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魅(民間故事)

影魅(民間故事)

宋朝慶曆年間初夏的一天,一位遊學四方的楊姓世家公子來到羅州境內,天色已晚,錯過投宿。此時月上樹梢,楊公子孤身穿行在一個黑黢黢的小松林裡,只希望能遇到人家,哪怕是一座古剎,也好暫作棲身之所。

“救命啊,救命啊⋯⋯”突然,一聲女子的呼救聲從不遠處傳來。楊公子壯著膽子循聲而去,走近時發現一個女子被縛在松樹上。藉著月光,只見那女子一張嫵媚動人的面孔上掛著兩線淚痕,誰見猶憐。楊公子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憐意,急忙為她解開了繩索。

楊公子問她為何在此,她只是泣哭不已,一言不發,卻用手扯了他的衣角。楊公子只好帶她上路。一路上,兩人相伴,不知不覺就到了一座古剎前。月光下,門前匾額上書寫的“靈遠觀”三個鎦金大字清晰可見。

楊公子叩門。那女子默不作聲,只是扯了楊公子衣角,悄無聲息地緊緊跟在楊公子身後,嬌小的身軀恰恰站在楊公子的影子裡。

開門者是一位仙風道骨的道人,一見楊公子便‘咦”了一聲,頷下鬍鬚無風自動。道人圍繞著楊公子轉了三圈後,然後突然大喝一聲:“去!”一指疾點向楊公子身影處。楊公子看了看躲在自己身影裡的女子,只見她一臉的惶恐神色,似乎承受著什麼痛苦。

隨後,那道人噓了一口氣,向楊公子單掌施禮,自稱靈遠道長。

楊公子雖然感覺靈遠道長的行為很是詭異,不過,他以為是當地一種風俗,所以也沒有多想什麼,只是向靈遠道長道明瞭自己的來意。

靈遠道長聽說楊公子要在此借宿,急忙將他請進一間乾淨的廂房。那女子始終將身軀躲藏在楊公子的身後,步步緊隨著楊公子。

靈遠道長想必是位道法高深之士,把他們二人當作一對小夫妻,自始至終都沒有對那女子看上一眼。楊公子反而覺得有些不便,正要開口向靈遠道長說明時,靈遠道長卻說:“公子您遠道而來,請先休息片刻,我讓渾家備些飯菜來。”說完,疾步走出廂房,楊公子只好作罷。時值佛道盛行,許多居士帶家修行,所以楊公子也不在意。

很快,一位老婦人端來兩菜一粥,將飯菜放在一張圓桌上,隨後退出。

楊公子看著那一副餐具,又看了看圓桌旁邊僅有的一隻木凳,望了望自己身後那女子說:“主人雖好客,惜乎碗少筷少飯菜亦少,還是小姐先用吧。”

那女子聽後,仍舊不聲不響,也不謙讓,只是默默地坐在那唯一的一隻木凳上,拿起碗筷,獨自吃起來。

聽得那老婦人一愣:“公子在與誰說話?”

“她啊。”楊公子指著身後那女子說。

老婦人順著楊公子所指處看去,臉色瞬間蒼白,雙手一鬆,碗筷散落一地。她急急拉了楊公子的手,倉皇離開廂房,緊緊關閉了房門,拿出一把大鎖鎖了。楊公子大惑不解,正要問個究竟,老婦人卻緊張地叫:“公子是不是路上救了一個年輕女子?”

楊公子納悶了,自己身後站著一個大活人,這老婦人居然看不見?

