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資江河上變通途

一桥飞架,资江河上变通途

1974年,資江一橋建成通車(圖片由益陽市檔案館提供)。

一桥飞架,资江河上变通途

新建成的西流灣大橋。

44年前,一條資江河將益陽城一分為二,當時,益陽水運發達,舟楫往來,十分熱鬧;而陸路交通甚為不便,如今的橋北資陽區是當初益陽的中心城區,橋南尚未大搞開發,市民過往很是麻煩。

黃木生說:“1974年12月30日,益陽一橋建成通車了,這對市民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訊,通車那天,當時的地委書記、地革委會主任劉亞南為大橋通車剪綵,領導們在橋上照相,左一張右一張,臉上滿滿都是自豪感。我至今都記得,當時鑼鼓喧天,彩旗飄飄,市民們喜氣洋洋,在橋上一趟走過去,又一趟走過來,晚上12點都還不願意回家,那種感覺,真是爽啊。”

益陽市檔案館資料明確記載,資江一橋橫跨資江,聯接長常公路,主體長618米,由4孔72米的主橋和6孔28米的引橋組成,全長1257米,橋面淨寬13米。這在當時,屬於一流的橋樑建築。

一座座橋樑飛架南北,讓益陽市城區變為通途,黃木生感嘆:“我親眼看到這一座座大橋建起來,現在的益陽城市比以前大多了,人也多了,剛建一橋的時候,連自行車都很少見,現在車流穿梭不停,我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足了,這都要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作為一位老人,我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