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零錢找不開,就會用碎銀子,那麼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在古代,購買商品都是用銀子或者銅錢,而銀子和銅錢只能是固定的面值,沒有大小不一的面值,直到後來,有了紙幣之後人們購買物品使用貨幣才變得更加方便了。沒有紙幣的時候,為了應對用銀子支付店家需要找零錢太多或者需要用很多銅錢才能購買的情況,就出現了碎銀子,那麼,碎銀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古人零錢找不開,就會用碎銀子,那麼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碎銀子,從它的字面意思應該就能夠理解,所謂的碎銀子就是指的比較小的,零碎的銀子,這些碎銀子在市場上的使用範圍廣泛。

古人零錢找不開,就會用碎銀子,那麼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最初,並沒有碎銀子,要麼人們使用銅錢,要麼使用很大塊的銀子,有時在購買時使用這兩者都極其不方便,舉個例子,就像人們只有1角面額的錢和100面額的錢,而你需要購買一個價值為10元的東西,那麼,不論是使用1角的錢還是100的錢,不管是賣家還是買家都會不方便進行收錢或者購買,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銀子經常會有損壞,一些損壞的銀子就沒有了使用價值,這些因素累計起來,就促進了碎銀子的出現,碎銀子面值比銅錢大、比銀子小,很適合用來購買一些面值不算大也不算小的物品,再加上碎銀子不想整塊銀子那麼大,容易攜帶,極大地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古人零錢找不開,就會用碎銀子,那麼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一些碎銀子是因為人們不小心將整塊銀子碰碎而得來的,還有一部分是人們刻意而為之的,比如,人們會將整塊銀子用外力弄碎或者通過使用一些工具將銀子弄碎從而獲得多塊碎銀子在市場上使用。

古人零錢找不開,就會用碎銀子,那麼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雖然,碎銀子的出現為人們購買物品時提供了一種較為便利的工具,但這種使用方法還是比較繁瑣,因為在當時,地區不同,沒有統一銀子的大小、成色等問題,這就像是現在各個國家之間使用的貨幣不同,不同國家進行商品貿易時需要換算成一種貨幣來購買。碎銀子也是如此,因為使用外力將銀子弄碎,銀子的大小形狀在外力弄碎後難以控制,所以在使用碎銀子時還需要店家使用秤先對碎銀子進行稱量,然後才能使用碎銀子購買,當然一些商人在接觸碎銀子多了之後就會熟能生巧,但憑藉手就能感受出銀子的重量了。

古人零錢找不開,就會用碎銀子,那麼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其次,地區不同,碎銀子的成色不同,成色不同的碎銀子價值也是有著差別的,所以在用碎銀子購買物品的時候還需要判斷銀子的成色來估算價值。所以說,還是挺麻煩的。再者,碎銀子的產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用來支付傭人的工資,碎銀子剛好夠支付傭人的工資,所以一些僱傭者樂意用碎銀子支付工錢,簡單方便。碎銀子的出現是市場發展的產物,後來被漸漸取代,但其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