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没关系」

2014年7月14日,巴西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0:1惜败德国。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支球队距离大力神杯不过一步之遥,未来可期。而老球迷们心里清楚,尽管这是24年以来,阿根廷在世界杯上走得最远的一次,但恐怕在此后至少八年时间里,这将依然是阿根廷最好的世界杯结局。

阿根廷,「没关系」

在大多数80后一代人的记忆里,世界杯是从1998年开始的。那年我八岁,只记得电视机里恣意奔跑的长发巴蒂和光头贝隆,(当然还有在那场世纪大战里一球成名的「小将」欧文)。

阿根廷,「没关系」

阿根廷,「没关系」

到了2002年,阿根廷小组赛对战瑞典,在0:1落后的局面下克雷斯波依然能在最后两分钟里贡献进球,将比分扳平。这虽然无法改变球队出局的命运,却也让观众看到了阿根廷足球不计代价、顽强到底的个性。90年代的阿根廷粉丝一定明白,这种追随无关输赢,可以不计胜负。

转眼就是2006年,高中时代终于开始懂得用技术和理性的视角去看待一场足球比赛。感谢里克尔梅!这位古典前腰用他职业生涯里唯一一届世界杯让我体会了艺术足球的魅力。这届世界杯,阿根廷国家队以他串联起来的中场核心打法充满美感。而阿根廷对阵塞黑那记26脚短传配合的进球,带给我的震撼之深,以至于此后我始终把盘控技巧、局势把控和进攻的发起策略作为对一支球队乃至一名球员的好恶评判标准。

人类学家爱德华多·阿尔凯迪曾这样定义阿根廷足球:与英国足球相比,它是无拘无束、完全天性的展示,两者处于完全相反的发展方向。很显然,英国足球是标准化的运作,师承传授,依赖于上层建筑和体系框架。而阿根廷的社会现状容不下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他们的孩子在街头、堤岸和荒地上踢球,这些极具神秘魅力的足球场所让孩子们习得了炉火纯青的脚下技术。里克尔梅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同样从这里走出来的,还有里奥·梅西。

2006年,19岁的梅西作为替补登场,在短短15分钟里的表现足以让人们记住他——阿根廷又诞生了一位新的「长发男」。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世界足坛迎来了梅西的巅峰十年。

阿根廷,「没关系」

在阿根廷对战法国的比赛上,所有人都惊叹于姆巴佩奔袭突破禁区的速度。而有多少人还记得,梅西初登世界杯也是同样的年纪,同样单刀突围,凭借突然启动和高速变向攻入了世界杯首粒进球。

阿根廷,「没关系」

人们也赞美帕瓦尔世界波的灵光乍现和角度刁钻,但别忘了,2014年世界杯上对战伊朗,梅西在补时阶段上演的绝杀抽射也是同样无解,却多了几分老道的笃定。

阿根廷,「没关系」

2006年之后,阿根廷国家队的表现已经很难形成战术风格,曾经的行云流水不再,有人嘲讽梅西,有人诟病防线,有人吐槽教练。事实上,阿根廷足协的混乱,经济危机与政治风波,处处都是球队掣肘。比起有整个国家做后援而凭一己之力扛起球队的C罗,梅西的处境要沉重和复杂得多。或许梅西的遗憾是生于这个时代,但对于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球迷来说,能够在最好的年纪看到钟爱的球队里诞生一位伟大球员,并见证他的成长,便是最大的幸运。

阿根廷,「没关系」

我不知道梅西还会不会有下一个四年。或许离开反而是更好的选择,他的沉默、害羞与生性敏感,原本就不适合被放诸于众人的审视和聚光灯下。这也是为什么,每当舆论把他和C罗并肩而论,梅粉们总是不屑一顾——这分明是南辕北辙的两个人。

我甚至希望梅西可以始终保持任性而自由的姿态:场内细腻专注,场外一言不发,进球时释放天使般笑容。足球于他本就如此纯粹,平凡的伟大,少一些嘈杂。

阿根廷,「没关系」

而对于阿根廷的老球迷们,在巴蒂斯图塔、克雷斯波、里克尔梅、海因策、贝隆、西蒙尼之后,我们早已看淡了输赢,也习惯了告别。新旧更替,没关系,阿根廷也会迎来下一代球王。

最后,希望19岁的姆巴佩可以不负众望,走出自己的黄金时代。

阿根廷,「没关系」

这是一篇迟到四年的文章。

Vamos Argentina,

潘帕斯雄鹰可以折翼,

但永不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