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夸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最近冰島很火。

因為這個只有33萬人口的國家,

在世界盃上大放異彩。

他們貢獻了很多段子,

最有名的是這個: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真相是:

參加世界盃的,

都是歐洲頂級聯賽的簽約球員。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貢獻了驚豔的維京吼: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真相是:

他們還有蹲馬桶、釣魚的慶祝動作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幫梅西貢獻了表情包: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真相是:梅西真的慌了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今天,我們不講勵志的足球故事。

我們帶大家回憶一下,

冰島作為一個主權國家,

破產且賴賬的那些事。

1. 北歐朋友圈的異類,曾有1/3的冰島人為美軍服務

冰島位於北歐,

面積10.3萬平方公里(和江蘇省一樣大)

人口33萬,

首都雷克雅未克,

也是冰島的最大城市。

冰島人的祖先是從挪威出逃的亡命之徒,

被稱為“維京海盜”,

還有途中收留的蘇格蘭和愛爾蘭性奴。

從遺傳學角度,

冰島人金髮碧眼大高個,

是血統最純正的北歐人種,

至今仍使用古老的古諾爾斯語。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早期的冰島人無法無天,

沒有法律、宗教、國王、軍隊,

島上民風彪悍,

他們用人祭祀,“亂倫”盛行。

到了13世紀,

冰島人自己都看不過了,

請挪威人出面帶來“文明”。

挪威國王讓冰島人皈依了基督教,

可自由慣了的冰島人對此三心兩意。

接下來,丹麥人統治冰島長達682年。

由於各種災害和嚴酷的氣候,

冰島人口一直只有4-5萬人。

到了18世紀,丹麥甚至考慮過,

要把所有冰島人都遷移到日德蘭,

徹底告別這塊極寒之地。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冰島和丹麥的統屬關係

一直維持到二戰期間,

以納粹德國佔領丹麥告終。

1941年,美軍進駐冰島,

軍事基地一直保留到2006年,

冰島一度有1/3的人口為美軍服務。

期間的1944年,冰島共和國建立。

追求冒險和一夜暴富的“美國夢”,

加上維京海盜身上

桀驁不馴、離經叛道的氣質,

讓冰島成為一種奇特的混合體,

是北歐朋友圈中的異類。

2. 2008年金融風暴中全球唯一破產且全民賴賬的國家

建國後的冰島,

一度是北歐最貧窮的國家。

在美國的金元外交支持下,

冰島逐漸繁榮發展。

根據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

2008年次貸危機前,

冰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2007年人均GDP為6.8萬美元,

空氣和水源的清新純淨度世界第一,

男性平均壽命世界最高。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

成為2008年金融風暴中,

全球唯一賴賬且破產的國家。

4年擴張140倍!人類史上銀行體系最快速的擴張

先從冰島的產業說起。

冰島物資匱乏,

瓜果蔬菜基本靠進口。

不過臨近北大西洋,水好魚多,

且地熱資源極其豐富,

漁業和鋁冶煉成為其兩大支柱產業。

本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加上福利高、國民素質高,

冰島人的小日子也過得不錯。

但是,維京人的後代

不是一個安於平凡的國度。

本身的冒險精神加上近代美國文化影響,

當冰島人看到華爾街發財的例子後,

他們坐不住了。

漁業來錢辛苦又慢!

華爾街能做的事,我們也能辦到!

2002年,冰島人做了一個愉快的決定。

大家都別打魚了,一起上岸搞金融吧!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當年,時任冰島總理的

大衛·奧德森(David•Oddson)

將Landsbanki和Bunadrabanki兩家

國有銀行私有化,

在金融領域試驗了自由市場經濟,

銀行業由此掀起了一輪快速私有化運動。

一年後,冰島三大銀行

Kaupthing、Landsbanki和Glitnir

總計持有的資產超過10億美元,

相當於冰島GDP總量。

2005年奧德森卸任總理,

任命自己為中央銀行行長。

搞笑的是,這位前總理

並無任何銀行業的從業經驗。

《時代》雜誌後來稱其為

“金融危機的25名罪魁禍首之一”。

冰島的發家,主要靠海外借債。

三大銀行的擴張腳步

遠征北歐、直達英國,

甚至在中國也開設了分行。

為了追求利潤的增長,

三大行涉足跨國投機的套利交易:

從低利率的海外或者國際投資客手上借出資金,再投入收益豐厚的債市,讓冰島在獲取高收益的同時,也欠下了一大筆外債。

2004-2007年,冰島銀行業

資產的增長超過了1400億美元,

較2003年增長140倍,

是冰島GDP的14倍,

擁有的海外資產是2002年的50倍。

一位經濟學家形容,

這是“人類歷史上銀行體系最快速的擴張”。

同時,銀行不停地

把資金借貸給購買股票和房地產的人們,

故而股價和房價齊齊飆升。

2003-2007年,

冰島股票市場的價值增加了9倍,

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房價增加了2倍,

人均年收入近7萬美元,排名全球第五。

幾乎所有的新增財富都與投資銀行相關

在此期間,冰島國民經濟快速增長。

GDP年均增長4%,2006年達到7%。

政府與銀行的聯袂演出,

讓整個國家呈現一片虛假繁榮。

當畢馬威對冰島銀行做審計時,

也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美國評級公司更是把冰島的信用

調到AAA,一切看似風光大好。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昨天還在洗魚內臟,今天就成了銀行家、交易員

