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葫蘆依樣著旗袍,

著起旗袍架子高。

帶綠拖紅君莫笑,

這些花色最時髦。

——《摩登女郎》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繁華一時的小公園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汕頭南生公司大樓的建成,小公園景觀的配套建設,使小公園成為汕頭繁華之地。當時,汕頭小公園很美、很熱鬧。以南生公司為“老大”,店帶鋪,小店帶大鋪,各行各業都集中到那裡去。酒店、茶樓、綢緞莊,四周皆是。以小公園亭為中心,呈扇狀放射出五條道路:安平路、昇平路西段、國平路北段、昇平路東段、國平路南段,國平路北段尤為熱鬧,有酒樓、日雜百貨、影劇院,一直延伸到至平路;昇平路東段是很短的一段,以餅食、雜貨為主;安平路至居平路,有百貨大樓、綢緞莊、布店、百貨,燈光最為亮麗。至於昇平路西段和國平路南段,商店不很集中,夜間燈光不是很亮。這些路段,遊人光顧最多。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遊人如織的“燈光夜市”

在小公園,白天人來人往,川流不絕;夜晚,酒樓、商店燈火通明,夜曲不絕於耳。中山紀念亭旁,納涼的人群雲集,拉弦唱曲者,以及算命先生,沿途叫賣大眾小吃,雜處其中。小公園是汕頭的中心,是高檔時貨的購物天地,也是人們顯示時髦尊貴的展示場,成為外來購物者必到之地和海外華僑必訪之處。據汕頭老居民回憶,是時小公園周圍的抽紗公司職工,衣著非常齊整顯眼,大洋行的白領也都衣冠楚楚。到小公園一帶的富家小姐和闊太太,不是去出席重要的社交活動,就是到高檔商店購物。她們濃妝豔抹,旗袍披身,挽著小包,“只恐姿容不入時”。小公園就像是一個大型時裝展示場。

旗袍是民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女裝,也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和國服。旗袍形成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當旗袍在中國剛剛時尚之時,汕頭的女性已趕上了“潮頭”,連身材如“葫蘆”的女性也穿上了。是時,汕頭染刷、製作、經營服裝很多。如集昌昆記、順泰祥、瑪麗、廣發隆貞順、同福祥記、仁泰祥、蔡儒合、廣源財、德和、南本桂茂、昌發、益興、寶華瓊記、佳福、華華、德華、順發、上海、麗彰、同成、元昌德記、錦編華記、集合謙記、儒合昌記、泰祥文記、富發、廣益昌、周同泰、長茂源、天祥、桂昌等等。位於居平路二十一號的瑪麗店,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西裝縫製店。老汕頭人都知道瑪麗西裝,“瑪麗”二字,深深刻在汕頭埠。旗袍,也是汕頭各服裝店的時髦款式。老汕頭居民還清楚記得,

汕頭的旗袍製作技術精良,南生公司旁就有規模頗大的旗袍縫製店。可那時,汕頭縫製的旗袍都是單一色的,即所謂“鈍色”的,並沒有印花紋,這是當時布料染制技術使然。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身著旗袍的名媛——宋美齡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左”的思想影響,旗袍一度受到冷落。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1990年,北京亞運會以後,歷次國家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國際會議、博覽會,都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服。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佈的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明星也愛穿旗袍

時下,潮汕還有不少女性仍喜歡在喜慶的場合著旗袍。汕頭市至今也有多家旗袍服裝公司。如汕頭市柏盈服飾實業有限公司的“柏盈旗袍”、汕頭市環宇實業有限公司的“金領旗袍”等等,他們正著力打造汕頭本土的旗袍企業品牌,這是百載商埠服裝文化的延伸。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儘管改革開放40年了,論時髦還要數當年汕頭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潮州古城,廣濟橋邊的旗袍美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