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能量密度又提升13%!新能源車淘汰燃油車還有多遠?

电池能量密度又提升13%!新能源车淘汰燃油车还有多远?

7月2日上午10時許,湖南湘潭九華產業園,桑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桑頓新能源”)三期鋰電池投產儀式暨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量產發佈會正在這裡舉行。

隨著三期項目投產運行,桑頓新能源已經具備了年產9GWh的產能規模,同時也在業內率先實現了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量產。相比目前電動汽車普遍使用的動力電池,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的能量密度提升了13%。

桑德集團、桑頓新能源董事長文一波表示,目前國內主流的鎳鈷錳三元材料電池能量密度普遍為160-200wh/kg,桑頓新投入量產的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實現了能量密度的提高和續航里程的延長。同時,該電池在常溫環境下1200次充放電循環後容量保持率仍達到89.5%,在45℃溫度環境下1000次充放電循環後容量保持率也高達88.3%,保證了這款電池在極端氣候下仍可以正常使用。

中國化學與物理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也表示,高鎳三元材料電池目前被業界普遍看好,吸引了眾多動力電池企業的積極佈局。三元正極材料的高鎳低鈷化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降低材料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不過,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也較為突出。

“由於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技術壁壘較高,在製備工藝、設備及生產環境等方面的要求都遠遠高於普通三元材料,國產高鎳三元材料走向成熟仍需要克服多項技術難題。”劉彥龍說,“因此,桑頓新能源三期鋰電池項目的投產,正好符合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動力電池提出的技術要求。”

桑頓新能源常務副總裁楊曉偉表示,未來,他們還計劃於2019年推出300wh/kg的產品,2020年再推出350wh/kg的動力電池。此外,其全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的研發也已經進入原型級研究。

“在現有的三元材料體系下,要做到400wh/kg可能難度比較大。但通過技術變革和改良,我們認為350wh/kg動力電池是可以達到的。”文一波表示,“反過來看,如果350wh/kg動力電池可以實現量產,其安全性、循環次數、經濟性、使用便利性又都能滿足要求的話,那麼它就已經足以跟燃油車進行競爭了。”

“更長遠來看,假設材料方面某一天實現了突破,動力電池將來實現了400wh/kg的能量密度,其它安全性、經濟性等指標也解決了,那它自然就能夠淘汰燃油車了。”文一波說。

與此同時,隨著能量密度和產品線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原材料用量的下降,鋰電池的成本也在逐年下降,經濟性不斷提升。

“我們的鋰電池模組,去年的訂貨價格是1500元-1700元/塊,今年下降為1300元-1400元/塊,明年預計達到1100元-1200元/塊,2020年則接近1000元/塊左右。”文一波表示,鋰電池成本未來會越來越便宜,競爭力也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