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在今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提問環節開始之前,巴菲特講了他12歲時的一個投資案例:

那是二戰期間,在美國戰事節節失利、股市大跌之際,他用之前5年攢下的所有積蓄買入股票。

雖然這筆投資最後沒有賺多少錢,但股神通過他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了一個簡單樸素的投資真理,一起來看看: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童年巴菲特

在此,我想說一下,我覺得有一些提問,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我想先用幾分鐘的時間,給大家簡單講一個道理——如何想明白什麼是投資,在投資的過程中,如何克服被眼前這一天、甚至眼前這一分鐘的事兒干擾。

為了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想簡單回顧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經歷。

我手裡拿著的是一份1942年3月12日的《紐約時報》。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在這份報紙出版的那一天,美國已經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三個月了,戰場上的形勢不容樂觀。

報紙的頭版頭條上,接連不斷地出現太平洋戰事失利的消息。大家現在看到的是 1942年3月11日之前的幾個新聞標題。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日軍攻破萬隆防線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日軍入侵新幾內亞

大家看一下這些新聞標題,我們深陷困境,遇上了大麻煩。在太平洋地區,幾個月之後,菲律賓將淪陷。壞消息接踵而至。這份報紙的售價是 3 美分。

1942年3月10日,又是壞消息,“敵軍打通入侵澳洲通道”。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美國捲入二戰,戰事節節失利,股市早已做出了反應。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珍珠港事件後道瓊斯指數走勢(1941.12.7—1942.4.30)

那時,我一直在關注一隻股票,City Service 公司的優先股。

1941年,City Service 優先股的股價是 84 美元。

1942 年 1 月份,也就是兩個月之前,City Service 優先股的股價是 55 美元。

1942 年 3 月 10 日,跌到了 40 美元。

那天晚上,儘管利空新聞鋪天蓋地,我對我父親說,我覺得我可以動手了。

我讓我父親第二天幫我買 3 股 City Service 優先股。我把自己的所有積蓄都用上了,我只有那麼多錢,那是我之前用了五年時間攢下來的所有錢。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巴菲特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

第二天上午,我父親幫我買了 3 股。我們看一下,那天發生了什麼。

那天的行情不好,道指跌破 100 點,當天跌了 2.28 點,換成現在的道指相當於一天跌了 500 點。

我那天在學校上學,惦記著股市行情怎麼樣了。順便說一下,請看報紙左側的版面,《紐約時報》將道指放在了最後的右下角,道指前面是《紐約時報》自己計算的各種指數。今天,《紐約時報》自己計算的各種指數都消失了,道指仍然在用。

我們現在看一下當天的行情,我父親按我說的,上午一開盤就幫我買了 3 股 City Service 優先股,所以我的買入價是當天的最高價,38.25,當天收盤跌到了 37。我就是這麼不善於擇時,在我後來許多年的投資中始終如此。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City Service 優先股當時在紐約股票交易所場外市場交易。儘管美國在二戰中節節失利,當時還沒到中途島海戰的時候,但是我們從下圖中可以看出,我買的這隻股票後來的表現相當不錯。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巴菲特在1942年3月11日以38.25元的價格買入3股

在圖上,各位可以看到,我買入的位置,38.25美元。這隻股票最後被City Service公司贖回了,贖回價是 200多美元。

可惜,這個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請看下圖,各位可以看到,我……(全場笑)。

後來,每次講到這件事,我總是解釋說,在當時,我覺得賣出是個好主意。我賺了5美元,我總是幹這樣的事兒。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巴菲特在1942年7月40元的時候賣出

我買City Service優先股的這個例子講完了。

從我的這個經歷中,各位能得到什麼啟示?

下面,請各位設想自己穿越到了 1942 年3月11日。我前面講過了,無論是歐洲、還是太平洋,接連傳來的是一個又一個壞消息。但是,每一位美國人都堅信,美國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

我們被偷襲了,但我們一定能贏。當時的所有美國人都知道,從1776年開始,美國的機制一直很成功。

現在,請各位設想一下,在當時,你自己投資了10,000美元,用這筆錢買了指數基金。美國那時還沒有指數基金。請各位設想自己買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請各位都想一會兒,這 10,000美元現在能值多少錢?

你這時,只能選一項投資。如果你想買一個一輩子賴以生存的農場,在決定買農場的時候,你要算算農場的產出是多少,才能知道自己買的是否合適。

如果你決定買一個一輩子都不賣的房子,你要算算這個房子能創造出多少價值,才知道自己買的是否合適。

假設,你決定用這10,000美元從美國公司的股份中買入屬於自己的一份,從此不再看任何一隻股票的報價、不再聽任何人的建議。請你想想,這10,000美元現在變成了多少錢?

現在,你腦子可能已經有了個大概的數字,請看下圖的答案。你的10,000 美元變成了51,000,000美元

12歲,迎著滿屏利空和暴跌勇敢all in……所以他才是股神啊!

在此過程中,你什麼都不用做,用不著學會計、用不著每天盯著股價。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想明白,美國能克服眼前的困難,在長遠的未來,美國一定越來越好。只要美國越來越好,美國的公司也一定越來越好。

用不著挑中牛股、用不著完美擇時,你一生只要做出一個投資決定,而且做出這個決定的時機並不僅限於我說的這個時間,我們可以選一個更早的時間,你能賺得更多。

在各位參與今天的問答的過程中,只要始終想著一個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在你自己的投資生涯中,美國的公司將表現如何?

我想再多說幾句。

還是這 10,000 美元,你相信了周圍那些悲觀看空的聲音,一輩子總是無法擺脫,於是,你拿這 10,000 美元買了黃金。

當時用 10,000 美元能買 300 盎司黃金。公司總是將利潤用於再投資,興建更多的工廠、推出更多的創新。而你呢,年復一年地打開自己的保險櫃,那 300 盎司黃金總是躺在那兒。你可以看、可以摸,但是它創造不了任何價值。永遠不可能創造任何價值。

你那時買了黃金的話,現在會怎樣呢?

你還是像 1942 年 3 月一樣拿著 300 盎司黃金,現在大概值 400,000 美元吧。與選擇黃金那種不能創造價值的資產相比,選擇能創造價值的資產,你的資產總是在賺更多的錢、再投資、分紅、回購,最終你獲得的資產價值可以多 100 多倍。

換言之,同樣的錢,投資美國公司,能賺一美元,投資黃金,只能賺不到一分錢。

在我投資的過程中,我們乘借了美國發展不可阻擋的大勢。想失敗都難,除非你買錯了股票、或者在不該興奮的時候頭腦發熱。

只要你從美國公司的股份中買入屬於自己的一份,始終堅持長期買入,最終獲得的結果是持有無法創造價值的資產沒法比的,是炒來炒去、擇時買賣、支付佣金沒法比的。

如果你聽我的建議,也有個問題,熱情為你提供服務的券商得被餓死了。事實如此。

像我說的這麼投資,你能比絕大多數職業投資的人和主動投資的人做得更好。獲得和指數一樣的收益很容易,超越指數的收益非常難。

你用不著懂會計、用不著懂股市術語、用不著理會美聯儲加息幾次,在一生的投資中,這些東西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建立並堅持自己的投資哲學。

只要真正想明白了投資是怎麼回事兒,所有那些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的事兒,根本不必理會。

本文由@RanRan翻譯自伯克希爾股東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