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在政府大張旗鼓的鼓勵下,

冰島民眾也走上“金融發財”之路。

從傳統產業到新興金融產業,

從完成銀行私有化

到金融危機爆發的3、4年間,

冰島進入了一種全新的

經濟模式和生活模式。

冰島遍地都是銀行家和交易員,

漁民、詩人甚至獸醫都改行

投身到投資銀行領域。

冰島企業家開始了

史無前例的國際大收購,

從丹麥百貨商店到英超球隊西漢姆,

見什麼買什麼。

而那些冰島的平民們,

昨天還是忙著清洗魚內臟的漁民,

現在坐在保時捷裡做著期貨交易。

“暴富”之後的冰島人,

在消費上也毫不吝嗇:

預定私人飛機就像叫出租車;

在房價昂貴的倫敦和哥本哈根購置房產;

花5000英鎊買幾瓶威士忌;

花10萬英鎊去英國鄉下打獵;

某銀行倫敦支行總裁把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包下來,舉辦宴會;

一冰島人過生日,請埃爾頓·約翰唱了兩首歌,花費100萬美元。

……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外債是GDP的8倍,國家破產!

然而,瘋狂終究有盡頭。

在次貸危機的腥風血雨下,

2008年10月,冰島的

Kaupthing、Glitnir和Landsbanki

三大銀行在一週內接連破產,

並收歸國有。

三大行的破產帶來了多米諾骨牌效應,

冰島整個金融經濟體系崩了:

股市狂跌77%,

市值較一年前蒸發92%;

通脹率達20%,貨幣貶值80%,

失業率從2%飆升至10%;

以歐元計算的GDP急劇下滑65%;

絕大多數公司破產,

不少公司將業務轉移到海外;

1/3的冰島人想移民

冰島總理建議國民自行捕魚,

以節省糧食開支……

“同胞們,這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危險。在最糟的情況下,冰島的國民經濟將和銀行一同捲進漩渦,結果會是國家的破產。”

10月6日,有“世界上最溫和的總理”之稱

的冰島總理哈爾德向全體國民發出警報,

更嚴重的是,冰島此時已債臺高築。

所欠外債超過1000億美元,

央行所能動用的流動資產僅40億美元,

GDP只有193.7億美元,

負債總額高達GDP的850%!

最終,冰島政府宣佈,國家層面破產。

有外國網友在ebay上拍賣冰島,

起拍價不到2美元。

中國吃瓜群眾們,

也發起了“團購”冰島活動。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拍賣冰島截圖

想跟我要CASH(現金)? 那我給你ASH(火山灰)!

一夜暴富的夢想破滅後,

冰島人發現,國家沒有像樣的製造業,

即使把海底所有的魚撈光,也還不起錢。

這個只有30萬人口的國家,

最高負債1000億美元,

相當於平均每人負債33萬美元,

冰島家庭平均承擔債務達到可支配收入2倍多。

此時的冰島物價飛漲,

失業率攀升,還欠著一屁股外債。

其中英國、荷蘭的儲戶們,是最大的債主。

英、荷兩國政府分別

拿出36億和17億美元救助本國儲戶,

隨後向冰島政府討債。

2009年,冰島政府和議會同意還錢。

但冰島總統卻拒絕簽署議案,

說要交給“全民公投”決定。

搞了四次全民公投後,

幾近100%的冰島人選擇了賴賬!

大苦主英國不幹了。

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

達林(Alistair Darling)啟動了反恐法,

凍結了冰島銀行在英國的資產。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在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

和俄羅斯的援助下,

冰島危機得到緩解。

2008年10月,

IMF批准了21億歐元的兩年期貸款,

冰島也成為1976年以來,

IMF救助的首個發達國家。

俄羅斯也借給冰島40億歐元。

冰島暫時挺過來了。

2010年,冰島火山噴發,

導致火山灰亂飄、

歐洲大陸很多國家飛機停飛。

此時,已經緩過勁來的冰島人

還編了條段子:

想跟我要CASH(現金)?

那我給你ASH(火山灰)!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3. 浴火重生,人均GDP重回世界前列

經濟受到重創後,冰島政府調整方向,

讓銀行業破產、導致金融危機的銀行家

關進監獄、加強資本管制、大力發展旅遊業。

在悲苦的2007年至2010年間,

冰島實際工資下降了11%。

但冰島政府並沒有削減國家福利,

而是提高了稅收。

在這些政策刺激下,2012年3月,

冰島提前償還了IMF五分之一的貸款;

當年6月,又償付了第二筆款項。

2013年,冰島經濟逐漸步入正軌,

GDP連續7個季度出現增長,

失業率下降至5%以下。

2015年,冰島GDP增速為4%,

通脹率僅為1.6%,失業率不到5%,

政府預算已基本實現平衡。

據冰島央行數據,

2017年冰島GDP增速達到4.1%,

增速是歐元區和英國的兩倍。

人均GDP回到6萬多美元,

在全球名列前茅,

GDP量也回到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現如今,冰島經濟

在傳統的漁業、旅遊業和鋁業基礎上

進行了多元化轉型,

轉向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術,

並大有再次騰飛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