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物之李纨: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李纨,金陵十二正钗之一,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李纨原本也是金陵世宦之女,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为德",故生了便不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罢了,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在《红楼梦》的故事开场时贾珠已经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李纨青春守寡,虽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心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对荣国府事务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

红楼人物之李纨: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在《红楼梦》中,李纨一出场就是寡妇身份。整部书中,她都在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生活未见有大的起伏。李纨的这种平淡的性格,也决定了她平淡的命运。李纨出身名门,诗书之家的传统使她有了读书的机会,但父亲并没有对她刻意培养,"无才便是德"就是对她的最高要求,她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做符合传统道德的贤淑女子。贾珠在世时,她夫妻两人的感情如何曹公未明说,但从李纨有时流露出的对贾珠深深怀念的情愫来推测,二人应该是鸾凤和鸣、琴瑟相谐的。作为一个为贾家生养了接续香火之人的大少奶奶,按理说,李纨更有资格、也更应该发挥她在家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参政议政"才是,可事实上,李纨对整个家族的事务却是不闻不问。看过李纨故事的人都知道,虽然她是荣国府大少奶奶,这只是一个虚无的称号而已。她和贾兰生活在稻香村,算得上是大观园边缘人士。婆婆王夫人一颗心都在贾宝玉身上,根本无暇顾及李纨母子。李纨也深知自己面临的窘境,便悉心培养贾兰成人。

红楼人物之李纨: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金陵十二钗中,每一位女性人物都有判词。通过判词便可得知该位人物的生平纪事和命运结局。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后40回并非曹雪芹所著,所以对李纨的最终结局只能通过判词来推断。第5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进入“薄命司”看到了“金陵十二钗”过去未来的簿册,其中李纨的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判词说:“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红楼人物之李纨: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桃李春风结子完”,其中出现了“李”字和“完”字,“完”字读音等同于“纨”,在这句话中,“完”字既代表了李纨最终结局,又暗示了李纨本人悲惨命运。李纨和贾珠成婚后,李纨生下贾兰,随后贾珠便英年早逝。作者用桃花结果,便没有了春色这一现象,展示了李纨生下贾兰后,因丈夫贾珠早逝,李纨的春色便也消退这一事实。随后,作者用“枉与他人作笑谈”象征了李纨的悲惨命运。

红楼人物之李纨: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这一判词中,用“一盆兰”暗示了李纨之子贾兰中举显贵一事,而凤冠暗示了李纨因贾兰中举升官而成为了诰命夫人。凤冠不仅仅指代的是新娘结婚戴的头饰,也常用于皇后、妃子、诰命夫人所戴的礼冠。贾母去世前曾叮嘱贾兰,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报答母亲李纨的养育之恩。似乎又有一些“转悲为喜”的意思。根据前80回留下的线索,我们知道贾家败落后,抄家的抄家,治罪的治罪,为什么李纨还有余力将贾兰养大成人,并且求得功名呢?这要从李纨的性格以及生存环境、做人态度中寻找答案。

红楼人物之李纨: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前八十回中,李纨给我们的主要印象有三点:第一,清净守节,远离是非;第二,固守深闺,用心教子;第三,生活清苦,精神寂寞。换句话说,自从贾珠去世以后,李纨就像个活死人一样,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贾兰身上,对其余一切是无见无闻的。所以,在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唯有李纨母子因为年轻守寡,不与罪恶相干,不但逃过一劫,很可能因为她守寡守节的好名声而保留了财产。李纨的青春守寡是她的悲剧命运的开始,是她的所有不幸的源头,但最终却是因为寡妇的身份逃过一劫,可以说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红楼人物之李纨:她青春守寡的“不幸”竟然成了她的“护身符”!

李纨因为寡妇的身份,平时不出头露面,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形象,相反,倒提高了她的声誉。在下人的心目中,她心善面软,是一个活菩萨。在众小姑子眼里,她是一个作诗吃酒能和大家玩到一块去的大姐姐,一个随和的好嫂子,在她身上看不到节妇常有的那种矜持劲儿。在贾母眼里,她"带着兰儿静静地过日子",是一个好孙子媳妇。贾母除了认为她好,还觉得她"寡妇失业的"可怜,平时领的"工资",让她跟自己一样多,"年终奖"也让她拿最高的,此外,还给她园子让她收租子。所以,如果不考虑李纨孤衾冷枕的寂寞的话,她的日子过得还算是满滋润的。可是,既然李纨是入了“薄命司”的人,自然不可能让她一直这么“滋润”下去的,李纨也必将是《红楼梦》中最为悲剧的人物之一。在《红楼梦》中,李纨有三大悲剧,一是早年丧夫,二是终年丧子,三是李纨自己郁郁而终。从李纨早期经历来看,注定了李纨结局为悲剧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