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去做之前沒做過的事」的意義

“尝试去做之前没做过的事”的意义

學生姓名:Henry Mao

畢業學校:St. Albans

錄取學校:UPenn、Swarthmore College、Georgetown University

“嘗試去做之前沒做過的事”的意義

我是來自深圳的Henry,剛剛從美國華盛頓的St. Albans School畢業(以下我將用STA來代指我們學校的名字)。

STA是一所男校,以培養學生在各個領域的學術興趣(intellectual curiosity)和學生為人素質為教育宗旨。

我們學校的畢業生有不少後來成為了美國的政治家,或成為了其他學術藝術領域的領導者。

要說起我是如何進入了STA這樣一所學校,就不得不提起我與華英在5年前結下的不解之緣。

在決定前往美國讀高中之前,我就讀於深圳一所普通公立初中。

我的父母呢,希望我能去體驗一下西方的教育環境,於是他們把我送到了Mercesburg Academy參加語言夏校。

華英敏敏老師當時跟我在QQ上聊了很久,她當時就提出一個問題:我喜歡做什麼?

當時我就是跟著公立學校的課表在學習,每天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做課外閱讀,所以我完全沒有考慮過我自己喜歡做什麼。

我說敏敏老師啊,我好像沒有什麼喜歡做的事。

在接觸到華英之前呢,我們也諮詢過別的機構的“資深顧問”(我並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機構里人人都有差不多5年以上的留學輔導經驗,誰知道呢?)。

在我回答了我不知道我興趣愛好是啥之後,但是他們給我的回答都是:哎呀,Henry啊你肯定有愛好,你自己沒意識到罷了,你看你這麼優秀。然後我們的交流就結束了。

但是敏敏老師不是這樣的,她開始問我一些非常細節的問題:我喜歡吃啥,我課間都幹些啥,參加過些啥活動,什麼科目學習來比較輕鬆,或者比較吃力。

我當時就覺得這位老師好有智慧啊,問了這麼多我能夠回答的問題。

而且我也隱隱約約覺得她其實還是想讓我回答我喜歡做什麼。

事實證明我的感覺是正確的,再後來五年的交流中,敏敏老師很善於發掘我的潛力,很相信我能夠做到的,也很瞭解我所做不到的。

我覺得在美國高中與大學申請的旅途上,有一個瞭解自己,並能夠給自己提出正確意見的導師,是除了我本身個人實力之外,我最有力的武器。

也正是因為有了華英的支持,我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錄取。

我今年8月底開學將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isty of Pennsylvania)就讀,除此之外我獲得了喬治城,Swarthmore等多學院的錄取。

“尝试去做之前没做过的事”的意义

我在申請美國高中之前呢,真的就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國內初中生。

就是那種每天穿著(藍白條紋的深圳)校服,騎著單車去上學,然後放學後跟著同班朋友打球玩三國殺,晚上蹲在房間裡猛肝作業那種。

我那時並沒有為我自己的未來擔心過什麼,並不是因為我那時候擁有足夠的實力,而是我壓根就沒考慮過我未來。

每天嘻嘻哈哈也就過去了,學習成績和年級排名也都算是挺好的。

申請之前時候我在學校內的科目上比較擅長化學和數學,擔任過化學和語文課代表。

如果你問那個時候的我,我以後想幹些什麼,我的回答一定是:關我啥事啊,懶得管。

但是經歷了與華英的高中申請合作之後呢,我意識到了我自己不能就這麼昏昏沉沉的度過我的人生。

應該要有一些自己想要去做,或者是想要嘗試去做的事。

所以我在去到STA之後,嘗試了許許多多我之前沒有嘗試過的項目。

比如XCountry。我在以前中國學校的體育考試分數很高,所以我一直沒有把我的體育能力當成一個很大的障礙。

直到我參加了我人生中第一次xcountry的訓練,我跟著同學們和教練一口氣跑了5英里,當時差點累趴了。

然後敏敏就安慰我說:你多跑跑,適應了這個強度就好了。

她一直都鼓勵我去嘗試我之前沒有試過的項目。

第一學年過半的時候,我對戲劇和舞臺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作為一個0經驗的小白加入了學校的戲劇組。

