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井噴」 新股七成「破發」

今年港股市場迎來IPO大年,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上市公司數量較去年增幅49%,而融資額反而下降17%;此外,新股破發率高達70.3%。德勤預期,年內還將有至少五家融資超百億港元公司和十家獨角獸企業赴港上市。市場分析人士表示,IPO“井噴”雖然提升市場總體交投情緒,但是也會帶來市場過熱的壓力,引發由包括資金面趨緊、投資關注度過於集中以及估值盈利不匹配而造成的大面積“破發潮”。

IPO激增 募資額下降

據萬得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共有101只新股登陸香港市場,相較於2017年上半年上市的68只新股,同比增加49%。數量上來看,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數量達到全球首位,其中又以新經濟類公司赴港上市熱情最為高漲。但是從募資額度上來看,新股數量的增加並未能帶動融資額的增加。上半年101只新股合計募資金額僅達503億港元,而2017年68只新股募資額為548億港元,目前募資額處於自2016年同期以來的低位。

再從香港2018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募資額的情況來看,共募資總額為316億港元。其中排名居首的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募資88億港元;其他位列前五的分別為江西銀行H股募資74億港元;甘肅銀行H股募資68億港元;正榮地產募資45億港元;雅居樂雅生活服務H股募資41億港元。而2017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募資總額為379億港元。其中國泰君安證券H股募資額172億港元居首;其他位列前五的包括廣州農村商業銀行H股募資93億港元;藥明生物技術募資46億港元;吉林九臺農村商業銀行H股募資35億港元;中國光大綠色環保募資34億港元。從數據來看,2018年前五大融資公司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逾17%,而上半年融資冠軍平安健康醫療科技的融資額較2017年的國泰君安證券H股也下降了逾一半。

從今年上半年新上市公司的行業分佈上來看,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消費類行業比重最大,較2017年上漲逾12%,達到33%。但在融資額方面,金融服務業佔據明顯優勢,以175億港元的融資額遠超其他行業。近期上市的公司中,又以新經濟類公司較多,包括小米開始公開認購、美團披露招股書、映客通過上市聆聆訊、華興資本也正式提交申請。

新股流行“破發”

德勤在其最新報告中預測,2018年下半年,香港還將有最少5只融資最少100億港元的新股上市,另外,還有約10家獨角獸上市。但是,由於申請上市名單顯示以中小型申請人為主,因此德勤維持其預測,2018年全年香港將會有大約180只新股融資1600億-1900億港元。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資本市場主管Liz Myers表示,摩根大通參與的每10宗中國科技企業IPO中,過去有8到9宗是在美國上市,目前已經變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2018年將是巨型IPO頻出的一年。同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日前在香港LME亞洲年會上表示,預計更多公司將會在今年8月以後在港股上市,而9月到11月將是上市的高峰期。

然而,伴隨著“上市潮”一同出現的還有“破發潮”,據萬得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港股發行的101只新股中,截至29日收盤有71只破發,破發率高達70.3%。被市場稱為“新經濟五劍客”的眾安在線、閱文集團、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年內股價均呈現較大跌幅,其中除了閱文集團還未破發外,眾安在線破發17%、平安好醫生破發8.76%、雷蛇破發51.03%、易鑫集團破發57.27%。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IPO“井噴”導致市場出現“過熱”壓力,資金面承壓、資金過於集中於明星新股以及估值過分炒高等因素,導致了“破發潮”的出現。首先,港股市場資金面2018年本身就面臨內外多重壓力,包括資金迴流美元、銀行間結餘降低、南下資金降速等。此時市場疊加IPO“井噴”,資金面或“雪上加霜”。其次,下半年港股市場預期將有很多“明星”公司現身,如小米、螞蟻金服、滴滴、海底撈等等,這些公司將吸引大量資金的注意力,而同時上市的小型企業能否得到資金足夠的支撐,令人擔憂。第三,很多有著“新經濟”光環的企業,其估值被市場過分炒高,其實際盈利能力並不足以支撐其過高的估值,這也是當前港股市場的新股掀起“破發潮”的直接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