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沒人要,七旬老人選擇每日登山上下5公里賣水,只爲生活


74歲老大爺,打工沒人要,為了生活,他每天挑30瓶水登山10里路,到村子邊上的山上景區廟宇門口賣水。他在景區賣水,已經陸續有20年了,最近五六年幾乎只要不下雨天天會上山,可如今他每年的毛收入僅有七八千塊。

這位老大爺是安徽省蚌埠市塗山風景區腳下上洪村的村民,自五十多歲開始,就陸續到山上賣水了。而最近五六年因為年歲大了,打工沒人要,就堅持幾乎天天到山上賣水。塗山景區節假日外的遊人不多,往往一天下來,一瓶水也賣不出去,可大爺卻始終堅持。

大爺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就要上山,並帶上中午的盒飯,直到下午五點多鐘,才會挑著賣剩下的水下山回家。從大爺所在的村莊到山頂廟門前,有5里路左右,每天這一上一下,就有10里路。漫長的時間裡,大爺就聽聽手裡的音樂播放機打發時間。


大爺是個熱心人,每當有遊人駐足,他總會為大家說一說這禹王宮和大禹的故事。大爺說,這山上賣水的日子並不好過,常常一天下來,一瓶水也賣不出去。寒來暑往,都在日頭下面。由於遊人上山前基本都會自備礦泉水和飲料,只有喝完了才會到他這裡買。

大爺說,節假日外,遊人少,賣不出去多少水。可到了節假日,就會有其他村民上山來“爭份子”,所以這一年到頭,毛錢也只能賺個七八千塊,而至少還要去掉一般的進貨成本,所剩的也就不多了。

大爺每天上山,不僅要挑水,還要挑著幾個小凳子,為的是有遊人上到山上,可以坐下休息一會。

大爺黝黑的臉籠下,是日久天長的風吹日曬。他的沉默寡言,和略帶傷感的眼神,令人心酸。他還說,年齡大了,不中用了,賣賣水就全當鍛鍊了。話語背後,卻讓我們看到一名勞動者偉大的精神。

每個人老去的方式都不一樣,這位大爺選擇了在勞動中慢慢老去。也許,我們都將老去,但老去的方式卻各有不同。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會如何選擇自己度過餘生的方式呢?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