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業推動5G加速到來 中興迎來絕佳重振機會

2018年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也稱“MWC上海展”)於6月27-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啟,從信息通信產業上下游各類展商的展示內容看,全行業正在一致推動5G的加速到來。

遺憾的是,中興因嚴守拒絕令的要求,未能出席本次盛會。據瞭解,中興正在積極推進事件的解禁,解禁方向未改。

中興已坐穩5G領導者地位

近幾年,中興通訊調整戰略、聚焦資源,通過一系列技術上的突破和商用實踐上的領先,成功打造成全球5G先鋒代表企業。

中興已在5G領域的技術、標準、市場和產業等多個維度處於領先優勢:今年2月,中興發佈了5G全系列預商用基站,充分滿足5G商用部署的多樣化場景及需求,已在中國5G國測以及多個國家和地區運營商的5G測試中應用;向全球發佈業界首家基於IP+光的5G前傳回傳一體化解決方案Flexhaul,將Flex Ethernet與IP+光架構結合在一起,為5G前傳、回傳業務提供靈活的超大管道承載能力;4月,在廣州打通了基於3GPP R15標準的5G first call,正式開通端到端的5G商用系統規模外場站點,為5G產業鏈發展的又作出重大貢獻。

中興不斷強化自己在5G領域的領先優勢:擁有超過4500人的無線研發隊伍,每年投資30億元用於5G無線研發,致力於成為全球首批5G商用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

截至2017年底,中興針對5G標準的技術提案提交了3500多篇,在全球已經擁有的5G專利超過了2000件,並在5G標準的制定、網絡部署及國家測試節點上,保持了強有力的先發優勢,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部署了110多張Pre5G網絡。

全球著名諮詢公司IHS Markit高級研究總監Michael Howard在2017年12月份發佈的觀察報告裡稱:“到了5G時代,我認為中興通訊將會成為領先的移動供應商,成為很多標準化組織的合作者和貢獻者,還會貢獻出更多的技術創新。”

5G商用進程正在提速

兩週前,3GPP完成了5G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一些國家已經頒發5G頻率許可,表明5G產業進入全面衝刺階段,5G商用進程正在提速。國際諮詢機構安永預計,中國5G資本支出在2019年至2025年間,將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230億美元),到2025年,中國的5G用戶數將達到5.76億,佔全球總數逾40%。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各個城市進行了5G試驗網的建設,並進行多項測試。根據工信部的規劃,今年底供應鏈企業5G相關產品達到商用能力,2019年實現預商用,2020年將實現規模化商用。

更重要的是,5G不是簡單的移動通信技術的升級,它拓展了無線通信的邊界,促進各行各業的轉型,面向的是萬物互聯的未來社會。而且,5G會成為一個創新的平臺,各行各業、開發者們會在這樣的網絡上開發更多的創新應用,基於手機、工業機器、家居家電、汽車、鐵路、醫療、能源等等,5G網絡會成為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的神經系統,帶動其他行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的基石,提高社會生產力。

回顧移動通信的發展,每一代標準的推陳出新,大抵都以10年為週期,但它的產業化節奏卻是越來越快。尤其是5G,在此之前,業界普遍認為2020年才是5G的商用元年。事實上,每一代新技術發展的早期,都會有人對市場需求是否足夠心存疑慮。幾年前,5G對於很多企業來講還只是一個願景,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一場炒作。

從目前行業一致積極推動5G加速商用來看,移動寬帶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已經使4G網絡難以支撐到計劃的5G商用時間點,5G產業加速就成了必然選擇。中興通訊早在2009年開始投入5G關鍵技術研究,即便市場有不同聲音,也從未動搖佈局5G的決心,自然也將成為5G加速到來的受益者。

中興迎來絕佳重振機會

過去幾年,中興在5G領域的高投入積累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國內的工程師紅利仍將是其長期競爭優勢,中興的網絡設備整體實力已穩居全球第一梯隊。全球知名諮詢公司Ovum在2017年12月份發佈的《5G部署及商用考慮》 報告中提到,中興通訊是全球兩傢俱備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雖然提供5G網絡設備不需要端到端的支持,但是擁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表明設備商對整個5G網絡的需求有著深刻理解。

中興危機事件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據媒體報道,自事件發生以來,中興骨幹研發、銷售、交付、工程服務等隊伍保持完好,在嚴格合規前提下,市場團隊就地整裝待命,隨時準備投入項目工程服務交付與開拓工作中。中興已經做好解除禁令後快速恢復運營的準備。

未來,中興將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補齊合規和流程優化的短板,踐行全球一流出口管制合規企業的標準,後續再經過企業重建和變革,有望為行業提供更高的價值貢獻。

5G市場即將打開機會大門,蓬勃的市場需求留給中興充分的時間來恢復元氣,基於已在5G領域構建的競爭力,中興迎來絕佳的重振機會。

———————————————————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