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些事兒之40年前的今天!

高考現在已經進入了純倒計時!

這時候無論是考生還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最緊張的時候,特別是考生,這時候要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每年因壓力考砸的考生也是不計其數。

所以很多學校還專門安排了高考心理輔導,在學生參加高考前進行心理輔導,以引導考生放平心態,迎接考試。

今天,海羊轉一篇新華社的文章,為您講述40年的高考,以此舒緩一下繃緊的神經,童鞋放鬆,沒有那麼難!

2018年5月29日,楊鵬程在書房裡翻閱當年的"准考證"、“錄取通知書”等珍藏(新華社發曾志前攝)

高考那些事兒之40年前的今天!

楊鵬程收藏的當年的“入學通知書”等資料(新華社發曾志前攝)

高考那些事兒之40年前的今天!

2017年5月,學生們為楊鵬程祝壽(新華社發曾志前攝)

高考那些事兒之40年前的今天!

1978年,楊鵬程在考取北京師範大學後,在校門前留影(資料照片)

70歲的楊鵬程至今珍藏著他40年前參加高考的那套試卷,“現在這個可成了文物”,他小心地取出五科試卷裝訂在一起的小冊子,卷面已經發黃。

1965年,楊鵬程17歲高中畢業時參加了一次高考。他品學兼優,可得到的卻是一紙“不錄取通知書”,原因是“政治條件”不符合標準。1968年他作為知青下鄉,白天下田幹完活,晚上有空閒的時候,他總是孜孜不倦地利用一切空隙時間看書學習。

1977年秋天,鄉間廣播播放的一則消息讓楊鵬程幾乎高興地跳起來:“恢復全國統一招生考試製度”。但很快一個意外的消息讓楊鵬程的心情再次降到冰點。政策規定,凡超過25歲的考生要有勞模身份或特殊貢獻方可報名。

為了爭取到報名資格,楊鵬程奮戰一週趕寫了一個電影劇本,想以此作為報名的敲門磚。但半個月後,他卻收到退稿,答覆是手稿無效,要正式發表才行。就這樣,楊鵬程還是沒能報上名。

好在1978年的高考報名放寬了年齡限制,楊鵬程終於如願以償報了名,最後以五門總分437.5(滿分500分)的好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時隔13年後,楊鵬程終於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在那個時候,高考時每人發一顆皮蛋,就是改善生活了。”楊鵬程回憶起以前的故事:“我的一個同學考上大連的一所大學,他轉了10次車,總共花了7天7夜才到達學校。”

1982年楊鵬程大學畢業,分配到原湘潭師範學院(現湖南科技大學)歷史系任教。幾十年來,他堅持“以德治學,以德育人,以德垂範”,先後被評為首屆全國高校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如今楊鵬程教授已退休,偶爾也會翻出當年的准考證、錄取通知書,回首自己走過的不同尋常的高考路,楊鵬程深有感慨:“13年的堅守讓我圓夢高考,是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

“高考是學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成長機遇,希望孩子們都能好好把握。當然總有高考失利的孩子,但時代越來越好了,高考已經不是唯一的成才渠道,只要你堅持,總能成功。”楊鵬程說。

轉自: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