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樓市半年報:成交普降10% 地價還在漲 房價不讓漲

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積極抑制非理性需求,同時強調擴大並落實“有效供給”,但是,短期需求側調控和中長期供給側改革的交互作用併產生效果尚需時間,市場上的供需情況仍較緊張。重點城市新房市場成交面積繼續縮減,各線城市中一線城市領降;三四線城市新房成交面積亦有所回落,但絕對規模仍處歷史較高水平。

2018全國樓市半年報:成交普降10% 地價還在漲 房價不讓漲

因城施策新階段 精準調控政策不斷升級

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政策調控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繼續積極抑制非理性需求,另一方面重點調整中長期供給結構。

中央明確表態調控不放鬆,多城落實地方主體責任,政策密集出臺。上半年調控力度並未減弱,截至6月底已有50餘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0餘個縣市出臺調控政策,海南上半年曆經數次政策收緊。

政策聚焦擴大“有效供給”,積極出臺相關保障政策。5月份住建部明確要求一線、二線城市要在年底前編制完成2018年至2022年住房發展規劃,增加有效供給,提高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比例,大幅增加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供應,在新增住房用地供應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融資層面,住房租賃市場融資渠道建設上半年進展明顯,一是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條件和重點支持領域已得到政策的明確,二是險資也已允許進入長租公寓市場。

大城市先後出臺住房發展規劃、土地供給中長期計劃,落實“有效供給”。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在未來住房供給規劃中擴大政策性支持住房、租賃住房的比重,住房供應基本體現為普通商品住房、政策性支持住房、租賃住房4:4:2的三分結構。同時,開拓渠道保證“有效供給”。一是供地端的保證(規定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佔比;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住房);二是開發端的轉化(北京提出將限價房中可售住房銷售限價與評估價比值不高於85%的,收購轉化為共有產權住房);三是存量端的激活(包括集體性閒置資產的盤活、土地出讓主體的擴充、各類閒置物業盤活等)。

總體來看,與2017年相比,2018年上半年除在需求端進行重點調控外,也注重在“供給側”解決供需結構不匹配問題。短期需求側調控(抑制非理性需求)和中長期供給側改革(保證有效供給)共同發力。

2018全國樓市半年報:成交普降10% 地價還在漲 房價不讓漲

重點城市新房成交普降10% 一線城市降幅明顯

政策嚴控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規模繼續縮減。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持續深化,長效機制建設穩步推進,金融監管力度加強,在限購限貸、預售限價等嚴控政策下,重點城市新房市場供需不匹配,有效供應不足造成需求釋放受阻,再加上備案延遲等因素影響,新房成交面積持續回落。據初步統計,2018年上半年,50個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市場月均成交量在2740萬平方米左右,同比下降約10%。

不同級別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成交繼續回落。據初步統計,一線城市2018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約25%,領降各線城市,其中京滬成交面積依然處於歷史最低點,深圳由於去年基數較低,成交同比增長兩成左右,但成交規模仍處於低位區間。二線代表城市月均成交面積約7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天津、杭州等熱點二線城市同比下降超三成。

三線代表城市上半年棚改力度仍然較大,成交規模絕對值處於歷史相對高位,上半年月均成交面積在32萬平方米左右。

價格方面,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對100個城市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百城價格累計上漲2.62%,較去年同期收窄1.57個百分點。

代表企業銷售金額保持增長,碧桂園突破4000億元。2018年上半年,20家品牌房企累計銷售額達到23756億元,較去年同期提高32.3%;累計銷售面積1800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5%。具體來看,一季度20家品牌房企銷售金額同比增長24.7%,二季度企業繼續加大推盤力度、搶收銷售回款,銷售金額同比增長38.9%。大型房企銷售金額穩步提升,整體銷售業績保持較高水平。

2018全國樓市半年報:成交普降10% 地價還在漲 房價不讓漲

2018上半年中國品牌房企銷售排行榜

土地:整體供需繼續增長 三四線城市推地增幅最大

各類用地推出量增加,其中住宅用地推出量同比增長超三成。2018年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各類用地10.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4.2%,其中住宅用地推出5.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0.4%。分線來看,各線城市住宅用地推地均加速,其中一、二線城市推出量同比分別增長12.6%、29.5%,三四線城市同比增長32.9%,增幅最大。

住宅用地成交量同比增長超兩成,二線城市同比增幅居首。2018年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各類用地共成交8.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9.3%;各類用地成交出讓金19075億元,同比增長26.6%。其中住宅用地成交4.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3.5%。各線城市成交面積同比均增長,其中一線城市上半年同比增長6.7%;二線城市同比增長25.3%,增幅居各線城市之首;三四線城市同比增長23.4%。

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同比小幅上漲,溢價率繼續下降。

2018年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各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217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8%;溢價率為20.2%,較去年同期下降15.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390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4%;溢價率為23.3%,較去年同期下降20.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在政策趨緊、監管趨嚴的形勢下,一季度、二季度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穩定在3900元/平方米左右。分線來看,上半年一線城市同比下跌22.3%,二線城市樓面均價同比上漲4.4%。三四線城市樓面均價271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5.0%,漲幅居首。

拿地金額有所下降,三四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繼續上升。2018年上半年,企業拿地繼續向三四線城市下沉。20家品牌房企累計拿地135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8%;累計拿地金額6101億元,同比下降12.4%。分區域來看,二線城市仍為房企佈局熱點,拿地金額佔比為53.4%,一線和三四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分別為12.3%和34.3%。其中三四線佔比較2017年上升了8.5個百分點。

2018全國樓市半年報:成交普降10% 地價還在漲 房價不讓漲

2018年上半年中國品牌房企拿地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