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幫著做木工活,比如鋸木頭,打釘子,搭建舞臺。

後來接觸了足夠的舞臺術語和技術之後,我參與到了舞臺燈光編排,表演設計,甚至當上了舞臺監督。

美國高中的一切一開始對我這個來自於中國公立初中的學生來說都很新穎,但同時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其實我剛才提到的兩個項目大多中國學校都有,但是我既感覺到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相同,也感覺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美國高中的老師從來不會因為我缺乏做某事的經驗,而讓我放棄去做那件事。

我覺得這種鼓勵源自於他們對於自己教育水平的自信,因為STA的老師們相信他們有著將學生培養成各個領域精英的實力。

第一年的美國教育也重新讓我定義了我對於教育的理解。

我記得耶魯大學的校長曾經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如果教育讓一個學生獲得了某項特定的技能,那麼這個教育就是是失敗的。

STA不但培育了我明辨是非的能力,也使我對一切新穎的概念與事物產生了濃厚的學術興趣。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在美高第一年的變化,美高的初始經歷也讓我深刻地意識到了“嘗試去做之前沒做過的事”的意義。

“尝试去做之前没做过的事”的意义

我是高二升高三那個暑假才最終決定在本科申請中選擇華英作為搭檔的。

在過去的幾年,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做了很多事。

比如領導學校的化學俱樂部,自學拉丁語以及大量接觸古典學資料,給拉丁美洲移民家庭的孩子當學習輔導老師,自學編程和軟件實習,以及模擬聯合國,模擬國會之類的政治類活動。

我當時是一心想要進個排名靠前的大學,但我觀察了我們學校那些進了Ivy League的學長們,我感覺到我與他們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他們不論是在人文還是科學領域,都擁有我完全無法獲得的資源。

所以我當時很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但是華英的團隊給了當時的我一顆定心丸。

我當時在STA上了一門叫做Biotechnology(生物科技)的課,這個課的老師深入淺出的解釋當今世界一些前沿的生物研究,使我對於生物這個我之前沒怎麼關注的科目產生了興趣。

