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重疾险理赔纠纷频繁出现,导致很多用户对重疾险望而却步,甚至很多人觉得保险本身就是骗人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还是用户不了解保险条款。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保险产品属于特殊商品,有太多专业术语,很多人表示拿到某一款重疾的购买链接或者计划书之后,根本看不懂。也有部分人觉得保险条款内容太多了,解读太过耗时耗力,于是便简单的认为只要合同约定的疾病都能保而未仔细研读保险条款的具体内容。

的确,保险合同条款是结合了金融、医学、法律的专业语言,是非常严谨的。大家对于合同有所有的疑问,都可以通过条款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如何解读保险条款。

一、条款怎么看

翻看各保险产品的条款便会发现大部分内容都差不多,这是因为很多条款都是通用的,这为我们读懂保险条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重点关注

1)、保障内容

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一般包括重大疾病责任、轻症责任、身故责任、疾病终末期责任等,这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

这里要关注释义中的疾病写法,这部分是整个条款中最难搞的部分,同时也是理赔时候重点关注的部分,前25种疾病一般是监管规定的通用写法,其余部分比较专业也比较难懂,需要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予以辅助。要明白并不是得了合同约定的疾病就可以理赔,还要达到赔付条件,而且重疾险对疾病的定义和生活中对疾病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别,看不懂就找专业人员协助。如:

急性心肌梗塞:

心脏通过冠状动脉来给自己供血,当冠状动脉出现硬化,它就逐渐开始堵塞,堵塞从30%开始,只有完全堵死,才是急性心肌梗塞!只要有0.01%没有堵死,就是冠心病!

什么条件可以赔付?

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三个条件

条件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条件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条件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条件4:发病90日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什么条件会被拒赔?

太早不赔:

如果心梗刚刚形成,心肌细胞尚未大量坏死,此时,心电图尚未改变、心肌酶或肌钙蛋白还未明显升高,不满足理赔条件。

太晚不赔:

当急性心梗发病,送医太晚,比如超过48个小时,患者的心肌酶和心电图会发生“陈旧性的改变”,此时就会被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塞],无法按照急性心梗来理赔。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理赔的解读,我们很明确的发现重疾险并非确诊即赔,必须要达到条款约定的条件才可理赔。所以购买产品前一定要详细解读每种疾病的定义和理赔条件,清楚地知道什么情况可以赔、什么情况不能赔。

2)、免责条款

也就是保险责任中不保什么的部分。

这部分有很多是法定免责事由,即保险法规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事由。例如客户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且不退还保险费等规定。这部分在保险条款中一般不放在免责条款中,而是单独一章明确说明,包括保险法第27条规定的保险欺诈行为、保险法第64条规定的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行为、保险法第65条规定的自杀行为、保险法第66条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是条款中规定的免责事由。

除法定免责事由外,还包括一些不可抗力、约定事由等。一般免责条款的内容包含如下内容: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不同的产品免责条款会有细微的差别,购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

3)、犹豫期和等待期

有些重大疾病有10天犹豫期,有些有15天,这段时间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解读保险条款和合同,如果发现不适合自己可以全额退还保费,超过犹豫期则损失很大。长期重疾的等待期有90天到180天等,等待期内非意外的疾病保险公司有权拒赔或只赔付保费(具体看条款约定),所以等待期越短越好。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也是条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通用条款

除上述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他大部分条款都是通用条款,可以略读。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有两点:

1)、保险合同的范围

另外,健康告知书也是合同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有些保险公司虽然在销售时询问了健康情况,但是合同中没有健康告知书,这为日后理赔纠纷埋下了不小的隐患。还有,保险合同期间范围内的保全变更申请书、批单等都是合同的一部分。

2)、客户权利

购买重疾保险之后可以享有什么权利?是否可以增额或者减额,是否可以变更被保险人,是否可以新增附加险,保单是否可以用来贷款?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二、病种条款中容易忽略的坑

1、条件性理赔

双目失明不保小,老年痴呆不保老:很多重疾险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对双目失明等疾病约定0-3岁免责,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老年痴呆,有的产品是这么定义的: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阿兹海默综合征,又称“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病”不保“老年”,很多人认为是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选择保险产品时一定要关注各种疾病的特性和理赔限制条件。

2、无效病种的叠加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乍一眼看上去是两大疾病保障,但这真的是两类疾病吗?对于用户来讲,这两种病虽然数量上是二,但实际肯定等于一。所以选择重疾险产品切记不能只追求数量多,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了解发病率情况,对于某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即使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

3、无限细分病种

某款重疾险中同的出现5种痴呆疾病: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但如果仔细研究理赔条件就会发现:

血管性痴呆与脑中风后遗症基本重复;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与非阿尔茨海默所致严重痴呆基本重复。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不仔细阅读条款,往往会陷入盲目比较病种数量的误区。但是,这里要和大家说的是,病种并非越多越好。每个病种的发病率、理赔门槛和同一病种多次充数都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三、如何分辨重疾险疾病设计

1、25种病种是否包含

所有重疾险的产品,肯定包含以下6种必保疾病: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除了6种必保疾病,行业协会还统一规定了其他19种疾病的定义。这25种疾病已经覆盖了95%的发病率,不管在名称还是释义上,都是相同的,大多数重疾险都是包含的。而对于那些未全部涵盖25种疾病的,即使保障病种高达百种,也不值得选购。

2、重要轻症病种

都知道轻症是没有行业标准的,因此我们所指的重要轻症病种,也是从医学、理赔数据等角度,对经验结果的描述。比如,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危险性很大,那么自然地,“(非开胸)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就被列入其中。

此类高发轻症,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9种:

重疾险高效避坑:从解读条款做起!

如果一款重疾险,包含以上几种轻症,基本已经覆盖了大部分风险。同时也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等)来综合判断发病率高的轻症病种,选择对自己而言保障全面的产品。

3、疾病理赔限制

重疾险理赔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地方。同一种病在不同公司的产品,甚至同一公司的产品之间,都可能具有差异,很显然,同一种病,赔付标准相对宽松,对被保险人就相对有利。

比如:冠状动脉介入术,有的产品要求必须是开胸手术才能获赔,而有的产品则放宽了条件,微创的、非开胸的手术都可获得理赔。

还有保障时间是否有年龄限制,理赔标准是否要求必须进行手术、是否要求状态持续时间才能获得理赔等,都需要我们弄明白。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疑惑了:重疾险这么多坑,为什么还要买?

这么想就过于片面了。重疾险一定要买。如果人一生只能买一个保险,重疾险是首先应该考虑的,它能保证重大疾病发生时,家庭生活受到的影响最小化。

需要注意的是:

1)保障归保障,理财归理财 ,最好不要购买兼顾保障和理财的产品。一般来讲,这类产品看似两全其美实则保障收益都很差。

2)一定要学会自己看保险条款。很多人因为买错了保险而吃亏,关键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条款,花钱能得到什么保障,保些什么,哪些不保,只有逐字逐句把条款弄清楚了,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障。要明白一切的口头承诺不写在合同上等于没有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