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爲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文:葛維屏

這次到上海,其實時間很緊張,本來是到南京參加一個活動,但為了下一部作品裡關於蘇州河的段落更真切一點,必須再到上海走一走,所以,抽空先去了上海。

後來發現時間算錯了,實際上,多出了一天時間,這樣可以多安排一天在上海的活動,這也使這一次上海之行多了幾分從容。

到上海,自然要到福州路上的舊書店裡逛一趟。過去在沒有網店的時候,這裡的舊書店可是淘書的好去處,每一次到上海,都要帶回一摞心儀的舊書,雖然現在到實體店買書的慾望已經無影無蹤,但慣性的力量還是很強的。

我是從外灘走進福州路的,走著走著,發現來到了上海書城,感到剛才一定錯漏了舊書店,因為印象中,舊書店更靠近外灘一點,說明我走過了,便重新回頭,往回找。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沒走多久,便看到了舊書店頂著道路的門面,看上去,只不過是一家普通的商店,因為太貼靠道路,反而失去了張揚的迴旋餘地。

走進去,一樓肯定是不會光顧的,因為舊書店是在樓上。沿著一條直直的樓梯,走上樓,看到了一個很大的開間,這裡都是折價書,人也不是很多。我直奔文學櫃,發現文學類的書籍非常之少,根本沒有值得淘的好東西。然後匆匆逛了一圈,覺得書價還是挺貴的,一本比較厚的書,打了折之後,還要三十多元,而網店裡仔細地淘一淘,價格肯定會低得多。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記得以前的舊書店,好像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印象中,好像是從上了樓的樓梯的過道開始,曲曲彎彎地向裡延伸,都擺滿了書架,最裡面的書架是一排靠一排,非常的窒息人,但卻是覓書人感覺最舒服的淘書場地,可以在密密麻麻的書架的縫隙裡,慢慢地看,細細地淘,一不小心能夠找到一本心儀的書,那種感覺,就像釣到一條大魚似的。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現在的舊書店實在太寬敞,太明亮了,少了一點侷促與狹窄,也就少了舊書店的氛圍與氣場。一位小個子的頭髮蒼白、沒有血色的男子淘錢付款,我估計他應該不會網上購物,而我逛了一圈,一點沒有勾起買書的慾望,直到看到一本《尋蹤·張愛玲》的書,才在百無聊賴之下,用手機很瀟灑地付了款,想起剛才那位男子用現金付書款,覺得現在到書店不買書的人,可能才是真正會買書的人。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回去之後,在賓館裡把《尋蹤·張愛玲》一口氣讀完了,立刻滋生出明天去尋訪張愛玲足跡的計劃,以填補多出一天在上海的時間。

令人尷尬的是,第一天尋訪回來之後,才發現這本書的出版時間是2009年1月,距今已經將近十年了。難怪書中描寫的一些上海街景,在現實的街頭並沒有找到,讓我不得不來來回回在南京西路上頂著酷烈的陽光,走了好幾個回合。

我當時是把書中的一些章節拍在手機裡的,所以走在上海的馬路上,對照書中的內容,愣是沒有找到,還引來店裡的服務員古怪的眼神,一定會覺得外面這個人晃來蕩去找什麼呀。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張愛玲出國前在上海的最後的居住地,是在今天黃河路上的長江公寓,當時叫卡爾登公寓。

在《尋蹤·張愛玲》一書中,說張愛玲是1948年底,從重華新村搬到這裡來的,一直住到1952年左右出國。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長江公寓非常容易辨識,從國際飯店下面的黃河路進去之後,在鳳陽路口那兒,首先撲進眼簾的,就是其貌不揚的長江公寓。

長江公寓呈巨大的弧形的轉角,面向黃河路與鳳陽路的路口,如果不是特別留意的話,很難相信,這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建築。

看上去,它就像我們司空見慣的那些小區建築一樣,並不顯得有什麼特別之處。

而它對面的苔聖園飯店,看上去,卻比長江公寓來得更花裡胡哨一點,也因為搔首弄姿而顯得更出挑一點。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張愛玲在上海的幾個居住點,最著名的是靜安寺那兒的愛丁頓公寓,現名叫常德公寓。這一次我也去了,張愛玲是從1941年開始居住在這裡的。這裡被張迷奉為聖地,是凡去尋找張愛玲在上海故地的,必去這個地方。而之所以如此,估計是因為張愛玲的文章裡多有對此處的描寫,把這個地方愣是寫得天下皆知了。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這是常德公寓,最為人們所知的張愛玲居所

而實際上,長江公寓才是張愛玲在上海的最後居住地,在這裡,才是張愛玲人生在大陸的最後一個站點,也意味著,在歷史的軸線上向前回溯,這一個位置是離今天最近的張愛玲氣息存留的地方。

這個長江公寓一直默默無聞。其實它在斯皮爾伯格拍攝的電影《太陽帝國》中曾經作為背景出現過。

在影片裡,有一個場景中,小男孩貝克遊蕩在上海的街頭,看到日本人正把一座大樓上的蔣介石畫像給卸下來,這個大樓,就是長江公寓對面的苔聖園飯店。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而鏡頭接著對準小男孩貝克的時候,背景裡的那一排建築,就是現在的長江公寓。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左側可以看到長江公寓一角

後面的一場戲中,表現日本人的車隊開過去的場景時,也是走在長江公寓的前面。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鏡頭右邊也是長江公寓

在長江公寓的南邊,隔著鳳陽路,我注意了一下,當年小男孩貝克騎著車子出來的小巷子竟然還保留在那兒,只不過在那個巷子口安了一個門,封堵了出入口。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晚上經過時,拍的巷口照片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裡面的狀態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白天經過時,再次拍了裡面的狀態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太陽帝國》中小男孩就是從這個巷子裡出來的

其實,在這裡能不能設立一個招牌,標註明《太陽帝國》中男主角騎車出來的地方,也可以為上海增加一點人文風景。

以前一直忽略不計的長江公寓,因為張愛玲的存在,而多了幾分深沉與修養。但是我一直沒有把它放入眼中,只是因為,我對它身後的黃河路更情有獨鍾。

因為過去黃河路里有一條橫向的小巷子,裡面有許多老房子,我曾經在那一段居住過。

那個房子的樓上,有一個陽臺。陽臺上有一個鐵欄杆,看上去很洋氣,看看從樓下拍這個陽臺的照片。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我也曾經在那個房子的陽臺上拍過照,它的背景,是一式的上海的小樓房的尖尖的屋頂,一直向遠方鋪排,然後就碰到了最高的建築國際飯店。這裡離國際飯店非常近,在過去的年代裡,國際飯店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築。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只是後來黃浦區對黃河路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把這裡搞得不倫不類,這次來上海,我在黃河路周圍轉了幾圈子,也沒有找到當年一丁點殘跡,所以傷感之下,寫了一篇《誰弄丟了我的黃河路?》以作無奈的一點紀念。

那麼,我們在這裡,是否可以問下,誰弄丟了張愛玲的最後居住地?

上海尋訪張愛玲蹤跡之一:鮮為人知的黃河路上的最後住所

夜間的黃河路口,當年張愛玲應該熟悉她對面的這一幢建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