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最美西乡,古韵泮水

散文诗二|最美西乡,古韵泮水

屋檐下流淌的乡音

携一帘幽梦,穿梭风起云涌的街道、巷子、学校、山林……细腻而绵长的脚步发出“啧、啧”的声音。

一处处,掺杂昔日的息喘。

青山两岸,掩隐密林深处的山里人家,居住着宽敞明亮的房屋。岁月的柔波里,荡漾着苗家阿妹多姿多彩的裙裾。

深居大山深处,肩扛深沟野壑的闲情逸致。见证今天的日子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穿过屋檐下流淌的乡音,万家灯火抵达人声鼎沸。将一代代人的守望驾驭全新的希望。

恬静,绕夕阳清浅。

与大山相互依偎的生命,拾缀起一把把黄土,却又分明见它们金光灿灿。重重山水里,呈现举世文明的漫画。

绕曲折的山路,鸟儿、黄牛、游荡的各种家禽以及漫山遍野的庄稼,在绿树、黄叶、泥巴墙……腾空起飞,忽而化作白云朵朵,忽而翩跹而去。

颠沛与流转之间,美好的憧憬,溢满心灵的行囊。

大山与大山之间的交响曲,奏响通幽的路径。

丛林与野花、野菜,始终绽放季节的婀娜多姿。

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挂满谦卑的微笑,噙满生根的恩情。

一晃即逝的时光,漂泊远方。那是我们的虔诚,镂刻灵魂的乡音。

散文诗二|最美西乡,古韵泮水

西乡的黄昏

当如水的光阴转过西乡的黄昏,大山里的每一条溪流洗涤着人们心上的尘埃和疲惫。

劳作归来的乡民,进入房前房后,吆喝自家的孩子。丰盈生生不息的浓浓风情。

寂寥与喧哗之上,西乡的黄昏是灵魂的圣台。守着取暖的煤炉,欢乐与忧愁尘封昏黄的族谱。

拉家常、摆龙门阵、甩出花灯、山歌及各种歌谣的长调,一唱二拖的乡音忽而委婉,忽而高亢。余音绕梁,彰显西乡的神话。

夕阳落幕的大山,传承温暖。容纳千山万水,交出与生俱来的豁达。

享受即将在地平线上浮现的夜晚葱茏,灵魂的思想路过辗转的从前。密林,山峦,溪流,沟壑……最后成为思绪的花瓣,随风而飘,随云而散。

你若是远道而来的客,除了感受青山绿水的清逸,还会领略大山深处那储蓄已久的神秘。寻寻觅觅间,一个生命与一座大山的距离,只在那悠远的情景之上。

聆听草木之声,晶莹的晚露,打湿大地。

重叠的足迹,化成向往的诗行。

华灯初上,追随一盏盏灯光,炊烟未退的天空,微黑中浸染不一样的民族风情。让你坠入古老,宛若一梦。

此刻,山与山的深情,进入烟雨的骨髓。

散文诗二|最美西乡,古韵泮水

绵绵的年味,占满乡愁

在西乡,每一个年都是舌尖的乡愁。

它们安放在屋间的桌上,像散落人间的山珍海味。浓香四溢,煞是诱人。

年,不仅是孩子们的天堂,更是西乡人家展示各种独特风俗的生活以情景。可贵、旷远,穿越时光的广袤与无限。

传统的舞龙、花灯、秧歌及各种乡戏,在紧密的锣鼓声里,一阵阵掀起新年的浓重氛围。带着绵长的乡音的腔调,萦绕内心的渴盼。

新衣、美味、鞭炮声……融入春河,饱醮一方水土的温暖,成全成长的绝唱。

干净、温暖的屋子里,父亲的谆谆教诲像跳动的篝火。

腊肉、酥肉、串串悬挂的香肠……满屋飘香。这个时候,不忘让老祖宗们一起分享喜悦的父亲,总是要在煤炉上制作一支支送往天堂的蜡烛。

绵绵的年味,也如和蔼可亲的长辈,一次次洗净血液里的泥沙。转过山峦,落到青山的那一边。

迎接一年又一年的虔诚与守望,滋养山里人刚毅而又柔媚的脾性。

岁月风声水起,苍穹澄澈高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