我在這個課的成績是99.5%,接近滿分,結合我在第一年學習入門生物課獲得的好成績,敏敏老師建議我首先從生物入手。

除了將高三的科學選課從AP化學換成了AP生物之外,我還開始研究第一手生物學文獻,以及關注生物學界的技術進展。

同時我第三年的AP生物老師是個老手,所以我下課經常找他聊天,更正一些錯誤的課學理解,或者是拓展一些新領域的知識。

我與這位老師之間保持的良好交流使這位老師後來成為了我的學校推薦信老師之一。

在Junior Year的第二學期開始的時候,我決定了參加我們華英的哈佛生物項目,主攻神經科學和老年痴呆症病理。

幾乎每天課程結束後我都會跟敏敏老師交流今天的新體驗,以及新見識。

也正是從這些經歷中,敏敏老師幫我發掘出了一個可以作為我Common App申請系統主文書的經歷。

我的人文主要是從西方古典學入手的。

高一時候我選擇的語言其實是西班牙語,但是我對於拉丁語產生了濃厚的學術興趣。

作為英語的祖先之一,拉丁這種語言可能讓我想起來初中背誦中國古代文言文的痛苦吧,應該是被虐出感情了。

非常巧的是,我在同時發現我身邊這位Ken同學也對拉丁語和古典學有很濃的興趣。

我們的主旨是將西方古典學帶進中國,因為我們發現西方古希臘羅馬文化與中國群眾之間的距離,比像數學物理這樣的基礎學科,要遙遠很多。

比如幫我們宣傳,提供非常出色的新團隊成員(也就是HR)。這個創建的經歷以及我們的理想後來也為我後來的申請文書提供了重要素材。

所以我最後主要以生物和古典學經歷主打,以我其他包括戲劇,編程,音樂,俱樂部之類的經歷輔助,完成了我的profile。

我的主文書是生物和古典學,然後其他經歷為小文書提供了可參考的素材,也是在敏敏老師和顧問老師的幫助下系統地整理出了一個表格。

最後按照這個表格落實我的所有文書。

“尝试去做之前没做过的事”的意义

如果你是高一高二的學生,我的建議還是說你去多體驗不同的事物,從中發現自己能做好的事,或者是自己想做的事,保持一顆好奇心。

善於察覺自己生活及學習經歷中的一些體現情懷細節,如果自己發掘不了,就要多跟華英的老師交流自己的新見聞,這將對文書有幫助。

暑期項目這方面,我個人會建議學生應該在聽取了顧問老師的建議之後在做決定。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項目,不論是華英自己的項目還是大學的項目,比做很多項目要更重要,質量大於數量。

不要嘗試著複製某個成功申請案例的經歷,因為那未必適合每個人。

個人認為華英成功的申請案例提供的最重要信息是一段如何發現並發展學生特長愛好的歷程,而不是該學生參加了某某項目的結果。

這些項目可以作為參考,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展現自己的平臺。

申請沒有一定的公式,但是選擇能讓自己發光的項目總是讓大學錄取天平向一邊傾倒。

擁有一個靈活的時間表也很重要,注意勞逸結合,緩解學習的疲勞。

在Junior的時候學生會承受來自不同方面的多重壓力,這個時候有個靈活的作息時間表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

那麼當學生從老師手裡接過一個作業後,學生首先要清楚的估測自己需要多產生時間能完成這項作業。

將自己的所有需要完成的事在腦內像搭積木一樣完整的梳理一遍,事件安排之間要緊湊,但也要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時間。

這項技能比較需要學生對於自己任務量和自己實力的高度認知。

比如發現自己後天需要微積分考試,自己總共需要1小時複習,那麼我可以講這一個小時拆成不等大小的4個時間段,利用課間休息或者午休時間完成。

切記不要將所有任務拖到due的前一天晚上。

這個時間安排方式曾經讓我在非週末的一天內完成四項考試的複習外加第二天截止的所有作業。

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申請過程很容易讓人精神衰弱陷入抑鬱狀態。

俗話說沒有攀比就沒有傷害,不要將自己與其他人去做質量上的對比,因為每個人的背景,實力都不一樣。

沒有人能夠確切的說實力強的一定會進好學校,也沒有人說實力弱的最後就一定會進野雞學校。

陷入了焦慮情緒一定要及時和學長學姐們,華英,以及周圍能夠提供幫助的人交流。

切記不要把自己跟其他同學對比以尋求心理平衡。

把申請當成一個成長經歷,因為它會讓人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我自己的強勢與自己的不足。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李一處開”

Henry在拿到錄取後給我發了一張4年前他拿到高中錄取後的照片,相片中的他和現在拿到大學錄取的模樣並沒有任何變化。

也許這就是他在我心裡一直的印象吧,永遠保有著內心最初的純真和嚮往的那個大男孩。

Henry和華英一起的年月也很長,從申請夏校開始,到申請高中,到申請本科。

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他給我每次帶來的奶茶。

奶茶是他的最愛,但是他每次來辦公室的時候都會給我多帶一杯,這個舉動,意味著他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分享,也意味著他對生活和他人的態度。

所以,在他的申請裡,如何去和團隊協作,如何和在團隊裡分享自己的貢獻,我們寫的很多很多。

我相信,雖然大學沒有喝到他的奶茶,但是他的熱誠和合作精神,每一個招生官都感受到了。

Henry對於未來,還有更多的抱負。

所以在他的人生即將展開新的篇章之際,我想對你說,老師還會陪伴你一路走下去,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李一處開。

如果您希望就孩子的留學規劃和申請預約面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