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你還會說南寧白話嗎?

前段時間,小圈在網上看到網友的留言:

南寧白話開始慢慢消失,90後說得少了,00後更不會了……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那麼,在南寧,90後和00後真的已經不會說白話了嗎?

大家看完不妨也跟著用白話念一念這些南寧童謠吧,看看你們的白話水平又處在什麼階段:

1、二叔公,吹火筒,買碌蔗,又生蟲,買只餅,又穿窿,買只餈粑呢喉嚨,搵個老婆耳又聾。

2、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妹出街著花鞋。花鞋花襪花腰帶,珍珠蝴蝶兩邊排,有錢打對玲瓏鼓,冇錢打個石榴牌。

3、月光光,照地堂,紗棉被,象牙床。銀光照,照梳裝,梳起蓬頭天大光。手把梳盒輕輕放,免得驚醒讀書郎。

4、肥婆肥冬瓜,生子生南瓜。生得幾多只,只只冬瓜有尾巴。阿婆回來笑哈哈,阿公回來喊喳喳。

5、老豆當三叔,三叔當木碌。牛耕田馬吃谷,老豆穩錢仔享福。

6、天光光,地白白,老鼠出來偷蘿蔔,盲佬裝見,啞巴喊抓賊,跛手打邊鑼,跛腳去抓賊。

南寧童謠對南寧人來說並不陌生,以前南寧人在孩童時代,父母或是長輩都會教他們一些南寧的白話童謠。

遺憾的是,隨著南寧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南寧生活,而這些南寧白話卻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圖 | 《南寧歌謠》

小圈在採訪的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南寧本土小孩已經不會說地道的南寧白話了,甚至他們都不太主動去說了,即便是說出來也會時不時摻雜幾個普通話發音,才能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還有的學生連南寧童謠也念不出來,還直呼這些童謠是“繞口令”?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對於白話消失的現狀,許多老南寧都感到很擔憂,尤其是孩子,在學校、在家都說普通話,南寧白話逐漸被年輕人遺忘了。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那為什麼,現在的00後都不會說白話?也不願意主動去說?甚至還有一些是“識聽唔識講”

在採訪中,我們也從小朋友口中得知了大家不會講白話的主要原因:家裡人都不教、身邊沒人講、大家都說普通話、白話難讀又難學、南寧白話聽起來neng……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當然,小圈也有抓到會說白話的小朋友,但是就是不願意說,因為在學校里老師和同學都說普通話,所以這些孩子在一起還是習慣說普通話,但在家裡他們也會和爸媽說白話,出了家門,本地孩子都傾向於說普通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由此可見,儘管他們出生於南寧本土家庭,但他們嚴重缺乏本土意識。造成這種不會說白話的情況原因很多,但歸根結底,家庭傳承的缺失是主要原因。

有人說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方言的消失意味著文化的消失”。

從牙牙學語開始,我們就從父母或親人那裡開始接觸到白話,以此搭建我們對南寧本土文化的瞭解。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有的家長們卻認為白話沒有普通話或英語等外語實用,既沒辦法考試加分,對未來工作又不會有大幫助,也沒必要特地讓小朋友掌握白話。

也有的父母覺得白話根本不用特別教,順其自然就好了,等小朋友長大自然就會說白話了,但他們卻經常把小朋友置於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小朋友根本沒機會說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的確,如今南寧的白話氣息,已經越來越稀薄了。

甚至越來越多人不知道南寧白話的歷史淵源了....

南寧白話最早是在清朝時做為地方官語傳入南寧。後來兩地的商人也漸漸運用白話,白話才開始在民間發展,民國時的新桂系大力促成廣東人進入廣西,白話更是得以廣泛傳播。

然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後,普通話開始大力推廣,隨著城市的發展,全國各地的人都來南寧尋夢發展,各地的言語交融,大街小巷是五湖四海的口音,南寧白話似乎成為了老年人的專用語言,白話在這時代的洪流中,漸漸被擠到邊緣。

白話這一南寧本土印記,正不斷被稀釋消融,宛如不會流動的一汪死潭。

現在,能聽到地道南寧白話的地方真的只有菜市場和老一輩南寧人口中了……

包括小圈自己也感到很慚愧,有時和本地的友仔友女們講白話,會發現沒講得幾句白話,大家就會顯得很尷尬,不自覺的就切換到普通話了。再加上有些話用白話不懂怎麼講還要用普通話去翻譯……甚至,普通話說得多了,有時出門在外突然講起白話來,滿嘴違和感,都會覺得毫不熟悉,彷彿不是生活在南寧。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攝影 | 吃遍南寧的面面

但讓小圈感動的是,在採訪中還是聽到了許多南寧人對於白話傳承的呼聲,大家都不希望南寧白話只能成為一種懷念,更不想看到它的消亡。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記得南寧地鐵一號線開通的時候,就有南寧仔們抗議:廣州和深圳都有本土的語言——粵語播報,為什麼南寧沒有白話播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大家都知道,廣州、深圳或者香港,大街小巷都在講粵語,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小圈每次到這些城市都會非常羨慕,它們濃濃的本土文化和本土方言,沒有因為城市的快速發展而改變,依然堅守自己的本土特色,沒有放棄自己沿襲千年的本土粵語。

而在我們南寧卻難以聽到這樣熟悉的鄉音。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印滿粵語的地鐵一日票)

記得我們曾寫過《那些年制霸熒屏的南寧白話節目都去哪了?!》,近年來南寧白話節目的陸續下架,也讓許多友仔友女們感到惋惜,大家都不希望白話就這樣衰落下去。↓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寧人,小圈真的希望白話能夠更廣泛的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希望白話的文化價值不要繼續衰落下去,更不想看到南寧成為一個沒有自己本土方言的城市。

希望每個南寧人都能努力的為下一代製造語言文化環境,讓他們有接觸本土文化的機會,培養他們的本土歸屬意識。

也許我們不一定有逆轉大趨勢的能力,但我們可以努力將南寧本土白話傳承給下一代。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在這裡,南寧圈聯合南寧圈視,也在考慮是否要推出一檔南寧本土方言欄目,希望所有的圈友們能給我們寶貴的意見,大家希望看到什麼形式的白話欄目,希望南寧白話能夠如何更好的傳承下去,請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保護南寧本土方言既是保護文化記憶,也是南寧特色文化的延續!

南寧人,請你講白話!

「 邕城記 」

記錄這座城的風華

我是南寧人,對不起,我不會說南寧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