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2017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頒獎大會暨獲獎作品評議會6月27日在佛山舉行。廣東省廣播影視獎是全省唯一的廣播影視政府獎,2017年度,汕頭市廣播電視臺有13個作品獲得獎項,其中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一個,創歷年獲獎最好成績。其中,汕頭臺選送的《中國電影先驅 鄭正秋》在全省84部電視文藝類參賽作品中獨秀於林,獲得電視文藝專題唯一一等獎,被稱為強手對決中的一匹“黑馬”。專家評審組高度評價該片是“一部典型的、貨真價實的、充滿創意的電視文藝專題片”。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在當天的評析會上,本次評審委員會電視文藝組組長、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張靜民高度評價該片“選題立於本土,視野卻放眼中國電影史”,採訪的專家知名度高,專業性強;全片拍攝、演繹、製作上呈現的專業性、學術性和藝術性,“都很能彰顯電影藝術的專業和編導在藝術追求上的講究”;在廣東臺和深圳、佛山等地方大臺佔據半壁江山的電視文藝作品裡,“僅憑這部作品,汕頭廣播電視臺就值得我們表達敬意,它也給兄弟臺的電視文藝節目創作樹立了典範”。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中國電影先驅 鄭正秋》片長95分鐘,以一部電影的長度沿著中國電影的開拓履痕,以紀實影像與情景再現的融合,梳理鄭正秋作為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和電影先驅者的創作歷程,展現他為中國電影留下的有傳承價值的傳統和根基;挖掘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潮汕人和中國電影背後那些不為今天的人們所瞭解的故事。採訪嘉賓均為中國電影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他們的敘述為本片的學術高度站臺。本片是國內第一部完整記錄鄭正秋戲劇和電影成就的影像作品,被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崔永元電影傳奇館等收錄為中國電影史影像資料。本片由中共汕頭市潮南區委宣傳部、汕頭市電視藝術家協會、汕頭市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是汕頭電視臺的優秀紀錄片創作團隊為汕頭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貢獻的一部精品力作。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廣東廣播電視臺首席節目指導、國家一級導演王偉華在解析這部作品時,表達了這部95分鐘長片帶給他的強烈情感共鳴,“這部一個半小時的片子,讓我靜下心來,深深把我吸引住了,我覺得這個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讓人敬佩的。”作為長期在電視文藝一線工作的資深導演,王偉華對於這部片子背後的團隊協作予以高度讚賞,他說:“這是個非常有想法、非常有凝聚力的團隊,從創意、從文學、從執行,各個工種團結在一起,打造出來一個有分量的片子。它把鄭正秋在大的歷史背景下,一生對電影的執著、對電影的發展、對電影的理解寫得非常透徹。”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鄭正秋在廣東省汕頭市潮南成田鎮鹽丁村的故居

本片情景再現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的拍攝歷程,並以此為線索串聯整部紀錄片。參與電影表演的演員大部分沒有任何表演經驗,導演團隊重編劇本、搭建影棚、製作電影道具、指導表演並最終完成《歌女紅牡丹》的拍攝。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王偉華認為,整個情景再現的拍攝讓人驚豔,“還原一些歷史現場的人物、時代感的裝扮上、情景再現上,雖然都是年輕人表演的,但是基本上非常流暢、自然。整個片子無論是紀實部分,還是情景再現,攝影、燈光、音樂還是文學,都是‘一盤菜’,讓你看完以後,彷彿看到了以鄭正秋為男一號的跨越的歲月,讓觀眾以現代人的眼光重新回到中國電影誕生的初期階段”。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中國電影之父是汕頭人!紀錄片《中國電影先驅鄭正秋》獲省一等獎

在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新格局裡,電視究竟以怎樣的內容生產引導審美、傳遞正能量,專家們的評價應該點亮了一盞燈。屏幕競爭,不只是吸引眼球、創造熱點、追逐收視;屏幕上的內容正在影響年輕人的價值判斷,密切關聯各種屏幕前孩子的成長。視頻時代,電視藝術創作真的不能只顧眼前的苟且,應該有詩和遠方。《中國電影先驅 鄭正秋》的獲獎,不只是一個電視臺創作能力的展現,更彰顯了一種沉心靜氣的藝術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