“是啊,她就在我身後⋯⋯”

“禍事來了,禍事來了!公子你命不過今晚⋯⋯”老婦人頓足長嘆。

楊公子聞聽此言,聯想起初進觀門時那靈遠道長的舉動,和這房間裡的一碗一筷一桌一凳,瞬間冷汗浸溼衣衫:“莫非,莫非,您老人家看不見她?那她,她是⋯⋯”楊公子後背發冷,大汗淋漓。

“唉,事到如今,也只好看公子你的造化了。此類孽障專在月明之夜,化為美貌女子迷惑獨身趕路之人,藏在人的影子裡,這樣別人就無法看到她。我們當地人俗稱為影魅。影魅跟人至宿處,夜半取人性命。拙夫也未必能有將她驅走的法力。”

楊公子聞聽靈遠道長有法力,急忙哀求老婦人要道長救自己一命。老婦人要楊公子跟著自己去後堂,看靈遠道長有什麼妙策。

楊公子跟了那老婦人,匆匆走到後堂門前,正要進入,不料那老婦人神情驚恐,一把拉住了他,使了一個手勢,悄聲說:“不好,後堂妖氣沖天,恐拙夫有難。”

兩人貼近了後堂窗戶,舔破窗紙,楊公子往裡一瞧,立時驚懼得說不出話來。只見後堂內一個女子面目猙獰,嘴角不斷滴著血,正緩緩從一具躺在血泊中的屍體上離開,從裝束上看,那屍體正是靈遠道長,而那女子正是自己路上救來的女子。

那女子嗤嗤淺笑:“靈遠老雜毛,就你這點道行,還要替天行道?念在你今天招待了姑奶奶一頓飯,姑奶奶就留你一個全屍罷。不過,那姓楊的細皮嫩肉的書生,想來味道一定非常鮮美。”

“天殺妖孽,還我夫性命來⋯⋯”老婦人一聲悲愴哭啼,衝進後堂。隨後,只聽得一聲慘叫,老婦人也倒在血泊裡。

楊公子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醒來時,楊公子發現自己正伏在一個人的背上。在冷冷的月光下奔逃。他的第一念頭就是:難道是那老婦人沒有死?正在揹著自己逃命?心中升起一股暖流,說:“老人家,多謝您救了我性命。”

不料,卻傳來一聲刻骨銘心的幽幽長嘆:“你醒了。”

這,這分明是那妖女的聲音!

楊公子絕望了,自己終究沒有逃離這妖女的手心。想起那妖女說的要吃自己的肉,不禁魂飛魄散,又昏了過去。

楊公子再次悠悠醒來時,天已經明亮,自己躺在一堆柔軟的乾草上。入目處,一張嫵媚的臉上充滿了歡喜的神色。“影魅!”楊公子驚呼一聲,驚恐地退縮著身子,企圖遠離她。

“公子莫怕,奴家不是什麼影魅,我也是人,你看,我有影子呢。”楊公子看了看,果然,在陽光下,那女子亭亭玉立,影子也顯得標緻俊俏。

楊公子看著天,感受著陽光的溫暖,確認的確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想來此女即使是鬼魅,也要有所顧忌,這才略微心定。“你究竟是什麼?”

“實不瞞公子,靈遠道長是我的父親,老婦人是我的母親,在後堂的那個是我的孿生姐姐,我們一家人家這麼做,也不過是為了維持生計而已。不過,我們只是謀財,將人嚇走了事,從來不曾傷害人命,即使是那些想佔我便宜的登徒子,也是僅僅略作懲戒而已。”

楊公子半信半疑:“那,那你為什麼要把我送到這裡來?’

“這是因為,這是因為⋯⋯”那女子低首弄衣,臉生紅霞,“這是因為奴家看公子溫文儒雅,而女孩家終究要嫁人的⋯⋯”

楊公子臉色頓變,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昂首站立,指那女子大罵:“一不知知恩,二不知回報,三不知仁義,四不知行孝,五不知廉恥,要我娶你,寧死不從!”

那女子聽後,呆立半晌,隨後掩面而奔,泣聲在身後飄落了一地。

三年後,楊公子出任羅州知縣,舊地重遊,發現靈遠觀已經是一片斷壁頹垣。問詢鄉里,都說三年前一場突然莫名其妙的大火,靈遠道人一家無一倖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