史湘雲。寫這個劇本的時候來不及寫這些東西了,所以留了一個開放式的結果。

提問:周老師,剛才提到史湘雲,我看了一些材料,說脂硯齋說他實際上就是曹雪芹的紅顏知己,他們兩個實際上共同寫了這本書,有這種說法。然後等於是裡面的史湘雲就是脂硯齋,我想請周老師從學術上面給我們講一下這個有沒有道理。

周嶺:這個是很重要的說法。為什麼說這個重要,因為是一個重量級人物的說法,這個重量級人物就是我開頭提起的周汝昌先生。周先生力主脂硯齋,脂硯齋是曹雪芹的續絃妻,就是史湘雲的原型。但是他也說的很清楚,這個不作為結論,因為材料太少,不能坐實這個史湘雲就是脂硯齋……脂硯齋就是史湘雲的社會原型,不能坐實史湘雲就是曹雪芹的續絃妻,沒有直接的證據。

脂硯齋怎麼來的,脂硯齋來自於一塊硯臺,這塊硯臺在天地之間有的,這個是明朝的一個人叫王穉登送給他的紅顏知己,叫薛素素。薛素素當時是名妓,名妓不是一般的名妓,各路有名頭的達官顯貴都擺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比如說書法大家董其昌,就和薛素素過往甚密。很多,薛素素文武全才,王穉登把硯臺送給她還刻了一些字,給了一個硯盒,結果這個硯臺輾轉不知道去哪兒了,一直到解放初期的時候,在成都的一個地攤上面,四川大學的一個教授把它買下來,自己拿不準,寫信給章伯鈞先生。章伯鈞先生說你拿來我看看,然後花重金買下來,不是自己買,是替博物院買了。花了多少錢呢?8塊錢。那個時候已經很多了,把這個買下來送到故宮收藏了。

下面的故事就很好玩兒。1962、1963年的時候紀念曹雪芹二百週年,那個時候郭沫若親自主持,阿因黃苗子左膀右臂在故宮中和殿做了一次紀念曹雪芹的展覽,把相關的文物集中在一塊展覽,其中就有一塊脂硯,很多去看展覽的人見到過這塊脂硯,後來展覽結束之後,這個展覽到全國各地巡迴展,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這個展覽,把所有東西都打包回來,回來清點東西的時候,什麼都是還在的,只少了一塊脂硯,這個脂硯沒了,所以沾上《紅樓夢》和曹雪芹就是故事,就是謎。

提問:我們都知道《紅樓夢》有幾個書名,有一個叫《風月寶鑑》,為什麼作者會用這樣一個不太起眼的道具做小說的名字。

周嶺:這個書名一直沒有定,曹雪芹在批閱增刪五次,其中羅列了一下他幾個名字,他叫《風月寶鑑》。因為這個裡面有很多的風月故事,這個裡面還真的有一把鏡子叫風月寶鑑,這個照著照著沒氣了。他也叫《金陵十二釵》,描寫了以金陵十二釵為代表的一群美貌的才女。

它又叫《情僧錄》,為什麼?因為他在下那塊石頭上面,那塊石頭上面遍數歷歷的一些字,被一個空空道人抄回來了,抄回來以後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空空道人了,所以自己叫空空道人,所以這篇文字叫《情僧錄》,是這樣的一個原因。

《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所以有這麼幾個字,有名字。那麼他傳出來的時候這個名字還沒定,他可能這五個名字都用。明義看到的就是曹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他叫《紅樓夢》,是吧。那麼我們看到的傳出來的抄本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也有人說他就是……本來這個小說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寫風月故事的,一個部分是寫小兒女卿卿我我的感情的,所以這兩個故事一部叫金陵十二釵,一部叫風月寶鑑,這個都是推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