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騎士團是如何走向沒落直到被解散的?

滄桑的小老鼠

聖殿騎士團的沒落說明了一個道理:不要隨便借錢給國王。金融業務什麼的不是想玩就能玩的,尤其不要跟王室有啥金錢瓜葛。

讓我們先看看聖殿騎士團在鼎峰時刻,是一個怎麼樣的債權人?

強盛了兩百多年,藉助教會的特權,聖殿騎士團累積了鉅額的財產——財富總量每年有六百萬英鎊之多,主要集中在土地經營和金融信貸上,歐洲重要的經濟區域和港口都遍佈他們的分支機構。他們也借了:法國腓力三世1229000裡弗爾的鉅款(用作法軍對阿拉貢發動的十字軍戰爭);法國腓力三世的兒子腓力四世繼位以後也繼承了這筆沉重的債務。大家知道打仗是很費錢的,英法的加斯科涅戰爭,一年就可以燒掉法王2125000裡弗爾。

腓力四世前前後後一共八次向聖殿騎士團貸款,欠下的鉅額債務早就沒有還上的可能,換句話說,法國國王幾乎要破產。

國王還不上錢怎麼辦?英國國王就曾翻臉驅逐境內放貸的猶太人,而法國國王心思更毒辣,不但翻臉不認賬,還想解散聖殿騎士團以後獨吞他們的巨大財富。

恰巧此時也是聖殿騎士團在軍事上接連不利的時候,1291年阿克(Acre)之戰被穆斯林重創,東方聖地失守的聖殿騎士團不得不退到他們在法國境內的駐點“巴黎聖殿”,卻不料落入貪吃蛇腓力四世的胃口中。

接下來法王發動的審判,大家都知道了。


亞歐研究寮

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發表了著名的“以父為名”演說掀起了長達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在十字軍東征過程中迅速發展出了一隻戰鬥力極強、擁有鉅額財富、獨立於歐洲各國之外的天主教軍事組織“聖殿騎士團”。但就是這樣一個專門進攻異教徒的組織卻被歐洲君主們冠以異端罪名剷除,不得不說錢多了也不是好事。

1119年,在耶路撒冷王國的鮑德溫二世的支持下,十字軍東征的騎士雨果·德·帕英和格弗雷·德·聖歐莫等9人,以聖殿山所羅門聖殿遺址為根據地建立起一個以“保衛朝聖者的安全,並攻擊異教徒”為目標的組織,因為成立的地方所以叫做“聖殿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創建初期只是一個單純的騎士組織,在耶路撒冷地區和阿拉伯人作戰,是耶路撒冷王國要對抗阿拉伯人的主要力量。但是傳教士、羅馬教皇顧問聖·伯納德的加入和宣傳使得聖殿騎士團迅速改變,越來越具有宗教性質,成為羅馬教廷擁有的最可靠的力量。1139年,教皇英諾森二世發佈詔令明確聖殿騎士團的政治地位和特權,聖殿騎士團獨立於歐洲各國之外,只接受羅馬教皇指揮;聖殿騎士團的一切商業行為都免稅,還可以在領地上收取什一稅;聖殿騎士團可以對異教徒進行戰爭劫掠;聖殿騎士團可以公開接受基督徒的捐贈等等。

在羅馬教廷支持下,聖殿騎士團短短几十年內就發展成強大且富有的組織,在歐洲聖殿騎士團擁有9000座莊園或城堡,開展最早的銀行業掌控歐洲經濟命脈;組建龐大的職業軍隊,戰鬥力爆表,80名聖殿騎士加上6000步兵曾經大敗阿拉伯薩拉丁的3萬人軍隊。

聖殿騎士團在全盛時有2萬多名成員,主要分為騎士、士官、農人、神父四部分。騎士是重騎兵、士官是輕騎兵主要負責作戰;農人不是種地,而是管理騎士團的商業行為;神父是騎士團的精神支持者,負責宗教宣傳。管理層主要有統領全團的大團長;二號人物司鐸長;負責軍事指揮的軍團長、騎士總管;管理資金的聖地監察長;管理服裝、製作和材料的掌旗官;管理治安的聖城監察長;負責行政事務的行省監察長和行省內務長。

和羅馬教廷親密的關係、鉅額的財富是聖殿騎士團強大的基礎,但是這些也成了它的催命符。首先是隨著歐洲各國君主權力的加強,越來越不滿意神權凌駕於王權至上,封建王權和教廷神權的衝突越來越激烈,而作為教廷手中最重要的武裝聖殿騎士團自然首當其衝;其次聖殿騎士團太有錢了引起了各國貴族的眼紅,聖殿騎士團是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各國國王、封建領主最大的債主,富甲天下。

1291年,聖殿騎士團在和阿拉伯人的作戰中大敗,失去了在東方最後的領地塞浦路斯,精銳大軍傷亡殆盡,僅有少部分高層回到歐洲,聖殿騎士團失去了保護自己的武裝力量。從1294年起在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主導下封建主們展開了反抗羅馬教廷的鬥爭,到1303年6月鬥爭以腓力四世逼死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告終,從此教皇成為腓力四世手中的傀儡,聖殿騎士團失去了宗教支持。

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法國國王腓力四世操控教廷編制“異端”罪名,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統一行動逮捕了全法國的聖殿騎士團成員,經過嚴刑逼供牽連甚廣,大多數騎士團成員死於獄中,其餘被處以火刑。最終於1312年,法王腓力四世迫使教皇克雷芒五世解散聖殿騎士團,聖殿騎士團的大筆財富落到腓力四世手中,之後其他歐洲國家紛紛取締聖殿騎士團組織展開捕殺行動,只有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庇護了騎士團成員。從此聖殿騎士團成為歷史。


當狗容易做人難

聖殿騎士團的沒落到解散從根源上講可以說是教權與世俗王權之爭下的必然結果。在13世紀的時候,十字軍在耶路撒冷的控制就越來越力不從心,到了1244年,穆斯林重又控制了聖地,聖殿騎士則開始節節敗退,1302年的時候,在東方的最後一個聖殿騎士堡也被重新佔領。在歐洲部分的覆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在1307年對巴黎聖殿的突襲。大量的騎士團成員被捕,關進地下監獄,不但受到了各種刑訊逼供,還被指為異端。

在很多說法中,都認為法王腓力四世最主要的迫害目的在於聖殿騎士團的鉅額財富,此外,早先國王欠的債務,聖殿騎士團也沒有免除,因此矛盾累積至此。與英國擁有自己的財政部維持財政不同,法國很長時間裡都是依靠聖殿騎士團作為實際上的王室金庫與會計部門。但是到了腓力四世時期,世俗王權加強,在財政上也逐漸從聖殿騎士團的金庫分離出來,財政部逐漸在盧浮宮開戰財政收支業務而不是在聖殿教堂。

總體上,聖殿騎士團就此解散,並且宣佈放棄所有的金融債務以及債券,也就是說屬於他們的土地還有房產等等都被沒收以及重新分配,而皇家債務與貴族債務也相應的免除或者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